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
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2023-06-12更新 | 14598次组卷 | 55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博湖县奇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对植被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区域差异,植物生存的气候条件变化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状态,而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对象之一。中纬度和高原地区粮食作物发育期缩短,但考虑到未来百年内气候的持续增温,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将可能频繁发生,有可能对作物的生殖生长有阻滞作用。某地农科所研究发现,随着春季温度的升高,冬小麦在春季拔节以后,生长过程加快,细胞浓度持续下降,如遇低温很易受到冻害。下图为春季各月平均气温逐年变化曲线,4月和5月份极端最低气温逐年变化曲线,表为北半球暖温带冬小麦生长周期表。

北半球暖温带冬小麦生长周期表

播种出苗分枼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
9月下旬10月上中旬10月中下旬11月底-次年2下旬2月下旬—3月上旬3月中旬4月中上旬4月下旬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上中旬5月中旬6月上旬
(1)指出气候变暖后冬小麦生长周期的长短有何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判断该地自然带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3)分析近年来该地区春季作物冻害多发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4)说明从1981年至2008年该地春季气温变化呈现出图中所示规律的原因。
2023-04-1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3 . 自然界中氨循环过程是大气中的氮经固氮作用进入土壤,被动植物所利用,转化为有机氮(植物吸收硝酸根离子等获取氮,动物通过食物链获得氨),最终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返回大气。河流中氨含量超标会对水质造成影响。我国北方某校地理小组对当地某河流监测后发现该河流氮含量月变化明显(下表)且硝酸盐氮占比最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
氮含量(mg/L)11.011.68.87.98.24.35.67.79.67.97.35.5

1.监测数据显示,该河流氮含量(     
A.丰水期高于枯水期B.春季秋季差异明显
C.冬季高于其他三季D.明显低于南方河流
2.某季节该河流氮含量连续出现低值,原因可能是该季节(     
A.浮游植物长势迅猛B.人为氮排放量较少
C.水中微生物活动弱D.降水稀释作用较弱
3.推测该河流氮的主要来源是(     
A.农业生产B.工业废水C.生活污水D.路面径流

4 . 下图为亚洲年均等降水量线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为亚洲四个干旱中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亚洲(     
A.南部和东南部季风区降水丰富B.北部年均降水量小主要与地形有关
C.年均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D.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
2.图中a、b、c、d四箭头能正确表示冬季盛行风向的是(     
A.aB.bC.cD.d
3.下列关于干旱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受索马里寒流减湿作用影响B.②地受高山阻挡,且远离海洋
C.③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④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2022-11-1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季节性洪沟是季节性河流流经的沟谷。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某区域十大季节性洪沟分布,该区域受风力与流水作用影响显著。暴雨时洪沟径流含沙量极高,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大量泥沙输入黄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通过植被修复、打坝淤地等措施,输入黄河的泥沙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改善。

(1)分析暴雨时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的原因。
(2)分析季节性洪沟中泥沙的主要来源。
(3)洪沟打坝淤地后入黄泥沙减少,试分析原因。
6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亿年前,图甲所处的青藏高原地区还是一片海洋,6500万年前,板块加速运动,大约500万年前,阿伊拉日居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象泉河流域,曾经是一片灌满了微咸水的古湖,随着古湖两侧山脉的加速隆起和一系列的地质作用,象泉河流域的札达盆地(位置见图甲)形成了独特的地貌—土林,即土质的丛林(如图乙)。土林里的“树木”高低错落达数十米,千姿百态,别有情趣。



(1)由于板块的运动,古湖两侧山脉加速隆起,简述这对古湖区的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
(2)据图文材料指出在札达土林形成过程中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和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
(3)推测近年来札达土林日益增多的主要人类活动(列举两项)。
2021-12-15更新 | 21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陷穴是在地表流水、地下浸水产生的机械侵蚀和化学溶蚀作用下,地表局部湿陷而形成的出露于地面的洞穴。金沙江干热河谷某些土层湿陷性强,陷穴地貌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是长江泥沙的主要来源,附近居民在沟谷部分地段栽培了灌丛以防治水土流失。干热河谷里生长的热带水果品质优良,畅销全国,于是当地人大量开挖土地,“平沟建园”栽培葡萄、芒果、蔬菜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图1示意云南元谋地区金沙江某沟谷纵剖面,图2示意“平沟建园”前后景观。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图2所示沟谷底部的地质地貌特点对陷穴发育的影响。
(2)指出栽培的灌丛对陷穴发育带来的不利影响。
(3)简述“平沟建园”工程对耕地的有利影响。
2021-11-22更新 | 1302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1高一上·浙江·阶段练习

8 . 麦盖提县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地区,气候极度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为42.3毫米,平均蒸发量2349毫米。在麦盖提分布着美丽的沙漠千岛湖——刀郎千岛湖。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湖中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土质粘稠,水域面积广阔,水草茂盛。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沙漠千岛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叶尔羌河河水补给B.冬季季节性积雪补给
C.山地降水D.地下水
2.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的原因是(     
A.沙漠千岛湖更靠近叶尔羌河,补给较多
B.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
C.沙漠千岛湖地区植被茂密,水源涵养作用强
D.沙漠千岛湖受塔克拉玛干沙漠侵蚀影响小
3.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粘稠对水量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     
A.提供养分,供给植被生长
B.阻隔湖水下渗
C.粘稠土壤吸水性强,减少水分蒸发
D.粘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减缓地表径流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如图),是常见的河流泥沙堆积地貌之一,部分河流阶地是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质构造作用(局部陆地垂直运动)引起流水作用变化,从而影响阶地的发育;气候变化是气温、降水变化,导致河流的冲淤变化,从而影响阶地的形成。河流阶地又往往是区内人类居所、农田、道路、工矿建设的主要分布场所。

(1)河流阶地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分析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
(2)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偏暖湿时,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下切作用。分析其合理性。
(3)河谷地区往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分析大面积的河流阶地能形成高产农田的有利条件。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受到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澳大利亚极端自然灾害频发。从2019年9月澳大利亚爆发大规模山火以来,至2020年1月,已经持续了四个月(见下图)。在澳大利亚,森林中的桉树占了70%,桉树树皮和树叶中富含挥发性油脂,脱落后聚集在地面,遇到40℃以上的高温,容易自燃。甚至是桉树本身也在传播火源。和其他植物不同,桉树着火是表皮着火,而树皮则能阻隔烈火,大火过后大部分桉树树皮下的休眠芽就会很快萌发。


(1)简述澳大利亚此次森林大火持续4个多月的气象条件。
(2)分析桉树在火灾中的作用。
(3)仅考虑自然因素,推断澳大利亚将来火灾发生频次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