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土石分布示意图。图中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坡堆积物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可能是(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海浪作用D.冰川作用
2.推测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主要来源是(     
A.冲积平原B.冲积扇C.山顶D.山坡风化
3.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主要原因是(     
①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
②地表物质颗粒较粗,利于保水
③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④地势较低,年降水量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5-25更新 | 50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一)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崩岗是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山坡土(石)体受破坏而崩坍和受冲刷的侵蚀现象,易对生态、农业、经济、景观等造成严重影响。崩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集水区、崩壁、崩岗体、沟道、洪积扇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密切。在我国南方崩岗造成的土壤侵蚀现象较为严重,经我国学者多年的实践研究,综合利用各项生物、工程措施,形成了“上截、下堵、中间削”的经典崩岗治理模式(下图)。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描述崩岗危害的形成过程。
(2)将图中崩岗治理措施按照“上截、下堵、中间削”的治理方式进行分类。
2021-05-21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5月针对性训练(二模)地理试题

3 . 晴隆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如下图),境内山地多、平地少,石漠化面积广,人民生活贫困。2010-以来当地政府组织农民在陡坡岩溶山地开展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养殖优质肉羊,探索出了一条岩溶,区种草养畜与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相结合的路子,被称为晴隆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与晴隆石漠化问题突出相关作用较小的是(     
A.石灰岩广布,化学侵蚀作用强B.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C.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土层较薄D.植被根系浅,水土保持能力弱
2.晴隆县能够成功种植优质牧草,主要是因为当地(     
A.土层深厚,土壤肥沃B.纬度低,海拔较高,牧草生长期长
C.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河流数量多,灌溉水源充足
3.“晴隆模式”的生态意义是(     
①种植牧草有利于减轻土壤侵蚀,减缓石漠化
②山羊啃食杂草,维持生物多样性
③羊粪能增加土壤肥力,加速生态修复
④牧草可增加蒸腾量,增加降水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2-06更新 | 2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一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中丘陵某片区山丘相对高差约3080米,形成了响应旱涝交替的气候特征的“堰塘冲田系统”——丘底冲田(冲田是指蓄水塘下游沿径流路径而建、顺丘麓谷地逐层开垦的多级水田,可通过田埂的升合进行放水与蓄水,一般在秋收后进行休耕,囤水越冬)、汇水筑塘、丘顶植林,“依山靠林近塘面田”的乡村格局形态,宅基地分布零散。下图为川中丘陵某片区等高线图。

(1)说明堰塘冲田系统是如何响应旱涝交替的气候特征的。
(2)指出聚落建筑的分布规律及作用。
(3)指出堰塘冲田系统对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
(4)简析冲田在冬季囤水并休耕对土壤的有利影响。
2024-05-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1012日,我国宣布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成功入选。在总面积约640.3万亩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里,人工林就有123.6万亩。海南桉树人工林种植面积17.34万公顷,下表为天然林与人工桉树林作用比较。

作用天然林比较人工桉树林
给野生动物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可以>受限制
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可以>小面积情况下与天然林无区别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可以>可以,但功能小
保持水土、增强土地肥力可以=受争论中
良好的绿化树种可以=可以
造纸浆某些树种可以=可以
用水量较少>较多
生长迅速较慢<迅速
改善沼泽地的能力可以=可以

材料二与完全自然演替形成的天然林栖息地相比,这些人工林形成的栖息地很多都是经过森林采伐、农业开垦或者人工造林的,对野生动物种群的承载力有限,严重影响到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在进行生态修复工程。目前对于人工林的处置,在学术上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人工林应让其自然演替恢复成热带雨林;二是认为人工林通过自然演替恢复到热带雨林的时间很长,按照研究模型推算,至少需要120年以上,应人工干预,恢复乡土植被。

(1)结合材料一,说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人工桉树林相对于天然林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结合材料二,选择你所赞同的学术观点,并说出赞同的理由。
(3)指出可采取哪些人工干预措施帮助人工林恢复为热带雨林。
2024-05-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铜陵市高三模拟预测5月联考地理试题

