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曾经经历了地质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时期,此时期结束后转暖,留下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即1千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的克数很低(不足1%,比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还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欠合理的是
A.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B.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
C.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降水量大D.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径流量较大
2.波罗的海区域“春、秋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长一些,其主因取决于
A.海面B.盛行风
C.极光D.降水
3.Q地区湖泊众多,从成因考虑,可归类为
A.火口湖B.冰碛湖
C.河成湖D.构造湖

2 . 新西兰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国。境内7%以上是山地和丘陵。新西兰松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地带(下图),该松木引进新西兰后,异乎寻常的生长良好,新西兰松耐贫瘠,可大量种植在不适合集约农业利用的贫瘠土地上。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新西兰松在美国原产地难以深入北美内陆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干热,冬季寒冷漫长B.受沿岸海流形成雾的影响
C.海岸山脉海拔高,地形崎岖D.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充足
2.新西兰的民居一般采用木结构。这是由于
A.新西兰森林资源丰富B.发展旅游产业的需要
C.民居建筑的历史文化传统D.木结构利于减轻地震危害
3.目前我国开始尝试引种新西兰松。下列省份较适合新西兰松生长的是
A.河北 山西 陕西B.四川 云南 湖北
C.新疆 宁夏 内蒙古D.吉林 辽宁 黑龙江
2019-04-01更新 | 33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网络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非洲赞比西河流域8国80%人口依赖农业,仍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赞比西河流域各国积极合作,投资建设大量的水利设施,使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同时使赞比西河入海径流量大大减少。


材料二     甲城(海拔1632米,气温单位:℃,降水单位:mm)气候资料。

月份123456789101112
气温18.719.018.517.615.914.013.615.217.819.720.019.1
降水288.6233.9179.667.010.64.13.71.34.011.974.1231

(1)据图中信息推测,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
(2)简述甲地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赞比西河入海径流量减少对赞比西河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2019-03-22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20周年。20年来中亚五国建交20多年。20多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关系取得全面长足发展,各领域互利合作不断扩大。结合“中亚示意图”和“中亚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图中棉花种植区棉花生产过程中,用水不当将给该地的地理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2)简述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3)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中亚,尤其是南部平原地区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试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