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1 道试题

1 . 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屿,全岛85%的地面覆盖着平均厚达2300米的大陆冰川。格陵兰岛是北极熊理想的家园。北极熊主要以捕食海豹为主。每年的3~5月,北极熊为了觅食赧转奔波于浮冰区,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严冬季节,北极熊外出活动大大减少,进入局部冬眠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科学家研究发现,北极熊数量的多少能反映当时的地理环境,北极熊数量明显增多的时段(     
A.气候变暖B.浮冰区减少C.海平面下降D.冰山减少
2.格陵兰四周海区浮冰大幅增加带来的影响有(     
A.可利用海洋空间增多B.可利用海洋空间减少
C.有利于北极航线的开发D.有利于北极资源的开发

2 . 建于北宋的福建莆田木兰陂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今仍然发挥“排、蓄、引、拦、灌”等功能。拦河坝是木兰陂的主体工程,其上设有水闸,可按需求提闸、落闸。在木兰陂未筑之前,木兰溪下游平原是一片荒原,只长蒲草,无法耕作。下左图示意木兰陂位置,右图为拦河坝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枯水期木兰陂落闸主要是为了(     
A.拦沙蓄水B.拒咸蓄淡C.拦沙保土D.蓄水排沙
2.木兰陂工程建成后对其下游平原的影响有(     
①降低土壤盐度②减少耕地面积③增加电力供应④扩大灌溉范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8-21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以其“多淤善徙”著称世界,最近一次的大规模尾闾河道变迁发生在1976年,刁口流路废弃,河水东流经清水沟流路入海,刁口河道自然形态发生较大改变,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刁口三角洲由原来的快速向海淤进转为向岸侵蚀,水下三角洲遭受强烈冲刷。目前,该地正在推进刁口河故道生态修复。下图中图a为刁口流路和清水沟流路位置示意图,图b为刁口废弃河道L断面高程变化图。


      
(1)结合图a,从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刁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说出废弃河道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简述刁口流路废弃后,附近区域生态环境日益脆弱的表现。
(4)请为刁口流路河道生态恢复提供可行性建议。

4 . “牛肝地”是指在红层软岩分布地区形成的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下图示意位于我国某区域“牛肝地”形成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牛肝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变化
C.过度农业活动D.土壤肥力变化
2.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
B.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C.土壤肥力提高
D.土壤水分含量增大
2023-08-1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十六) 土壤的形成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10月13日,“世界旱极”之地——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出现一种被称为“沙漠开花”的自然现象。大约200种沙漠植物的种子在降雨后约两个月突然发芽。曾经的不毛之地,短生命野花遍地绽放,呈现花海奇观。如图为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图(图1)。

材料二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指南半球赤道附近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东部、中部的热带海洋冷水上泛减少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增暖,导致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的现象。如图为厄尔尼诺年份太平洋赤道附近大气环流图(图2)。

材料三沿南回归线从东向西,阿塔卡马沙漠呈阶梯式下降,最高一级阶梯上,众多火山点缀在荒漠中,随着海拔下降,大片盐碱地、盐湖群出现,沙漠一直向西延伸到海边,在沙漠海岸区,时常会大雾弥漫。如图为阿塔卡马沙漠中部剖面图(图3)。


图1


图2


图3


(1)推测厄尔尼诺现象对南太平洋东部海域及沿岸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海岸地区形成浓雾但却无法形成降水的主要原因。
2023-08-17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章末检测卷(四) 水的运动

6 . 下图为理想大陆局部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甲经乙、丙、己到庚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典型的(     
A.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B.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C.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D.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2.己地的自然带名称为(     
A.亚热带硬叶林带B.温带混交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D.苔原带
2023-08-1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十七)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7 . 抛物线形沙丘是沙丘两翼指向上风方向,迎风坡平缓前进,背风坡陡呈弧线凸出,平面呈抛物线的沙丘。在一定条件下,新月形沙丘与抛物线沙丘可相互演变。下图示意新月形沙丘转变为抛物线形沙丘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沙丘转变的关键因素是(     
A.风力B.植被C.降水D.地形
2.抛物线形沙丘向新月形沙丘演变的环境特征是(     
A.气候暖湿B.植被退化C.沙源增加D.地壳抬升

8 . 下图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部分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最能反映黄河“地上河”形成原因的虚线箭头是(     
A.甲B.乙
C.丙D.丁
2.热带雨林带土壤贫瘠,图中实线箭头与之关联度较小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9 . 读30°N纬线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甲地的地理环境不符的是(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层深厚,多冻土,土壤肥沃,植被茂盛,物种繁多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2.影响乙地区曲线②数值较小的主要因素是(     
A.季风B.地形C.洋流D.海陆位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