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香山乡(下图)年平均降水量近180毫米。该地采用压砂栽培技术(即从当地采挖的砂石覆盖在自然土壤上)种植的硒砂瓜,因其品质优而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起,为解决长期翻耕种植硒砂瓜对自然土壤的破坏,当地政府拟有序推进种植转型;在各种替代作物中,金银花(多年生常绿灌木,性喜阳,耐阴、耐寒、耐旱,茎蔓着地即能生根,且根系发达)的呼声最高。该地种植的金银花每年开2~3茬花,未开放的成熟花蕾经人工采摘和晾晒后可制成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



(1)说明当初香山乡采用压砂栽培技术对硒砂瓜种植条件的改善作用。
(2)指出长期使用压砂栽培技术对该地自然土壤带来的不利影响。
(3)与硒砂瓜相比,简述当地种植金银花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4)说明香山乡种植转型给中国特色农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2023-04-08更新 | 6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乌鲁木齐地区东南大风的形成与当地独特的地形和环流特征密切相关(当地也称焚风)。 图1为局部区域地形图,图2示意乌鲁木齐某次东南大风的发生过程中大气垂直剖面的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形对本次东南大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狭管效应作用明显②下坡风起加剧作用③主要由山风引起④位于山地背风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本次东南大风形成过程中,与当地海平面气温、气压变化最接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3-09-11更新 | 29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地理试题

3 . 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是古环境信息的良好记录者,能反映自堆积以来的风化成壤特征及环境演变过程。一般而言,风化成壤作用会不同程度地改造沉积物各粒度组分含量,并产生次生化学物质和黏土矿物。如图为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源某地第四纪全新世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剖面沉积物粒度成分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风成黄土成壤强度的变化特征为(     
A.全新世早期过渡性黄土层>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层>现代草甸土层
B.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层>全新世早期过渡性黄土层>现代草甸土层
C.现代草甸土层>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层>全新世早期过渡性黄土层
D.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层>现代草甸土层>全新世早期过渡性黄土层
2.当地全新世中期总体气候特征是(     
A.寒冷干燥B.温暖干燥C.寒冷湿润D.温暖湿润
3.推测距今3100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地理环境的演变特征是(     
A.风力堆积作用强烈B.易溶性物质的淋失增强
C.风化成壤作用突出D.东亚夏季风影响强于西风
2024-04-19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检测(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4 . 泰加林即寒温带针叶林,冷湿是其生长的必要条件。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着大片泰加林,主要树种是高大的兴安落叶松。下图示意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大兴安岭东西两侧泰加林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冬季风③地形④河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在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树林会出现自然倒伏现象,推测其原因是(     
A.树木老化,病虫害影响大B.全球变暖,燕腾作用变强
C.降雪过多,树冠积雪量大D.冻土层厚,树根难以扎深

5 . 土壤水(SoilMoisture,SM)作为联系大气—植被—土壤—地下水系统的纽带和植心,对地表蕊散发、水的运移、碳循环有很强的控制作用.是植被生长所需水分的直接来源。而植被的生长能够通过改变蒸散发及地表径流等水文过程反作用于土壤水.二者有很强的关联性。下图示意我国不同降水梯度下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PrimaryProductivity,GPP)与土壤水相互作用关系(相关系数正值为正影响。负值为负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植被GPP与土壤水(SM)关联性,描述正确的是(     
A.降水量大于800mm时,GPP对土壤水均为正影响
B.降水量为200—400mm时,GPP对小于100cm深度的土壤水正影响最大
C.随降水量的增加,100-289cm土壤水对GPP正影响转为负影响
D.随降水量的增加,小于100cm土壤水对GPP的正影响增加
2.依据图中分析结果,判断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干旱地区,植被根系对土壤水的吸收导致深层土壤水向上层运移补给支持植被生长,导致该地区较深层(100-289cm)土壤水的降低
B.温带草原区及温带荒漠区以一年生草本植物及农田为主,根系较浅,植被GPP与浅层(0-100cm)土壤水的相互作用相反
C.在降水量≥2800mm时,浅层(0-100cm)土壤水对GPP是负影响,因为森林根系较深,吸收深层(100-289cm)地下水
D.基于土壤水的支持作用,在各个土层深度和不同降水条件下,土壤水对GPP整体都是正影响
2024-04-12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6 .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麦兹巴赫湖位于阿克苏河上游,是伊利尔切克冰川(分南北两支,北支退缩明显)作用下形成的堰塞湖。夏秋季节,堰塞湖溃堤多发,湖水排水过程受冰坝升降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麦兹巴赫冰川堰塞湖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伊利尔切克冰川北支融化后退使冰川北支前缘形成湖盆
②伊利尔切克冰川南支阻塞湖盆形成冰坝
③伊利尔切克河溯源侵蚀形成湖盆
④冰坝形成后冰川融化,积水成湖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关于麦兹巴赫冰川堰塞湖从“溃堤—湖水排出—排水结束”的发展过程先后排序是(     
①夏秋季节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冰川融水不断流入冰川湖
②冰下通道打开,湖水开始排出
③当湖水达到一定深度,冰坝漂浮
④当湖面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漂浮的冰坝会下降再次阻塞冰川湖
⑤排水结束,并再次冻结底部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③②④⑤①
2024-04-09更新 | 75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域自然环境的形成是其地理位置、地质构造、气候、生物及人为活动综合影响的结果。云南高原干旱河谷散布在云南波状高原和横断山区的局部深切河段谷地,具有长期高温、水分稀少等自然特征,在人为活动的加速作用影响下,形成了易退化的自然植被,土地生产力下降。下图示意云南高原地形环境的变化。

