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下图)是在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牧交错区界定方法主要包括基于野外调查的界定方法、基于气候要素指标的界定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要素指标的界定方法和基于综合指标的界定方法。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了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后来通过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措施,环境质量有较大好转,但有专家发现草场完全禁牧和人工林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生态修复措施的建议。



(1)指出影响农牧交错区分布的主要气候要素,并说明图示区域东北部和西南部农区分布限制性气候因素的差异。
(2)与基于气候要素指标的界定方法相比较,基于土地利用要素指标的界定方法在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和结论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请具体说明基于土地利用要素指标界定法的比较优势。
(3)请从专家关于生态修复措施改善的两个建议中选择其一,为其合理性提供论据。
观点①∶在完全禁牧的草场适度放牧。观点②∶人工林建设和自然恢复相结合。
2022-02-22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仿真演练卷03-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山东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峡水库消落带是由于周期性水位调控在长江干支流沿岸形成的大面积“冬水夏陆区域,周期性的水淹导致原有植被种类变化明显。消落带的水土流失严重,以往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修复主要使用人为种植植物等生物措施和固土等工程措施,有学者建议今后应以自然恢复为主。8月涪陵长江边不同高度呈现裸地、草地和森林三种不同的景观。图为涪陵长江边消落带示意图。



(1)分别指出低水位时甲、乙、丙区域的景观,并任选其一分析形成原因。
(2)分析低水位时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3)与自然恢复相比,分别指出消落带生态修复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的缺点。
2023-04-11更新 | 426次组卷 | 4卷引用:押题卷02-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卷(河北专用)
2020·山东·模拟预测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2020-03-24更新 | 3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卷08—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