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2022年9月11日,巴布亚新几内亚(6.30°S,146.55°E)发生7.6级地震,震源深度70千米。完成问题。

1.下列四幅民居照片,能够体现巴布亚新几内亚自然环境特点的是(     
A.B.C.D.
2.该次地震(     
①震源位于地壳   ②震源位于地幔   ③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④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红蟹是圣诞岛上的特有物种。每年雨季时,数以千万计的红蟹从栖居地跋涉至海岸产卵。近年,人们发现洋流带来的巨量生活垃圾正逐渐蚕食红蟹的部分产卵区,对红蟹种群的延续造成巨大威胁。下图示意圣诞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地理角度推测,圣诞岛上红蟹等特有种属生物占比较大的原因是(     
A.全年气温高B.珊瑚生长旺盛C.火山活动强D.距离大陆远
2.红蟹迁徙产卵的主要时段是(     
A.3-6月B.7-10月C.11-次年1月D.2-5月
3.导致大量海洋垃圾漂浮至圣诞岛的洋流主要是(     
A.北赤道暖流B.东澳大利亚暖流C.本格拉寒流D.西澳大利亚寒流
2022-10-29更新 | 61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零诊考试地理试题

3 . 在年降水量高达2000mm以上的温带地区,有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一温带雨林,下图是世界范围内温带雨林广泛分布的地区之一。根据图文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北美洲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的主要原因(     
A.山脉使得水汽抬升增加降水,同时阻挡了北部干冷气流
B.洋流势力强劲,水汽含量丰富
C.雨林内部植被蒸腾增加了水汽的自循环
D.太平洋比大西洋面积大,蒸发的水汽更为丰富
2.推测W岛温带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     
A.①B.②C.③D.④
3.下列对温带雨林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林地上蕨类和苔藓植物覆盖枯枝落叶
B.低矮的阔叶植物因光照不足而分布稀少
C.热带雨林的土壤有机质比温带雨林多
D.高大的冷杉、云杉等针叶树却能够获得较好的光照,成为主要树种

4 . 下降风是指空气受重力作用形成的下坡气流,下降风在南极大陆广泛分布。下图中特拉诺瓦湾常年存在冰间湖(指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少冰的冰间水域)。下图中白色区域为冰盖(大陆冰川)、冰架(陆地冰)。完成下面小题。

1.南极大陆下降风分布广泛的条件是(     
①近地面气温低②地势高,地形崎岖③海洋摩擦力小④冰盖面积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特拉诺瓦湾冬季仍存在冰间湖的主要原因是(     
A.下降风强烈,不断推动海冰B.暖流影响,水温高
C.海域较开阔,海水流动性好D.距离陆地近,海水不易结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5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的巴尔米拉环礁上来了随海军登陆的“偷渡者”——黑鼠。黑鼠繁殖迅速,温暖湿润的环礁上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鸟类减少,土壤变得贫瘠,海岸附近的蝠簸(体重3000千克,以浮游生物为食)大量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环礁土壤变得贫瘠是由(     
A.老鼠粪便污染土壤所致B.植物多样性减少所致
C.鸟类粪便大量减少所致D.椰子生长速度快所致
2.蝠簸减少的根本原因是(     
A.老鼠捕捉鱼类B.鸟类大量减少C.浮游生物减少D.土壤变得贫瘠
3.恢复该环礁的生态系统的合理措施是(     
A.人工养殖蝠鲮B.从邻岛引进鸟粪
C.加强鸟类的监测D.大规模消灭黑鼠
2021-06-03更新 | 56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5月高考押题卷地理试题

6 . 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等海域。明太鱼晾晒成鱼干需天然冷冻,冻结又融化的次数越多肉质越有弹力,口感越好,价格越高。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晾晒时期。延边人擅长加工明太鱼,从国外进口冷冻鲜明太鱼,经加工处理后再转销至朝鲜、韩国和日本。现在延边已成为东北亚明太鱼加工规模最大的地区。下图示意明太鱼进口、加工及销售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海西南部成为明太鱼主要分布区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B.径流C.寒流D.盐度
2.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延边晾晒优质明太鱼干的有利条件有
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快                 ②临近渔场,运输费用低
③昼夜温差大,冻融次数多                 ④季风影响小,阴雨天气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6-05更新 | 2663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练习(一)地理试题
7 . 联合国确定202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Water and climate change”(水与气候变化)。气候与水密不可分,气候变化会影响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变化,所体现的自然资源的特征是(     
A.联系性B.有限性
C.综合性D.整体性
2020-05-12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家住上海的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关于游览线路与地域文化景观组合正确的是
A.登庐山,游漓江——乙
B.看龙门石窟,赏林海雪原——丁
C.住窑洞,进莫高窟——丙
D.游三峡,看都江堰——甲
2.若小华想观赏吊脚楼,品尝麻辣食品,应选择的游览线路是
A.甲B.乙C.丙D.丁

9 .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充分利用海陆风B.避开天敌
C.低湿地分布较广D.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2.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B.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开辟新的迁徙路线D.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3.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
A.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B.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D.上升气流显著
2019-09-02更新 | 1032次组卷 | 35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10 . 山区在开发森林资源时往往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水含沙量增加,这个过程体现的自然资源的特征是
A.综合性B.整体性C.关联性D.破坏性
2019-08-2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上海市宝山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