6 . 某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碱土分布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某科研团队选择当地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盐碱土改良实验。图为“试验区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含盐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河套平原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D.东南丘陵
2.种植牧草对土壤含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是(     
A.增加当地降水总量B.减少地表水分蒸发C.促使盐分向下运移D.降低区域地下水位
3.该研究对治理盐碱地的启示是(     
A.尽量减少林木种植B.施有机肥作用不大C.农耕利于表土脱盐D.自然恢复效果最佳
2022-11-18更新 | 1628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洞里萨湖(13°N104°E)位于柬埔寨的西北部,湖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太阳辐射、云量、风速、水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示意洞里萨湖白天的湖泊表面水温及区域气候因素的标准化值(若某因素的标准化值为正值,则表示该月份高于该年平均值;为负值,则表示低于年平均值)。完成下面小题。

1.洞里萨湖白天表面水温(     
A.与云量同步变化B.春季全年最高C.与风速同步变化D.夏季全年最高
2.洞里萨湖白天表面水温最高的月份(     
①太阳直射该区域,白昼时间最长②总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较弱
③湖水浅,大气一水体相互作用强④风速小,蒸发弱,潜热损失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4-04-27更新 | 42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我国生态区的分类标准,京津冀地区可划分为草原生态区、森林生态区和农田生态区,其中草原生态区和森林生态区是京津冀地区的水源及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图1示意京津冀生态区分布。下表为京津冀各生态区的面积及水源涵养量统计。

区域面积(×10°km²水源涵养量
×10m³)
草原生态区1.876.54
森林生态区10.5664.76
农田生态区9.123.28
(1)乙属于____生态区。从环境效益的角度,简述乙生态区对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具有的重要意义。____

2为北京及周围夜景图。在北京的东南面和西北面,完全是两种不同情况,东南方向灯光如蜘蛛网一样连接着众多城市,而西和北两个方向却只有点点灯光。

(2)推测影响北京西和北两个方向夜景的自然因素是____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湾区之一,随着湾区经济建设深入开展,将成为我国北方新的增长极。图3为环渤海地区略图。

(3)作为环渤海湾区中心城市之一,请你为天津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出两点合理建议。
(4)简述规划中的环渤海高铁对湾区发展将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4-04-16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松措位于西藏林芝市巴河上游的高深峡谷内,属于深水型湖泊,是藏东南最大的冰川堰塞湖(27km²),湖面海拔约3490m,水生动物种类较多。巴松措受南亚季风影响,流域内森林茂密,大部分支流河水清澈。末次冰盛期时巴松措流域的冰川面积达到982.3km²,约是现代冰川的4.5倍。冰碛是在冰川运动作用过程中,所挟带和搬运的碎屑构成的堆积物,巴松措湖区南岸冰碛保存较好,长19km,湖泊出水口处分布有冰碛丘陵。研究表明较高的水温适宜浮游植物繁殖,而巴松措湖区丰水季浮游植物生物量(重量)小于枯水季。下图示意巴松措流域。

(1)推测巴松措形成深水湖泊的过程。
(2)比较仲错弄巴曲和扎拉河的含沙量,并指出影响因素。
(3)分析巴松措南岸冰碛保存较好的自然原因。
(4)与枯水季相比,分析丰水季巴松措湖区浮游植物生物量较小的原因。
2024-04-15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坐落于瓦里关山顶46°17'N,160°54'E,海拔3816m,是世界气象组织在全球大气观测计划在欧亚大陆唯一的内陆站,其观测资料代表较大尺度(一般为数千千米)大气不直接受人为污染影响且混合均匀之后的平均状况。N2O是大气中第三重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大气中的排放源包括自然排放源和人为排放源。自然排放源主要来自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中的微生物作用过程产生的N2O。人为排放源主要来自氮肥施用和牧场粪便产生的农业排放,以及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工业排放等。人类活动是N2O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2001~2018年,瓦里关大气本底浓度增长趋势与全球变化趋势一致,增长率的增加趋势主要与排放源的增加有关。图示意瓦里关站及其周边地区。



(1)说明瓦里关站作为全球大气本底站选址的科学性。
(2)指出瓦里关站周边地区N2O排放源的总体特征。
(3)推测导致瓦里关大气本底N2O浓度呈增加趋势的原因。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