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丹霞山区域,远古时代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众多河流注入,后受内力作用影响发生垂直运动,长期在外力作用下割成一片红色山群。该山区由680多座大小石峰、石墙、石柱等构成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其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其植被形成了特殊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从地质作用角度,描述广东丹霞山红色山群的形成过程。
(2)分析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在流水作用下出现垂直分异的原因。
(3)与山顶相比,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雨林发育的气候条件。

2 . 非洲的玫瑰湖位于达喀尔市偏北方向30多千米处,如非洲局部示意图所示,无水源与外界相通。每年的某一季节水中的微生物和大量外来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湖面呈现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玫瑰湖的名称由此而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玫瑰湖呈现出绸缎般的粉色时,北京所处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以下关于玫瑰湖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高原,气候凉爽适宜藻类生长
B.雨季时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较多
C.受信风影响,从沙漠带来矿物质多
D.气压带风带北移,光照充足的结果
3.以下关于玫瑰湖北侧海域洋流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流经海域易出现多雾天气B.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C.所流经海域等温线向北凸出D.对沿岸环境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2020-11-19更新 | 1379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是中国在南美洲的重要合作伙伴。了解秘鲁的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的发展与秘鲁的友好合作关系。

(1)描述秘鲁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
(2)秘鲁西海岸形成了南北延伸的荒漠带,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简析其成因。
(3)秘鲁渔业资源丰富,但2016年因受厄尔尼诺(东太平洋地区东南信风势力减弱)影响,渔业总产量下降。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019-12-06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纳米比亚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沿岸海雾浓重、多而不散,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海洋水汽较多
③沿岸暖流增湿明显
④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该地适合火烈鸟集聚的根本原因是     (   )
A.该地气候温和,适宜火烈鸟越冬
B.丰富的营养物质使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充足
C.地形平坦开阔,为火烈鸟提供广阔的栖息地
D.该地人类活动少,对火烈鸟影响小
3.从适应环境角度,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不包括
A.该地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红泥可抵御烈日暴晒
B.该地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能抵御夜晚低温
C.该地植被少,红泥颜色与环境相近,能起到隐蔽作用,抵御野兽袭击
D.该地气温高,多蚊虫滋生,红泥防止蚊虫叮咬

5 .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A.树冠集水作用强B.无蒸腾作用消耗
C.树冠遮荫效果好D.土壤硬化下渗弱
2.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A.融雪B.风沙C.降水D.蒸发
3.若北疆梭梭树冠的垂直俯视面积为S,正午树荫成熟中龄枯树裸地面积为S',S'与S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C.全年P>1D.冬至日P<1
6 . 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设计的第四代城市住房,又称之为城市森林花园,其主要特征是:每一层楼房都有一个公共院落、私人小院和一块几十平米的土地,可供住户种花种菜、遛狗养鸟,也可将车停放在自家门口,建筑外墙长满植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左图为第四代住房的中低层——第8楼层的平面设计图(一层六户型),右图为其植物外墙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森林花园的设计,将
A.有利于缓解中心商务区停车难的问题
B.有利于加强城市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有利于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环境质量
D.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
2.若该设计率先在广州建成并投入使用,则关于8楼的相关户型选房观点合理的是
A.隆冬季节,801户型受冷空气影响较804户型小
B.春分日早晨,802户型受803户型遮挡,不便观看日出
C.炎炎夏日,806户型比803户型炎热,804户型比802户型炎热
D.国庆节前后,806户型的庭院获得的光照时间较801户型少
3.关于植物外墙的说法,可信的是
A.边缘砾石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强昼夜温差,促进植被生长
B.屋顶保护层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水分下渗和根系向下发育
C.砾石层的主要作用,在于防风防冲刷
D.植被层的作用,在于截留水分,涵养水源
7 .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超6成储存核污水放射物超标。据相关研究表明,核污水排放57天可污染大半太平洋,10年后可蔓延全球海域。下图为日本及周边地区略图。

(1)日本东侧太平洋表层海水盐度自南向北____(填“增高”或“降低”),主要取决于________的大小关系。
(2)日本核废水的排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污染物质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可能危害人类健康
②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
③浮游生物死亡,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加速温室效应
④改变洋流的流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说明“核污水排放57天可污染大半太平洋”的依据。
(4)甲地位于关东平原,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分析甲地水稻种植的有利区位条件。
2023-12-24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东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的无雨日数和年降水量都呈现增加趋势。图为中国大陆近50年无雨日数的多年平均分布图。



(1)指出我国大陆无雨日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从地形和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东部和云南南部无雨日数较少的原因。
(3)推测我国东部地区无雨日数和年降水量都呈增加趋势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危害。
2023-11-17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图左为水库消落带示意图,图右为我国金沙江某水库示意图,当地水利部门在雨季来临前排水腾出库容以便雨季蓄洪防洪,导致该库区消落带范围扩大。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水库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与库岸分别为(     
A.春季、北岸B.夏季、南岸C.秋季、北岸D.冬季、南岸
2.水库消落带范围扩大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水土流失加剧B.植被种类增加C.风沙危害加重D.地质灾害减轻
3.对该水库消落带植被生态修复中,自下而上最佳组合为(     
A.草本植物—耐旱灌木—乔木B.乔木—耐旱灌木—草本植物
C.耐湿灌木—乔木—草本植物D.草本植物—耐湿灌木—乔木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和西南部,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也是工程地质的隐伏危害区。此外,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2023年寒假期间在贵州某地进行地貌研学考察时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



(1)从气候、地质的角度,简述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
(2)描述图中“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地貌”的演化过程。
(3)调查发现,图示地区土层厚度与地形坡度大小呈负相关,分析其形成原因。
(4)说明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