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2023·广东·模拟预测

1 . 芦芽山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海拔1950-2600m区域分布有大面积的针叶林,海拔约2650m处形成林线,北坡林线高于南坡。白杆(乔木,生长季5-9月)是芦芽山针叶林的优势树种之一,喜冷湿环境。研究发现,芦芽山低海拔处的白杆生长速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而高海拔处的白杆生长速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图为芦芽山南、北坡林线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月均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芦芽山(     
A.南、北坡林线土壤水热条件变化趋势较一致B.南坡林线土壤温度大于北坡
C.南、北坡林线9月土壤温度差异最大D.南坡林线土壤含水量小于北坡
2.推测芦芽山北坡林线高于南坡的主要原因是(     
A.南坡夏季土壤湿度大,针叶林长势差B.南坡春季土壤升温慢,针叶林长势差
C.北坡夏季光照较充足,针叶林长势好D.北坡冬季土壤温度高,针叶林长势好
3.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芦芽山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的白杆生长状态分别是(     
A.低海拔地区生长趋好、高海拔地区生长趋差B.低、高海拔地区生长都趋好
C.低海拔地区生长趋差、高海拔地区生长趋好D.低、高海拔地区生长都趋差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马达加斯加是非洲第一大岛国,也是非洲首个实现杂交水稻种子本土化育种和生产的国家。

马达加斯加境内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水稻是该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缺乏优质的水稻种子和成熟的种植技术,粮食长期不能自给,各地的森林和山坡经常被开垦供耕种。我国于2019年派出专家组对该国水稻育种、生产等领域开展援助。

(1)马达加斯加是____洋西南部的岛国,地势特征为____,导致河流短小且呈放射状。
(2)安巴通德拉扎卡地区是马达加斯加最重要的稻米生产地,被称为马达加斯加“第一粮仓”。该地区种植水稻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单选)
①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②距海较远,不受灾害影响③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④临近湖泊,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马达加斯加开垦森林和山坡用于耕种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4)不同气候条件培育杂交水稻的特性各不相同。塔马塔夫是我国专家选定的杂交水稻选育基地之一,该地地处____(单选:A.东南B.东北)信风迎风坡,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应具有____(单选:A.耐涝B.耐旱)的特性。当地森林具有的典型特征是____(单选:A.季相变化明显B.结构层次复杂),相比同纬度地区,这体现了____(单选:A.垂直地带性B.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5)2023年2月,热带气旋“弗雷迪”登陆马达加斯加东部沿海,给当地水稻种植带来重大影响。该热带气旋生成于澳大利亚____(填方位)部海域,登陆马达加斯加时,塔马塔夫盛行偏____风。
(6)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马达加斯加积极推进杂交水稻种子本土化育种的原因。
2024-03-27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地理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方农牧交错带即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地带,呈东北—西南走向。涉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辽宁等省区,是我国主要生态脆弱区之一。

材料二:呼和浩特市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南部,北跨阴山,南抵黄河。呼和浩特市根据资源特色及其组合优势,合理布局观光农业,形成了“一图三轴”的空间发展格局。

材料三:图左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带位置图,图右为呼和浩特市观光农业布局示意图。

(1)描述北方农牧交错带在自然环境方面过渡性的表现。
(2)指出“一圈三轴”观光农业空间格局体现的地理学思想并分析“一圈”形成的区位条件。
(3)阐述呼和浩特市观光农业的发展策略对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
2023-10-26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海安实验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境内北部莱州湾海域实施,预计20246月完工。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实现生态修复、资源养护、渔业生产、渔业碳汇、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休闲渔业、景观再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基本原理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它将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如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意图。

(1)与西北、内蒙古地区相比,指出在莱州湾海域进行风电场建设的优势条件。
(2)分析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经济建设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
(3)从国家安全角度分析“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的积极影响。
2024-03-11更新 | 73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卷

