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西部的草海(下图所示)属封闭型的岩溶湖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仅有几条季节性溪流发育。70万年来,在青藏高原整体抬升的背景下,草海湿地西部地形抬升,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不断变化。近5000年,草海流域气候经历温湿期和干凉期的交替变化,现在正处于干凉气候末期。



(1)描述草海湿地的地势特征,并说出判断依据。
(2)指出70万年来西部地形抬升对草海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的影响。
(3)研究显示,与温湿期相比现代草海湖中动物数量及种类较少,请分析原因。
(4)请在以下两观点中选择一个,并解释该观点的理由。
观点①:草海湖泊未来终将消失。
观点②:草海湖泊仍将长期存在,并有扩大的可能。
2021-05-21更新 | 1020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鄂毕河是俄罗斯第三大河,河流源头位于阿尔泰山脉,穿越西西伯利亚,河流水势缓慢,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河沿途有大面积沼泽,河流一路主要穿过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鄂毕河上游部分(巴尔瑙尔附近)春汛时间较长,通常有2次水位和流量的升高,第一次在4月末,第二次在5月末至6月中旬。鄂毕河中游段每年均有浩大的洪水,有时洪水漫过河岸达24-80千米远,并持续2-3个月;鄂毕河结冰期长,下游地区冰厚可达1-1.5米;鄂毕河河中发现约50种鱼类,每年冬季在甲至入海口间的河段都会有许多鱼死亡。下图为鄂毕河流域图。



(1)描述图示北部苔原带植被的生长环境。
(2)分析巴尔瑙尔附近从4月末到6月中旬有2次水位和流量升高的原因。
(3)推测鄂毕河中游段洪水漫过河岸导致两岸地区积水时间长的原因。
(4)分析鄂毕河甲段至入海口每年冬季许多鱼死亡的主要原因。

3 . 小明和朋友结伴到某岛旅游,发现了很多地理现象。下图为该岛屿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发现,岛屿①地植被长势不如②地茂盛,主要原因是(     
A.①地的地势低,降水少B.②地的地势高,光照强
C.①地的降水多,气温高D.②地的地势起伏小,土层厚
2.小明发现甲乙两港口同时日落,该日(     
A.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B.北京昼短夜长
C.甲港口正午日影朝向北方D.甲地昼长于乙地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木库勒地区(下图)在三叠纪末期上升成陆,中新世以后,形成地堑性湖盆,随着地壳的差异性抬升,逐渐分裂成了数个湖面海拔高度相差悬殊的湖盆。该区气候趋于干旱,风力增强,形成了广布的覆沙层。春末和夏季,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能在本区形成一定的降水。区内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地,北部山地几乎无冰川分布。中部山麓有一条贯穿东西的泉水出露带。



(1)说明南部山地现代冰川分布较广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覆沙层对泉水出露带形成的作用。
(3)分析中新世后地壳抬升对该区湖泊演化的影响。
2021-05-11更新 | 613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下图是黑龙江省某小流域的横坡林带及其附近1m深处土层监测期内平均含水量的变化情况,该流域坡向朝向正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林带上坡土壤含水量大于下坡,其成因最有可能是(     
A.上坡降水较多B.下坡温度较高C.林带植被影响D.下坡坡度较陡
2.图中林带内部(林内)较林带边缘(林缘)土壤含水量高,其影响因素最不可能是(     
A.林内地表植被覆盖,增加下渗B.林缘土壤结构疏松,透水性差
C.林内地表光照较弱,蒸发量小D.林缘地表光照较强,蒸发旺盛
3.据图判断(     
A.林内土壤紧实B.土壤含水量与林带中心距离正相关
C.林带植被稀疏D.下坡表层土壤9月含水量最高
2021-05-09更新 | 54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哥伦比亚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哥伦比亚城市分布特点及成因(     
A.西部密度小,海拔高、光照充足B.西部密度大,海拔高、气候凉爽
C.东部密度小,海拔低、易涝多灾D.东部密度大,河网密、水运便利
2.哥伦比亚(     
A.甲城市距离首都约1100kmB.乙城市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热资源丰富
C.丙地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D.海陆兼备、相对高度大,物种丰富
2021-05-09更新 | 595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海洋地理】

海平面高度受盛行风向、水温、大风天气、海洋水文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季节性的升降变化,并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及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下图1示意上海区域及观测站位置,图2表示上海东部沿海海平面高度的年内变化(1980~2019年平均状况)。

      

与冬春季相比,分析上海东部沿海海平面夏秋季较高的原因。
2021-05-03更新 | 635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期以来的乱砍滥伐,使长江流域的森林面积大幅下降。长江流域的原始植被丧失了85%,上游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30%~40%,下降到现在的10%左右。曾经吸纳雨季大量雨水的森林大半已不复存在。

材料二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2016年9月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提出生态治理两步走战略。

材料三长江经济带及发展目标两步走示意图。

(1)长江上游(金沙江段)成为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的“热土”,简述其理由。
(2)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分析其原因。
(3)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森林面积减少对长江流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4)试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提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2021-05-03更新 | 505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9 . 青海湖区及周边地区人口稀少,农业活动以游收业为主。下图是1961年至2018年青海湖水位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61年至2005年青海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长期暖干化B.流域面积在变小
C.入湖河水被截留D.引湖水灌溉农田
2.2005年以来,青海湖区(     
A.湖水盐度趋于变大B.出湖泊径流量增加
C.荒漠化趋于严重D.鸟类栖息环境改善
2021-04-24更新 | 483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土壤中的铁锰结核是划分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在我国分布较广。铁锰结核是在土壤长期的干湿交替作用下形成的,存在铁锰结核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中最可能有铁锰结核分布的是(     
A.河流两岸B.陡峻山坡C.固定沙丘D.高寒沼泽
2.我国东北地区土壤中的铁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地下水位较深的高平地是因为(     
A.河流较多B.地势低平C.降水量大D.冻融显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