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济州岛位于朝鲜半岛南端,是韩国最大的岛屿。岛上有韩国最高峰汉拿山,海拔1950米,属于休眠火山。该岛生态群落十分丰富,栖息着数千种动植物,堪称一个“生态王国”。下图为济州岛西归浦天然海岸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济州岛的板块位置及所属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生长边界的大陆岛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的珊瑚岛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的火山岛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生长边界的火山岛
2.西归浦海岸分布着呈六边形棱柱形态紧密排列的岩石,其成因是(     
A.海浪堆积海底泥沙压实固结而成B.高温熔岩遇海水冷却凝固而成
C.沉积岩层受内力作用褶曲变形而成D.变质岩受海水侵蚀而成
3.汉拿山成为“生态王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B.生物C.地形D.水文

2 . 阿斯旺大坝位于开岁以南约900千米处,所形成的纳赛尔水库县有灌溉、水力发电和防洪等作用,但是,阿斯旺大坝的修过也给埃及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大坝建成后,对其供给功能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A.蒸发促进当地水循环B.水坝诱发地震
C.减少下游营养泥沙D.引发下游洪灾
2.下列属于该工程调节功能的是(     
A.水库调节径流,防治下游洪涝灾害B.水库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C.提供灌溉用水,避免干旱现象发生D.能生产更加廉价的水电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海冰大部分形成于其北部沿岸陆架,然后在盛行的东北偏北风作用下向南扩散。白令海海冰分布是热力和动力(如风影响海冰漂移扩散或汇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白令海大陆架边缘海冰的形成——运动和融化对控制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白令海的海冰密集度正在减小,并进一步影响阿留申低压和东北亚冬季风。下图示意1960-2020年白令海冬季平均海冰密集度状况。

   

(1)比较白令海60°N附近东部海域和西部海域平均海冰密集度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白令海海冰密集度减小对东北亚冬季风的影响及原因。

4 . 德雷克海峡常年风高浪急,号称“杀人海峡”。下图示意德雷克海峡位置及海岐里3个地点(a、b、)的不同水深及流速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可知(     
A.海峡南部洋流流速更快B.海峡北部洋流流速更快
C.海峡表层洋流流速更快D.海峡各处洋流流速差异不大
2.德雷克海峡成为“杀人海峡"的最主要原因是(     
A.板块交界处,海底地震频发B.冰山数量多,阻挡作用大
C.航线上多暗礁险滩D.海峡处狭管效应明显
3.据监测,德雷克海峡海冰能够阻滞海水流动,从而影响秘鲁寒流的强弱。当德雷克海峡海冰增加时,南美洲西海岸(     
A.降水减少B.气候炎热C.渔场减产D.洪涝频发
5 . 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境内,为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如下图0)。据图文资料,探究新安江流域的发展。

2016年,休宁县流口村建立首个可用垃圾兑换小商品的“生态美”超市。目前,休宁县有108家“生态美”超市,乡镇覆盖率达100%;黄山市共有345家,年兑换垃圾800吨。

   

(1)说出“生态美”超市体系在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并蓄水形成千岛湖。1982年,千岛湖所在的“富春江—新安江”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名胜区。1998年,千岛湖遭遇蓝藻事件,此后湖水水质呈恶化趋势。

   

(2)说明新安江水库(千岛湖)的主要作用,并描述千岛湖蓝藻事件的发生过程。

对此,浙江省加强省内水环境保护,同时要求安徽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安徽省认同应加强新安江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要求浙江省提供生态补偿金。在中央的协调下,2011年全国首个流域跨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开启(下表)。

阶段时间主要工作内容
第一轮2012年—-2014年①中央财政、安徽省、浙江省三方出资设立“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基金”。②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测算补偿系数。若水质符合要求,安徽省获得补偿;若水质不符合要求或出现重大水污染事故,浙江省获得补偿。
第二轮2015年—2017年①两省增加补偿金额②提高补偿系数测算标准
第三轮2018年—2020年进一步提高补偿系数测算标准②商讨产业协作
(3)结合材料与所学,说明该生态补偿机制的合理性。

如今的新安江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2018年杭州与黄山签下“1+9”合作协议,涉及旅游一体化、生态合作、产业合作等多领域。下左图为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基地景观,下右图为黄山市1990-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变化图。

      

(4)在杭州市和黄山市中任选其一,结合资料分析新安江流域协同发展对其产生的有利影响
2023-07-11更新 | 36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水源涵养是地表生态系统一项重要的服务功能,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截留降水、调节径流、净化水质等方面,对于调节区域水循环、改善地表水文状况以及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关键作用。下表示意1980一2017年祁连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源涵养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
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mm102.139.1367.9614.552.94
水源涵养总量/108m316.7231.884.910.632.29
1.建设用地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小,对此影响较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B.地下径流C.蒸发D.下渗
2.草地水源涵养总量最大,主要是由于草地(     
A.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大B.占地面积广C.水质净化功能好D.地形坡度缓
3.相比人工林地,天然林地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壤质地B.植被群落C.地形类型D.水热条件
2023-07-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州半岛是中国第三大半岛,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红树林。红树林在雷州半岛里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态势。半岛上不同区域红树林附近的水环境特征差异明显,进而影响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径大小。某团队调研了雷州半岛不同区域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的粒径特征,发现整体上粉砂含量最高,东海岛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最小,企水镇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最大,且沉积物类型多样。图1示意雷州半岛红树林分布及该团队采样区域位置,图2表示不同采样区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


      
(1)描述雷州半岛红树林空间集聚特点。
(2)与企水镇相比,东海岛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径更小,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根据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径特征,说明红树林在维护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2023-07-11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铜藻是一种大型褐藻,植株高大,枝叶繁茂,具有良好的固碳效应。某高校团队在浙江省枸杞岛岛礁周边海域进行铜藻生长态势实验研究,发现铜藻株高随水深变化明显。图示意枸杞岛位置及铜藻株高随水深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枸杞岛周边铜藻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有(     
①营养物质丰富②潮流作用弱③海域水温适宜④海湾风浪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影响铜藻株高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海水盐度C.洋流D.海水密度

9 . 形成于北极以南的极地气旋,向北移动时对北极海冰影响非常大。数据表明,极地气旋多发年份,极地海冰的面积和厚度变化明显。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研究统计的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冬季,甲区域比乙区域超强气旋多发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B.海陆位置C.纬度D.大气环流
2.极地气旋多发年份,极地海冰面积和厚度的变化趋势是(     
A.面积变大,厚度变小B.面积变大,厚度变大
C.面积变小,厚度变小D.面积变小,厚度变大
3.在极地气旋影响下,北极地区(     
A.极地高压增强B.海气作用增强C.气温明显下降D.盛行风向改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一种温度低于0℃,处于冻结状态且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地下土层,通常被认为是隔水层,可减弱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联系。表层冻土随温度变化出现土层冻结、融化的过程,称为冻融过程。冻土的冻融变化,土壤的水,热过程对植被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植被又通过削弱和保温等作用,影响土壤温度,湿度,反作用于冻土的形成和发展。下表为青藏高原安多河谷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分布区植被覆盖率。

植被类型藏嵩草沼泽草甸荒漠草地高山垫状植被稀疏草皮
植被覆盖率/%80~9050~8040~5010~2010~20
(1)表中藏嵩草分布区冬夏季冻土冻融过程最不显著,试分析原因。
(2)从冻土角度说明藏嵩草分布区植被生长较好的原因。
(3)随着全球变暖,该地区冻土退化明显。在下图中画出冻土退化导致该区植被覆盖率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