5 . 樟子松原产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的阿尔山地区,后作为防护林树种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推广种植。某科研团队在内蒙古自治区调查发现,冬季降雪对樟子松天然繁殖更新影响较大,并根据其更新繁殖适宜性划分为4个区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樟子松不能在内蒙古西部引种,主要是由于(     
A.气候严寒B.降水稀少
C.大风天多D.冬季暴雪
2.与呼市树木园相比,那日斯太林场樟子松繁育更新条件更好,其优势条件最可能是(     
A.海拔更高B.热量更好
C.白昼更长D.积雪更少
3.内蒙古自治区樟子松可天然繁殖更新区面积分布特点大致是(     
A.南部地区没有分布B.自北向南逐渐变大
C.西部地区分布较少D.自西向东逐渐变大
2024-01-18更新 | 192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庆阳市地处甘肃东部,陕甘宁三省交界处,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长期被游牧民族占据。

材料二近年来,庆阳市利用粮食、草畜、苹果等主导产业资源优势,主推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形成一体化全产业链闭环生产,推进农业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图1为庆阳市区域略图,图2三元双向循环模式示意图。


(1)庆阳市位于____(填自然大区),指出庆阳市地理环境的过渡性表现____
(2)庆阳市地处水蚀甚强烈和风蚀强烈区,简析当地水蚀、风蚀强烈的共同原因。
(3)说出庆阳市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优势条件。
(4)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庆阳市加快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024-01-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教改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地理试题

7 . 蒙古扁桃为喜光树种,有耐旱、耐寒和耐瘠薄的特性,在水分及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区,生长、结果及天然更新情况良好。但蒙古扁桃幼苗抗旱性差,在一些月份容易出现大量死亡。近些年祁连山蒙古扁桃适生区分布格局发生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祁连山蒙古扁桃适生区的位置及主要优势条件是(     
A.南部及东南部昼夜温差大B.南部及东南部水分条件好
C.北部及西北部土壤条件好D.北部及西北部光照更充足
2.祁连山蒙古扁桃适生区的主要迁移方向为(     
A.向山间盆地处迁移B.向低海拔地区迁移
C.向东南部地区迁移D.向高纬度地区迁移
3.祁连山蒙古扁桃幼苗容易大量死亡的月份是(     
A.1~2月B.5~6月C.7~8月D.11~12月
2023-08-07更新 | 52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图中①地),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往太空,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卫星发射窗口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影响。文昌发射基地的发射窗口很窄。

材料二   海南岛地形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

      

(1)概括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①地成为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的突出优势。
(3)从气象气候条件角度分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的原因。
(4)说明图中③地形成盐场的有利条件。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出发点,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优化区域分工与产业布局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在其北部和西部山区建设区域生态屏障,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格局。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简图。

   

(1)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一些传统产业逐步移出北京市区,简述河北曹妃甸工业区承接北京重化工企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2)结合材料,分析京津冀北部和西部山区成为该区域生态屏障的原因。
(3)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河北带来的有利影响。
2023-07-26更新 | 222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20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频非选择题50题)-【一轮题型·必刷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题型突破训练(全国通用)
10 .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瓦里关大气本底监测站(简称瓦里关监测站),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青海南山山系,海拔为3851米,被高原草原、苔原、沙漠、盐湖包围。该地区气候冬冷夏凉,年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0.9℃。常住人口仅3万余人,仅有少量毛纺轻工业,是欧亚大陆腹地唯一的全球大气本底监测站,为研究大范围气溶胶的本底状况提供了理想场所。黑碳是一种吸光性碳质气溶胶,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据研究发现,秋冬季节印度半岛排放的黑碳对该站影响较大。下图示意瓦里关监测站附近地形图和1994—2017年瓦里关站4个季节平均黑碳浓度的日变化示意图。




(1)分析瓦里关站成为我国最理想的大气本底观测站的优势条件。
(2)结合图示信息,描述瓦里关站的黑碳日均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
(3)从大气环流的角度,推测印度半岛秋、冬季节对瓦里关站影响较大的原因。
2023-08-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智学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