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居延海是位于内蒙古西部的内陆湖。研究人员在居延海中部干涸的湖底开挖探槽,获得1.58米的柱状湖泊沉积岩芯,以此分析2600年以来区域气候环境的演变。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高低指示湖泊的咸淡变化。湖泊沉积物磁化率增高反映湖泊沉积物中的细颗粒铁磁性矿物成分相对增加,湖泊细颗粒铁磁性矿物来自入湖河流和风力搬运。下图示意采样点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和磁化率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如图所示湖泊沉积岩芯深度154~142cm处的碳酸盐含量信息推测,当时(     
A.湖水盐度较高B.湖心沉积物较细
C.湖泊面积较小D.流域气候较干燥
2.据如图所示湖泊沉积岩芯深度98~74cm处的信息推测,当时与湖水性质变化关联性最大的人类活动,是该流域的(     
A.引水灌溉B.屯垦戍边C.植树造林D.逐水草居
3.据如图所示湖泊沉积岩芯深度6~0cm处的信息推测,该流域最近历史时期气候趋于(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2024-03-02更新 | 561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三)地理试卷

2 . 某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碱土分布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某科研团队选择当地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盐碱土改良实验。图为“试验区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含盐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河套平原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D.东南丘陵
2.种植牧草对土壤含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是(     
A.增加当地降水总量B.减少地表水分蒸发C.促使盐分向下运移D.降低区域地下水位
3.该研究对治理盐碱地的启示是(     
A.尽量减少林木种植B.施有机肥作用不大C.农耕利于表土脱盐D.自然恢复效果最佳
2022-11-18更新 | 1608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饶河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有中亚明珠之称的伊赛克湖位于天山山脉北麓,中国古称图斯池、热海、清池,终年不结冰,以“热湖”著称,气候温和干燥,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部分地区可达800—1000毫米,湖面以下7米处有被淹没的古城遗址。玄奘西天取经西行时曾经路过这里,并且留下了世界上有关伊塞克湖的最早记载:“山行400余里至大清池。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成苦,洪涛浩瀚,惊波汨忽,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据此完成下面小问题。
1.伊赛克湖以“热湖”著称的原因
①湖泊水量大,深度大                 ②纬度低,热量充足   
③湖泊海拔高,冷空气不易爬升   ④湖水盐度高,为高山内陆咸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伊赛克湖区年降水量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
A.地形B.湖泊分布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
3.推测伊赛克湖的形成原因
A.火山口积水B.冰川侵蚀C.河道淤塞变迁D.构造陷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