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吐鲁番盆地是天山东部的一个山间盆地,在盆地内多见用于晾晒葡萄干的四周开孔的荫房。传统荫房为土木结构,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格局,墙壁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孔。荫房木橼上设有若干“挂架”,用树枝、铁钩或麻绳固定,以挂晾葡萄。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地形剖面和荫房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吐鲁番盆地葡萄种植活动的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别是(     
A.北侧多于南侧   水源B.北侧多于南侧   气温
C.北侧少于南侧   气温D.北侧少于南侧   风力
2.吐鲁番传统的荫房多设在住宅房的(     
A.房前B.房后C.房顶D.房内
3.吐鲁番的农民将葡萄鲜果制成葡萄干的原因是(     
A.延长产业链B.改善口感C.利于保鲜D.利于储运
2023-11-24更新 | 36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届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刺沙蓬多生于河谷沙地、沙漠、砾质戈壁、沿海和河岸的沙滩或路旁。秋天刺沙蓬的绿叶褪成枯叶,大风一刮,除了根系以外的植物部分就随风飘荡,形成风滚草。一株风滚草就可以携带大约25万个种子,一旦到达合适的土壤,就可以生根发芽,它们四处播种,繁盛生长,枯萎后再借风扩散。1870年,美国人误将风滚草种子带入美国本土,当地牛羊等,牲畜吃了风滚草会中毒。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风滚草几乎入侵了美国的所有地区。在中国辽宁、山东等地都发现了风滚草的痕迹,但没有大规模扩散。下列左图示意美国本土山地地形和种植业主要分布区,右图示意风滚草扩散景观。

(1)美国中部平原区风滚草扩散快,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2)在中国辽宁省、山东省都发现了风滚草的痕迹,但没有大规模扩散。试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3)简述风滚草给美国土壤、植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4)列举美国应对风滚草危害可采取的措施。
2022-02-22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藏铁路雅林段(四川雅安至西藏林芝〕于2020年11月开工建设。铁路沿线生态脆弱、地壳活跃,桥隧比例高。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大量地热水、含矿地下水涌出,大大影响工程进度,也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威胁。左图示意川藏铁路雅林段,右图示意雅林段沿线地势起伏。



(1)分段说明雅林段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2)分析川藏铁路沿线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大量地热水涌出的原因。
(3)说明大量地热水与含矿地下水涌出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列举2项可有效减少地热水危害的措施。
2022-01-18更新 | 7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泉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附近,主峰海拔1087米,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被称为“上帝的餐桌”。受海风的影响,山顶常有大片的云团环绕,被称为“上帝的桌布”。读2021年网友拍摄的图片和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帝的桌布”通常只环绕在桌山顶上,不会蔓延到山下。影响该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桌山(     
A.山麓地带多河流分布,提供充足的水汽B.山体四周陡峭顶部平坦
C.所处地区沿岸暖流流经,利于增温增湿D.所处地区的降水稀少
2.当地欣赏和拍摄“上帝桌布”的最佳季节及其原因是(     
A.夏季盛行上升气流,利于云雾产生B.冬季西南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多云雾
C.夏季晴天多,光线好,白天海风较强D.冬季盛行下沉气流,利于云雾停留
2022-12-15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然更新是森林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和资源自我繁衍的重要方式,研究表明,地形是影响森林天然更新的驱动因素。图为不同微地形下的幼树生长特征,采样地为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同一坡向下不同微地形的幼树生长状况进行调查。



(1)说出武夷山所在区域水平自然带名称,指出与太行山所在区域水平自然带类型不同的影响因素。
(2)判断哪种微地形最不利于幼树生长,说明依据。
(3)与其他三种微地貌相比,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陡坡幼树生长的自然条件。

