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中游禹门口至潼关河段简称小北干流(如下图所示),其平面形态呈哑铃状,上下两段较宽,中间河段较窄。该河段水流散乱,主流摆动频繁,为典型的堆积游荡型河道。小北干流中段有罕见的“揭河底”现象,河床被通过的高含沙洪水剧烈冲刷,厚达1米左右的成块河床淤积物被掀起露出水面,然后在短时间内破碎、塌落被冲散带走。一次“揭河底”过程可将河床冲深几米乃至十几米,对小北干流和下游河段产生较大影响。

   
(1)结合材料分析小北干流中段“揭河底“现象的原因。
(2)推测“揭河底”现象给小北干流及下游河段造成的影响。
2023-08-28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讲义+分层练】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资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 . 金沙江流域某自然保护区海拔介于3320—5255米,保护区内林地是金沙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固碳区。表中统计了该区不同森林类型碳储量及碳密度。区内森林碳储量集中在陡、急、险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森林类型碳储量/t碳密度/(t·hm–2)
针叶林138067.711.2
阔叶林5944.719.6
针阔混交林4459.933
灌木林81228.92.9
1.该区各森林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     
A.针叶林B.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灌木林
2.随海拔升高,该区森林的碳密度(     
A.逐渐降低B.逐渐升高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3.森林碳储量集中分布在陡、急、险坡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降水丰富B.热量条件好C.风化层深厚D.人类活动少
3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岱海是内蒙古高原的内陆咸水湖泊,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常年受大风影响。近年来岱海面积迅速缩小,大面积湖滩露出,湖滨带盐渍化加重,形成盐碱地、浅滩、草地三种垂直地带(图1)。为科学有效治理该地的土壤盐渍化,某团队对三种地带不同深度土壤的碱解氮AN(由有机氮微生物矿化作用形成)和有机质OM含量进行了采样分析(图2)。

   

   

(1)据图文指出湖滨带土壤盐分的主要来源,并描述其形成地表盐斑的季节机制。
(2)从盐碱地角度分析其与浅滩盐斑数量和表层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差异。
(3)根据图文数据信息为治理岱海盐渍化土壤拟定一项合理具体的生物措施方案,并说明其可行性。

4 . 凡湖是土耳其最大的湖泊,3713km2,湖面海拔1648m。湖区原为高原、山地环抱的构造盆地,后来内姆鲁特火山喷发出的熔岩阻塞了河道,凡湖由外流湖逐渐演变为内陆咸水湖,冬季湖泊南半部不封冻。1960—2015年,凡湖年降水量与地表径流流入量之和小于年实际蒸发量,但总体水位上升。下图为凡湖及其周边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部湖区相比,南部湖区冬季不易结冰的原因是(     
①南部湖区面积大,湖水较深②南部湖区河流注入少,盐度高
③南部地区山地多,阻挡冷空气④南部湖区靠近火山,地热丰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推测凡湖总体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年实际蒸发量小B.地表径流流出少
C.地下水补给多D.湖水渗漏损失小
2023-08-26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 . 秸秆还田是制约我国北方秸秆利用与耕地培肥的“卡脖子”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近年来我国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团队在东北黑土区创新秸秆颗粒化安全还田及还田全程机械化技术,将作物秸秆就地制作成体积小、密度高的秸秆颗粒深埋还田,破解了传统秸秆还田后土壤培肥效果差和作物增产潜力低等难题。完成下面小题。

1.秸秆颗粒化安全还田及还田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     
①解决了秸秆量多体大问题②改变了土壤“上肥下瘦”现象③提升了黑土的有机质含量④改变了黑土的理化性质和结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除秸杆颗粒还田技术培肥外,为防止东北黑土肥力流失还应采取的合理耕作措施是(     
A.大量施化肥B.地膜覆盖C.深耕D.免耕

6 . 北极苔原带总面积约1300万平方千米,昆虫种类仅占世界的0.4%,且几乎没有大量食叶类昆虫,但昆虫对食物和栖息地的选择,比其他地区的昆虫有更好的适应性。当地的昆虫趋向选择在春天冰雪首先融化或首先变暖的地方越冬。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苔原带昆虫所具有的一般特征是(     
A.个头大B.体表多毛C.色彩艳丽D.种群数量大
2.与其他地区相比,北极苔原带昆虫对食物和栖息地适应性更强的主要原因是(     
A.苔原提供丰富食物B.冬半年休眠期漫长C.竞争物种和天敌少D.受人类活动干扰少
3.北极苔原带昆虫越冬地一般选择在(     
①山地北坡②山地南坡③河谷北岸④河谷南岸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7 . 大气粉尘传播过程主要受区域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进入海洋的粉尘物质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东北印度洋冬、夏季接受的大气粉尘物质主要来源不同,粉尘沉积量差异较大。完成下面小题。

1.冬季时,东北印度洋接受的大气粉尘物质较夏季多的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力强B.粉尘源地近C.下沉气流强D.降水量稀少
2.大量大气粉尘物质进入东北印度洋,会使该海区(     
A.海水污染加重B.海水pH值降低C.海洋渔业增产D.海底地形变迁

8 . 草坪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草坪草可分为冷季型和暖季型,冷季型草坪耐寒性强,四季常绿,但需水量大,易发生病虫害,需不断施用化肥和农药。下图中的左图是我国气候分布图,右图是冷季型草坪和暖季型草坪的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以冷季型草坪为主,这与东北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     
A.与光照的适应性B.与气温的适应性
C.与降水的适应性D.与土壤的适应性
2.我国西北地区大量发展冷季型草坪,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资源短缺③加剧水土流失④土壤污染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 . 喀喇昆仑山北麓分布着龙木错(5002米)、松木希错(5045米)等多个因构造运动和气候演变形成的内陆湖泊(下图)。龙木错东侧分布着多达百条砂砾质古湖岸线,其中最高湖岸线海拔为5150-5160米。历史上龙木错和松木希错曾同属一个大湖,分离后龙木错湖面下降速度较松木希错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龙木错和松木希错湖泊分离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抬升,气候趋于暖湿B.地壳抬升,气候趋于冷干
C.地壳下降,气候趋于冷干D.地壳下降,气候趋于暖湿
2.在龙木错东侧任一条砂砾质古湖岸线的形成过程中,湖泊面积(     
A.扩大B.缩小C.稳定D.反复变化

10 . 光滩、芦苇和翅碱蓬是辽河口潮滩湿地最主要的自然景观。翅碱蓬耐盐碱,其生长与潮滩湿地水体盐度显著相关,在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图为辽河口潮滩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辽河口潮滩植被类型的地域分布呈现(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D.干湿度地带分异
2.翅碱蓬在保护河口湿地中体现的主要生态价值有(     
①净化水质②保护海岸③观光旅游④调蓄洪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