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云冈石窟,北依起伏平缓的武周山南面断崖,南临十里河阶地,东西绵延1公里。云冈石窟矗立着254个窟龛,主要洞窟45个,有59000余尊精美的佛像。从最高的17米到最小的几厘米不等,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闻名于世的世界文化遗产。石窟开凿的砂岩体断面最大高差约为30米,所在地区水平地层层级明显。



(1)结合图文信息,简述云冈地区开凿石窟具备的有利的地质条件。
(2)试从岩层特性的角度分析选择砂岩作为雕刻基础岩层的原因。
(3)研究表明,地下水是云冈石窟雕像风化损毁严重的重要原因。请结合气候、地形、地质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石窟内雕像风化损毁的自然原因。
(4)结合云冈石窟雕像风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提出可以采取保护的具体措施。
2 . 川藏铁路计划于2021年年底全线开工。读川藏铁路某地段区域等高线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绘制甲乙两地间地形剖面图,据此推断两地间修建铁路应采用的工程措施,并说明理由。
(2)阐述川藏铁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携带氧气的重要细胞,长期在海拔高的高原地区生活的人血红蛋白高于平原地区,俗称“高原红”现象。


(3)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分析青藏高原地区“高原红”现象明显的原因。

3 . 四川省大英县回马镇的涪江地段地处宽阔平缓的河谷,谷底出现了大片的壶穴(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群,形成“石龙过江”的景象,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观。下面左图为壶穴群景观,右图示意壶穴的形成过程(箭头表示水流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观看最壮观地“石龙过江”景观最好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下列事物的成因与形成壶穴的外力作用相似的是(     
A.花岗岩形成的风化球B.河床中的鹅卵石
C.喀斯特地貌区的溶洞D.北欧西岸的峡湾
3.下列影响因素中,和壶穴的形态与规模关系最紧密的是(     
①基岩性质②降水量③水流特征④河床微地貌⑤砾石来源
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③④⑤
2021-12-08更新 | 85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1

4 . 印度尼西亚由17000余个岛屿构成,海洋和丛林分隔开不同的人群,形成多样的民族和文化。苏门答腊岛是印尼所属岛屿中面积最大的,岛的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淤积形成的平原,多沼泽。然而,它却不是印尼人口最多地方,而且历史上长期开发滞后。印度尼西亚人口最多的是爪哇岛,占全国超过一半的人口,多数为爪哇族。印尼独立后一直在向苏门答腊岛移民。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相比,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A.西南部濒临印度洋B.赤道从岛屿的中部穿过
C.东北临马六甲海峡D.周边隔海相望的邻国多
2.苏门答腊岛开发滞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过于湿热B.平原面积狭小C.火山活动频繁D.沿海缺乏良港
3.从爪哇岛向苏门答腊岛移民,有利于(     
①缓解爪哇岛巨大的人口压力②保护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③加强印度尼西亚的民族融合④加大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加里曼丹岛,地处亚欧板块南部,地质相对稳定,无活火山。岛内森林密布,树木高大稠密。该岛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动物经大陆桥(将岛屿与附近大陆连接起来的陆地)从别处迁徙至此。随后气候转暖,地球大陆冰盖融化,入海径流增加,大陆桥逐渐消失。这些外来动物在连续进化中体型逐渐缩小。

材料二:下图为末次冰期及其以后东南亚海陆分布变化情况。


(1)说明该岛气候对植被生长特征的影响。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当地森林破坏后自然恢复慢的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解释冰期时大陆桥出现的原因。
(4)简述迁徙到该岛的大型动物能连续进化且体型变小的原因。

6 . 灌木通过影响种子扩散,调节微气候等方式,为草本植物幼苗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形成“保护效应”。我国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优势种群梭梭林,林下“肥岛效应”、“湿岛效应”显著。读“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沙丘不同坡位上梭梭林与幼苗密度关系图”(下图)。此完成下面小题。



1.梭梭林分布的不同坡位,幼苗密度差异最大的是(     
A.坡顶B.背风坡C.丘间地D.迎风坡
2.梭梭林下“肥岛效应”、“湿岛效应”显著。下列成因中不属于梭梭林影响的是(     
A.截留降水,输送水肥B.茎粗叶密,储存水肥
C.遮蔽阳光,减少蒸发D.根系发达,保持水土
3.在沙丘不同坡位,梭梭林冠缘草本植物的幼苗密度差异较大。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降水D.风力

7 . 格达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地表冻土广布,此处设立了西伯利亚纬度最高的自然保护区,驯鹿在广阔的苔原上栖息繁衍。随着气候变化,格达半岛及周边区域出现大量天坑,据调查其为地下甲烷在高压状态下爆炸形成的坑洞。甲烷是有机质在隔氧环境下分解而成,其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余倍。图甲为格达半岛位置示意图,图乙为甲烷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格达半岛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湾海水冬季不结冰B.半岛上亚寒带针叶林广布
C.受极地高压控制,降水稀少D.地表之下的冻土层中有机质含量高
2.随着气候变化、坑洞的出现,导致当地(     
A.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减少B.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减小
C.地表的冻土将会出现季节性融化现象D.驯鹿栖息地的活动范围扩大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寒草原(AS)是在寒冷、湿润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在高原和高山的一种草地类型,是长江源区主要植被类型之一。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按覆盖度不同,高寒草原可以分为H—AS(覆盖度>50%)、M—AS(30%<覆盖度<50%)和L—AS(覆盖度<30%)三种类型。图甲为长江源区三类高寒草原的面积在不同时段的年均变化率,表乙为长江源区高寒草原面积变化与部分环境因子的关联度(数值越大表示关联度越高)。




(1)描述1969—2013年长江源区高寒草原面积的主要变化特征。
(2)指出1969 —2013年长江源区高寒草原覆盖度的整体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3)分析长江源区高寒草原的变化对源区地表径流的影响。

9 . 地表蒸散是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运动的重要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水分和能量来源,是陆面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的重要纽带。


读“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域不同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逐月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林地地表蒸散低于草地的主要原因是(     
A.林地海拔低于草地B.林地温度低于草地
C.林地降水小于草地D.林地风速大于草地
2.该流域内8月份草地土壤蒸散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形B.天气C.坡向D.径流
3.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祁连山各个流域地表蒸散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该数据最可能用于(     
A.获取各流域内气象监测预报的详细实料B.提取各流域土壤肥力变化数据
C.掌握各流域内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动态D.摸清各流域水循环的动态变化状况

10 . 极地或高山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冰川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的理想场所。海螺沟冰川退缩区(29°34′N,102°59′E)位于贡嘎山东坡,青藏高原东南缘,在长达2km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裸地到先锋群落再到顶极群落的连续植被原生演替序列。下表示意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演替阶样地植被特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种间竞争力最强的树种是
A.川滇柳、冬瓜杨B.云冷杉、沙棘
C.冬瓜杨、云冷杉D.沙棘、川滇柳
2.在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中
A.植被郁闭度升高B.地表径流流速加快
C.气温日较差增大D.土壤发育趋于成熟
3.与同一演替阶段北美冰川退缩区相比,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单位面积植被生物量大是由于海螺沟
A.生物群落结构较稳定B.水分和热量条件较好
C.植物的种类复杂多样D.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