6 . 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60°E处自然带II向南凸出的主导因素为(     
A.地形B.降水C.光照D.土壤
2.右图中M、N河为主要径流,据图判定虚线框内(     
A.分水岭为东西走向B.河网密布,航运价值高
C.山地地形,植被繁茂D.年均温低,冻土广布
3.右图中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为(     
①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②极地东风迎风坡,降水多③纬度高,积雪消融量小④地形陡峭,利于积雪储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的交界处,由多条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海拔4000米以上的多座山峰终年积雪,形成西北地区的“湿岛”。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今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依据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将河西走廊建设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限制的是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下图示意河西走廊主体功能区规划。



(1)从区域关联性分析祁连山脉被誉为河西走廊“母亲山”的原因。
(2)分析大规模工业化开发对河西走廊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3)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对河西走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义。
(4)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分析河西走廊部分地区放弃风力发电的原因。
2022-03-25更新 | 7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考一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的莱茵河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河流生态系统,从阿尔卑斯山到北海海口,沿途河道周围有众多湖泊和湿地,河里的水族种类繁多,最著名的是来自北海的鲑鱼。鲑鱼是溯河洄游性冷水鱼类.不同年龄的鲑鱼喜欢在不同深度活动,以浮游生物、昆虫幼虫、小鱼小虾为食。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复苏,工农业等产业快速发展,几十年间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鲑鱼数量大幅度减少。1987年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ICPR)提出了“鲑鱼2000计划”,即鲑鱼在2000年重返莱茵河上游作为本目标的实现标志。图左为莱茵河的综合治理工程示意图。图右为卵石区水流场示意图。

(1)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莱茵河鲑鱼数量减少的原因。
(2)据图文材料推测河床铺设卵石区对鲑鱼生存水环境的有利影响。
(3)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角度,分析莱茵河综合治理工程对鲑鱼回归的意义。
2024-04-19更新 | 56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揭河底”是黄河小北干流(下图)堆积游荡性河道的一种特殊水文现象,表现为河道剧烈的冲刷,大块大块的河床淤积物被洪水掀起,露出水面高达数米,垂直于水流流线形成一道道泥泥墙,铺天盖地,如排山倒海。数小时后,水退滩露,全部洪水归于一个宽仅数百米的槽中。

(1)分析黄河小北干流出现“揭河底”现象的原因。
(2)评价黄河小北干流“揭河底”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
(3)针对“揭河底”现象造成的危害,请说出应对措施。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末至2020年初,全球有两大自然灾害让人揪心,一是澳大利亚的超大火灾,导致10亿多生物死亡;二是东非的沙漠蝗虫引发的蝗灾。导致多个国家和地区共26万多公顷受灾,多个国家和地区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沙漠蝗虫喜温暖干燥,湿度10% -20% 的土壤最适合其产卵,雌蝗一生(大约3 个月)可产卵200-1000粒,虫卵最长可存活十年,一旦条件合适,蝗实就会爆发蝗虫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

研究发现,这两大自然灾害与印度洋偶极现象密切相关。印度洋偶极子是一种海温异常状态,它由印度洋两个区域(可能是单极,或双极)的海面温度差定义,西极在西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东极在印度尼西亚南部的东印度洋。当西极的海面温度和东极相同时.就是正常现象;当西极的海面温度比东极高时,就叫做正偶极:当西极的海面温度比东极低时,就叫做负偶极(如下图)。印度洋偶极子会导致正常风向改变,深刻地影响着澳大利亚以及非洲的气温和降水。



(1)指出引发东非和澳大利亚灾害的印度洋偶极现象需要的条件,并绘制此时印度洋偶极环流示意图。
(2)简述印度洋偶领于引发东非地区蝗灾的过程,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澳大利亚灾对整个地球环境的不利影响。
(4)2020年2月,东非的沙漠蝗虫向南成大的出向南亚迁徙影响巴基斯坦和印度。但当时就有专家推断此次沙漠蝗虫不会对我国造成大的危害。请说明理由,
2020-06-05更新 | 41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