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0 道试题

1 . 土壤无机碳是土壤中含碳无机化合物的总称,总体包括固、液、气三相。其中固态碳酸盐占比最高且广泛存在于土壤中,液态溶解性无机碳也有较高比例。下图为土壤无机碳在自然环境中的循环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中土壤无机碳含量最低的是(     
A.南欧喀斯特高原B.美国中央大平原C.中国云贵高原D.巴西亚马孙平原
2.某次暴雨过后,有学者发现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一处菜地土壤无机碳含量发生了变化,以下对其变化趋势和理由的推测正确的是(     
A.变多土壤根呼吸作用增强产生二氧化碳B.变多地下水位升高溶解性无机碳增加
C.变少流水侵蚀导致表层无机碳流失D.变少地表水体下渗导致碳酸盐沉淀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省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埃塞俄比亚阿瓦什国家公园(图a)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公园内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食肉动物随之迁徙。中国建造的亚吉铁路穿越该国家公园。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铁路沿线设置了供动物通行的涵洞通道(图b)和路堤通道(图c)。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野生动物从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与涵洞通道相比,设置路堤通道有助于(     
A.食草动物安全通过B.食肉动物捕食猎物
C.列车顺利穿行D.观光旅客沿线游览
2024-05-2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为探究人类破坏植被对诱发水土流失的影响,某地理实验小组以某地的3个坡度为27.5°的草地坡面为研究对象,进行3种不同流量(总放水量均为200L)的模拟冲刷试验。3个坡面为:(1)强干扰模式:移除植被地上地下部分,平整坡面;(2)半干扰模式:移除植被地上部分;(3)未干扰模式:保留原生地表。强干扰模式由于开挖植物根系,土质松散,富含砾石。读“不同流量产流时间表”和“不同流量不同模式坡面累计产流特征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不同流量产流时间表单位:min

干扰模式

6L/min

9L/min

12L/min

平均时间

强干扰模式

35.00

17.60

8.40

20.33

半干扰模式

4.40

6.25

5.00

5.22

未干扰模式

8.00

7.68

7.17

7.62

不同流量不同模式坡面累计产流特征表

放水流量

(L·min-1

累计产流量/L

强干扰模式

半干扰模式

未干扰模式

12

179

104

120

9

140

82

53

6

48

40

31

1.据表可知,不同干扰模式坡面随流量变化产流时间的变化表现为(     
A.不同模式的径流量与产流时间均呈负相关
B.强干扰模式产流时间与流量变化不明显
C.半干扰模式产流时间均短于未干扰模式
D.半干扰模式产流时间与流量变化关联最小
2.同径流量下强干扰模式的产流时间最长,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B.土壤C.地形D.气候
3.通过模拟冲刷试验对比可知(     
A.强干扰模式产流时间最长,对水土流失的诱发程度最低
B.半干扰模式产流时间最短,对水土流失的诱发程度最高
C.强干扰模式累计产流量最大,对水土流失诱发程度最高
D.随流量增加,半干扰模式累计产流量小于未干扰模式
2024-05-22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2023104日,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区的南洛纳克冰川湖突然溃决,湖水倾泻而下,冲毁下游大坝与桥梁,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研究人员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本次灾难的成因,并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洛纳克冰川湖突然溃决的诱因最有可能是(     
A.暴雨冲刷B.冰川融化C.台风登陆D.气候变暖
2.以下措施中,不能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是(     
A.飞机遥感评估道路受损情况B.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避难所选址
C.全球卫星导航监测洪峰流速D.卫星遥感监测冰川湖面积变化
2024-05-21更新 | 73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测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阿苏山位于日本九州岛熊本县阿苏市竹原,地处北纬32°52',东经131°7'。阿苏山附近各镇每年都举办火节(阿苏火节),放火烧山,火苗燃起后,山腰上会呈现出长达350米的巨大“火”字。与此同时,为保护牧草而放火焚烧草原的“烧荒”也在各地上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日本九州阿苏山附近放火烧山的主要动机是(     
A.促进来年新草生长B.维持土壤养分均衡
C.减轻低温冻害威胁D.减少草原病害虫害
2.阿苏山火节最有可能发生在(     
A.3月B.6月C.9月D.12月
2024-05-1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6 . 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丘陵上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A.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B.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C.陆地环境的整体性D.自然景观的差异性
2024-04-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C.森林破坏D.土地盐碱化
2.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D.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2024-04-1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蚌埠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巩固检测地理试题

8 . 土壤风蚀是土壤侵蚀的重要类型,一般从可蚀性、气候、土壤结皮、地表粗糙度和作物残茬等方面衡量,阿拉善高原(左图)是我国风蚀严重地区之一。该地土壤风蚀的季节变化明显,总的特征是春夏季大,秋冬季小。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壤风蚀在20世纪80年代增加趋势明显,1991年进入显著下降阶段。右图示意1970-2017年阿拉善高原荒漠化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拉善高原土壤风蚀冬季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控制B.降水稀少C.地表冻结D.作物残茬
2.1991-2000年的沙漠化面积变化说明阿拉善高原地区(     
A.生态退耕效果显著B.土壤风蚀强度增加
C.过度放牧依然严重D.人工造林增幅减小
2024-03-31更新 | 309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蚌埠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巩固检测地理试题

9 . 历史上,闽江是福建内外交流的重要水道。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闽江上建设了多个水电站,闽江因此断航。近年来,通过对水口水电站(位于闽江中游)下游航道的整治,2022年年底,断航30多年的闽江干流正式恢复通航,但目前闽江全流域通航的效果并不理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闽江全流域通航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     
A.下游无序采砂导致河床水位下切B.上游多个水电站阻碍航道
C.修建船闸的技术要求和成本较高D.中上游险滩林立,礁石密布
2.位于水口水电站上游的洋坑码头是福建省最大的内河码头,码头设置三层系揽平台的主要原因是(     
A.库区水位季节变化大B.库区储水后水位高
C.库区地势起伏比较大D.库区地质条件复杂
2024-03-26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海岸山脉的山麓盆地地带,终年高温干燥。考古发现,阿塔卡马沙漠竟是鲸的陵地,有着凄美的西班牙语“CerroBallena”(鲸之陵)之称。下图示意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与图示地区的板块边界类型相同的有(     

①冰岛②直布罗陀海峡③落基山脉④台湾岛⑤马达加斯加岛⑥夏威夷群岛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⑥D.③④⑤
2.关于板块运动对阿塔卡马地区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推断正确的是(     

①阿塔卡马地区陆地外力作用转变成海洋沉积作用;

②山脉隆起阻挡海上的湿润气流进入,位于盛行风背风地带,加剧其气候干旱;

③植被稀少,沙漠广布;

④山前形成较多冲积扇,且形成规模大,发育速度快;

⑤发育的河流短小、稀少,且多形成时令河、内流湖;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⑤
3.该板块边界所在沿海地区,其对应气候条件下的典型建筑特点最可能为(     
A.尖顶飞檐B.厚墙小窗C.粉墙黛瓦D.干栏式高脚屋
2024-03-21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