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国家《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桂林市北部,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是华南最高峰。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三江源头水源涵养林。在保护区内,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开发活动;缓冲区为减缓外界对核心区的影响和干扰,只能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在保护的前提下,外围的实验区内允许开展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活动。有研究学者认为,“3S”技术在动植物生存环境、种群数量等地理要素的获取、定位及综合分析等方面作用日益强大,对合理划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为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示意图。

(1)分析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的原因。
(2)简述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意义。
(3)分别说明“3S”技术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划分过程中的作用。
2024-06-0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桂林、来宾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三模)地理试卷

2 . 图为某地出露地表的岩石剖面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岩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D.海浪作用
2.研究该岩石的地质意义是可以推测该时期的(     
A.气候变化B.地形变化C.海陆分布D.生物进化
2024-04-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2月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地理试题(一)

3 . 菏泽地区为确保棉花生产稳定,大力发展棉花—西瓜间作套种技术。该技术与其他栽培技术相比行距更宽,播种前须将种植区域土壤用水浇透,保证农作物生长期间水分供给充足,还需适时覆膜。覆膜后,在龟背状畦(畦为由田埂分成的小块田地)的顶部播种西瓜种子。棉花种植后覆盖地膜,并拉紧、压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棉花—西瓜间作套种技术比其他栽培技术行距更宽的原因是(     
A.利于作物充分吸收水分B.利于农民田间管理
C.保障作物生长空间D.提高农田土壤肥力
2.采用棉花—西瓜间作套种技术,其中西瓜的最佳覆膜时间是(     
A.4月B.6月C.8月D.10月
3.棉花种植后覆盖地膜并拉紧、压实的目的是(     
A.防止水分蒸发B.发挥光效作用C.避免风沙破坏D.维持土壤温度
2023-06-01更新 | 33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一起考”大联考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4 . 在干旱半干旱区,由于生物和非生物过程共同作用,土壤养分逐渐流向植物的冠内,造成冠内土壤养分显著高于冠外,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种养分汇集现象,称为"肥岛效应"。艾比湖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下图示意该流域内某种典型植物"肥岛效应"研究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典型植物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寒带针叶林C.灌丛D.高寒草甸
2.下列有关该区域“肥岛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冠下凋落物的累积是形成“肥岛”的重要原因
B.利于改善水土状况,增加植物多样性
C.土壤深层不易侵蚀,“肥岛效应”表现更加明显
D.植物降风滞尘作用不利于“肥岛效应”的形成

5 . 晴隆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如下图),境内山地多、平地少,石漠化面积广,人民生活贫困。2010-以来当地政府组织农民在陡坡岩溶山地开展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养殖优质肉羊,探索出了一条岩溶,区种草养畜与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相结合的路子,被称为晴隆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与晴隆石漠化问题突出相关作用较小的是(     
A.石灰岩广布,化学侵蚀作用强B.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C.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土层较薄D.植被根系浅,水土保持能力弱
2.晴隆县能够成功种植优质牧草,主要是因为当地(     
A.土层深厚,土壤肥沃B.纬度低,海拔较高,牧草生长期长
C.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河流数量多,灌溉水源充足
3.“晴隆模式”的生态意义是(     
①种植牧草有利于减轻土壤侵蚀,减缓石漠化
②山羊啃食杂草,维持生物多样性
③羊粪能增加土壤肥力,加速生态修复
④牧草可增加蒸腾量,增加降水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2-06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一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坑是喀斯特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而成的深陷地表的负地形,其四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具有巨大的容积,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由于受到四周岩壁的圈闭作用,天坑内部形成了一种绝无仅有的原始小气候,孕育了丰富独特的生物资源。某团队在云南某天坑不同坡向布设样带调查植被性状的变异程度。下图示意该天坑中的样带分布。



(1)说明云南利于天坑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选出四个样带中植被类型最丰富的一个,并分析原因。
(3)分析甲样带的植被叶片普遍偏厚的原因。
2023-05-17更新 | 3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向外长波辐射是指大气层向外的长波辐射,该辐射量一般与云顶高度成负相关。卷云属于高云族,薄而透光,一般位于对流层顶下部。下图示意某高原82°E-92°E范围内水汽含量、垂直风速大小及2007-2010年夏季卷云发生总次数的纬向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卷云一般由(     
A.稀疏的小水滴组成B.密集的小水滴组成
C.稀疏的小冰晶组成D.密集的小冰晶组成
2.通常区域对流作用强(     
A.利于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强B.利于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弱
C.抑制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强D.抑制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弱
3.图示高原南部水汽及垂直风速的变化源于该地(     
A.信风下沉B.东北季风下沉C.西风抬升D.西南季风抬升
2023-04-28更新 | 51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崩岗是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山坡土(石)体受破坏而崩坍和受冲刷的侵蚀现象,易对生态、农业、经济、景观等造成严重影响。崩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集水区、崩壁、崩岗体、沟道、洪积扇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密切。在我国南方崩岗造成的土壤侵蚀现象较为严重,经我国学者多年的实践研究,综合利用各项生物、工程措施,形成了“上截、下堵、中间削”的经典崩岗治理模式(下图)。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描述崩岗危害的形成过程。
(2)将图中崩岗治理措施按照“上截、下堵、中间削”的治理方式进行分类。
2021-05-21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5月针对性训练(二模)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中丘陵某片区山丘相对高差约3080米,形成了响应旱涝交替的气候特征的“堰塘冲田系统”——丘底冲田(冲田是指蓄水塘下游沿径流路径而建、顺丘麓谷地逐层开垦的多级水田,可通过田埂的升合进行放水与蓄水,一般在秋收后进行休耕,囤水越冬)、汇水筑塘、丘顶植林,“依山靠林近塘面田”的乡村格局形态,宅基地分布零散。下图为川中丘陵某片区等高线图。

(1)说明堰塘冲田系统是如何响应旱涝交替的气候特征的。
(2)指出聚落建筑的分布规律及作用。
(3)指出堰塘冲田系统对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
(4)简析冲田在冬季囤水并休耕对土壤的有利影响。
2024-05-1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1012日,我国宣布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成功入选。在总面积约640.3万亩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里,人工林就有123.6万亩。海南桉树人工林种植面积17.34万公顷,下表为天然林与人工桉树林作用比较。

作用天然林比较人工桉树林
给野生动物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可以>受限制
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可以>小面积情况下与天然林无区别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可以>可以,但功能小
保持水土、增强土地肥力可以=受争论中
良好的绿化树种可以=可以
造纸浆某些树种可以=可以
用水量较少>较多
生长迅速较慢<迅速
改善沼泽地的能力可以=可以

材料二与完全自然演替形成的天然林栖息地相比,这些人工林形成的栖息地很多都是经过森林采伐、农业开垦或者人工造林的,对野生动物种群的承载力有限,严重影响到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在进行生态修复工程。目前对于人工林的处置,在学术上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人工林应让其自然演替恢复成热带雨林;二是认为人工林通过自然演替恢复到热带雨林的时间很长,按照研究模型推算,至少需要120年以上,应人工干预,恢复乡土植被。

(1)结合材料一,说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人工桉树林相对于天然林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结合材料二,选择你所赞同的学术观点,并说出赞同的理由。
(3)指出可采取哪些人工干预措施帮助人工林恢复为热带雨林。
2024-05-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铜陵市高三模拟预测5月联考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