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1 . 青海木里矿区地处青藏高原,这里水系发达,冻土广布,永久冻土层中储存大量有机碳。由于多年开采,矿区中遗留矿坑和大量矿渣,部分矿坑还存有积水。碳汇是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下图为冻土融化与碳汇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变暖背景下,有学者预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将会削弱,其主要原因是(     
A.光合作用增强,吸碳量大幅增加B.植被总面积增加,固碳能力增强
C.冻土活动层变厚,土壤含碳量增多D.微生物活动变强,释碳速率增快
2.下列对木里矿区的生态修复措施,较合理的是(     
①大量植树造林②矿渣回填矿坑③从西藏运冻土盖矿渣④引水填矿坑再造湖泊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9更新 | 678次组卷 | 9卷引用:3.4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随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青西郊野地区水系结构遭到破坏,水体污染严重。2012年,上海市启动青西郊野公园建设,对河道展开综合整治。规划利用生态沟渠收集面源污染径流并进行预处理;规划的生态水岸是河流水体与陆地间的过渡地带。图示意青西郊野公园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生态沟渠的主要作用是(     
A.水质净化B.植被修复C.水产养殖D.农田灌溉
2.生态水岸的最主要功能是(     
A.增加行洪空间B.增加地下径流
C.提高土壤肥力D.提高经济效益
3.河道综合整治贯通水系的主要影响有(     
A.生态调节功能下降B.生物种类减少
C.调节径流作用增强D.水体养分增加
2024-03-02更新 | 591次组卷 | 5卷引用:3.2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分层练)-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硅藻是一类利用可溶硅作为营养物质的海洋浮游生物(单细胞植物),能通过调控浮力从表层下沉摄入营养盐。大规模的风尘输入能促进硅藻的勃发,大型硅藻群死亡之后沉降在海底,形成的席状沉积物称为硅藻席。硅藻的勃发和硅藻席的沉积是重要的“碳汇”(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调控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保留大规模末次冰期时形成的硅藻席。图示意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的位置。

(1)说明硅藻勃发和硅藻席沉积成为重要“碳汇”的机制。
(2)分析末次冰期时帕里西维拉海盆大量风尘沉积物的来源及动力。
2024-03-02更新 | 682次组卷 | 7卷引用:3.1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分层练)-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 . 冰湖溃决洪水是西藏高原典型的山地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冰湖溃决风险不断加剧,当地民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威胁。如图示意1930年以来西藏地区溃决冰湖空间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1930年以来,西藏地区溃决冰湖(     
A.集中在1960年之前B.集中在东部和南部
C.分布在湖泊集中地带D.大多位于国界线附近
2.近年来,冰湖溃决风险不断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冰湖堤坝被破坏C.周边人类活动加剧D.地震频繁发生
3.为应对冰湖溃决带来的风险,当地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提倡低碳出行B.迁移周边牧民C.加强监测预警D.全面爆破冰湖
2024-03-01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3.4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随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长江源区水文站点稀少,仅有沱沱河、新寨、直门达3个具有长时期连续观测数据的水文站。研究发现,沱沱河站径流量和输沙量各季呈上升趋势,以夏秋两季最为显著;新寨站径流量各季无明显变化;直门达站输沙量无显著变化。下图为长江源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源区水文站点稀少,主要是因为(     
A.自然环境恶劣B.水文变化不大C.流域面积狭小D.地质灾害频发
2.推测直门达站输沙量无显著变化的关键是(     
A.径流量减少B.水土保持较好C.气温快速上升D.降水保持稳定
3.沱沱河夏秋季节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①大气降水②湖泊水③地下水④冰雪融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邛海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是周边城市的饮用水源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下图示意夏季邛海水生植物的分布。冬季,该湖水生植物分布范围比夏季小,且多集中于河口处。1998年流域暴雨导致邛海水生植物减少,分布水深变浅、范围缩小,沉水植物分布范围缩小尤为明显。为此,当地着力改善水生植物生境,维护邛海环境安全。