   

(1)比较分析云南高原不同时期的地形特征差异。
(2)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该地"高山峡谷"地形发育的过程。
2023-08-25更新 | 173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9 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非选择题50题)-【一轮题型·必刷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题型突破训练(全国通用)
8 . 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园内地貌景观丰富,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

恩施大峡谷是长江支流清江大峡谷的一段,峡谷两岸遍布喀斯特景观奇迹,有许多巨大的岩柱,最著名的是“一炷香”和“朝天笋”。“一炷香”岩石致密均匀,几乎未生长植物,岩石垂直裂隙明显;“朝天笋”岩层较为松散,表面风化严重。考察发现,二者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差异明显。

(1)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的主要保护对象是____(选择:A地质遗迹;B野生生物物种)。
(2)峡谷两岸的岩石主要是____(选择:A花岗岩;B石灰岩),这类岩石属于____(选择:A沉积岩;B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对应的代号为____(选择:A甲;B乙;C丙)。岩石熔融再变成岩浆的过程发生在板块的____(选择:A碰撞处;B.张裂处)。
(3)在恩施大峡谷两岸的岩石中发现大量贝类、珊瑚等古生物化石,表明该地曾为____(选择:A陆地环境;B海洋环境),后受____(选择:A内力;B外力)作用影响,地壳____(选择:A抬升;B沉降),再经风化、流水的____(选择:A下切;B侧蚀)、溶蚀等作用形成峡谷地貌。
(4)从地质构造角度解释“一炷香”与“朝天笋”岩性差异的原因。
(5)从土壤角度解释“一炷香”岩柱上植被很少的原因。
2024-04-11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9 .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草地的返青期会发生变化。研究发现,新疆海拔较高的山区返青期最早和最晚的草地类型一般分别是温性草原化荒漠和高寒草甸。春季降水的增加会导致新疆海拔较高的山区草地返青期推迟,而内蒙古草原返青期则会提前。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影响草地返青期的首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水分
2.春季降水的增加会导致新疆海拔较高的山区草地返青期推迟的原因是(     
A.草地洪涝增多B.土壤淋洗作用强
C.地温回升缓慢D.地表蒸发量减少
3.春季降水的增加会导致内蒙古草原返青期提前的原因是(     
A.气温异常B.土壤湿润C.风力增强D.冻土融化
2024-04-11更新 | 34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青藏高原的城市经历了快速的扩展过程。研究发现,青藏铁路高耸的路基对藏羚羊的季节性迁徙造成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脆弱的高原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下左图为青藏高原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青藏铁路沿线景观图。

(1)海拔对青藏高原城市扩展的限制作用趋于____(填“增大”、“减小”),由此指出其城市土地的扩展方向____
(2)推测铁路建设对藏羚羊活动区变小,空间形态变得破碎化、形成割裂区,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3)从产业的角度,阐述铁路建设对青藏高原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作用。
2024-04-07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0 青藏高原-2024年6月高考地理考前预测之综合题(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