(1)根据水生植物的分布,推测邛海湖盆边缘的坡度特征,并说明理由。
(2)分析冬季邛海水生植物分布范围小的原因。
(3)说明1998年流域暴雨对邛海沉水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4)阐述改善水生植物生境对维护邛海环境安全的意义。
2024-01-21更新 | 1161次组卷 | 11卷引用:热搜题 中图版选必3 第三章 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7 . 广西桂林市区周边有11座废弃石灰岩矿山,停止开采后基岩暴露,对当地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当地国土部门精心选取7种草本植物、7种灌木、2种乔木和3种藤本植物共同构成的乡土植物群落,对废弃矿山开展复绿行动。完成下面小题。

1.与同纬度的广东南岭山区相比,该石灰岩矿山复绿主要受制于(     
A.水热条件B.光照时长
C.土壤条件D.地表起伏
2.选用复合乡土植物作为复绿植被,主要考虑(     
①成活率较高②种植更方便快捷
③美学价值高④保持水土效果好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024-01-21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2.3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随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粟黍(谷子和黍子或糜子,去壳后分别为小米和黄米)农业的起源中心,仰韶文化时期(距今7000—5000年)的遗址都分布在黄土高原高出河谷的台地上(下图)。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钾、磷等矿物养分丰富,深层土壤中的矿物养分在一定条件下上升到土壤表层,被农作物吸收,具有“自行肥效”的特殊能力,有利于粟黍农业生产。

(1)推测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农业的耕地类型,并说明理由。
(2)借鉴土壤水盐运动的原理,简述黄土“自行肥效”的过程。
(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受人类的干扰严重,需要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指出治理的核心措施。

9 . 陆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被称为“绿碳”,相对而言,利用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碳的过程被称为“蓝碳”。红树林生态系统因固碳量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有“蓝碳明星”美称。下图为1997年至2018年我国沿海五省区红树林固碳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2000~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年固碳量基本保持稳定
B.2012~2018年海南省红树林面积波动最大
C.2003~2012年各省(区)份红树林面积均不同程度增加
D.一直以来,福建省和浙江省红树林面积总体最小
2.2000年后,广东省红树林年固碳量显著下降的原因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加快B.造林成本过高
C.台风频繁,破坏严重D.外来物种入侵
3.与“绿碳”相比,红树林在“蓝碳”碳汇中的主要生态价值是(     
A.光合作用固碳B.土壤固碳C.根系固碳D.微生物固碳
2024-01-15更新 | 284次组卷 | 7卷引用:热搜题 中图版选必3 第三章 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碳排放与碳减排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蕉喜高温、潮湿、弱风环境,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长旺盛。20世纪初,美国跨国公司开始在洪都拉斯引种香蕉,随后在加勒比海沿岸(尤其是西部)大面积推广,香蕉成为洪都拉斯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主要输往美国和欧洲。

洪都拉斯人口超过1000万,贫困人口约占32%;天然林资源丰富(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但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初级产品出口。科尔特斯港为开敞港口,无防波堤,承担着该国80%以上的货物进出口任务。洪都拉斯与美国、欧盟、墨西哥、中美洲国家签有自贸协定,享有市场准入和关税优惠;洪都拉斯还积极参与中美洲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中美洲地区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和商品分销中心。

20233月,中国与洪都拉斯正式建交。同年6月,在首届中国洪都拉斯高级别企业家交流会上,双方就进口农食产品(各种植物、畜牧、渔业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纺织产品和赴洪都拉斯投资设厂等达成了合作意向。图示意洪都拉斯的位置及地形。



(1)简析洪都拉斯天然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析与洪都拉斯其他地区相比,西北部地区种植香蕉的优势条件。
(3)简析科尔特斯港无需建设防波堤的原因。
(4)从洪都拉斯角度,简述洪都拉斯农食产品出口中国的意义。
(5)简述洪都拉斯吸引中国纺织企业投资的有利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