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地下水是限制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地下水——植物—土壤三者间的互馈作用会影响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土壤特性(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序号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①多戈壁、沙漠,使地表径流减少,增加了地下水
B.②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不利于植物生长
C.③植被群落覆盖度高,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
D.④地形种类多,利于多种植被生长,生物多样性丰富
2.根据整体性原理,推测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土壤含水量下降②沙土的比重上升③土壤肥力增加
④植物群落变稀疏⑤草类的比重上升⑥灌木的比重上升
A.①②④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2 . 沙漠蝗主要分布在北非、中东和西南亚的炎热沙漠地带,在降水充足等合适的天气条件下蝗虫数量会大量增加。2019年12月以来,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地区爆发了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源头可追溯到2018年发生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两场沙漠暴雨。下图为沙漠蝗分布和迁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蝗灾的形成过程为(     
A.气候干旱→蒸发加剧→土壤缺水→繁殖加快→向周边迁徙
B.气候异常→降水偏多→利于产卵→繁殖加快→向周边迁徙
C.气候异常→风力增大→向周边迁徙→繁殖加快→虫卵增多
D.气候干旱→河流断流→土壤缺水→繁殖加快→虫卵增多
2.沙漠蝗灾的危害主要由(     
①大量物种灭绝 ②引发森林火灾
③造成生态破坏 ④威胁粮食安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本次沙漠蝗灾对我国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有(     
①高山高原的阻挡,难以飞跃②沿途天敌众多,迁徙繁殖困难
③距繁殖地距离遥远,存活率低④我国西南气候湿热,生境差异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8-02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3.1.3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3课时)(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3 . 世界上最大的河狸水坝在加拿大艾伯塔省,是由河狸修建的超级大坝。河狸水坝一般建在具有一定水深的河流边,通过将树干啃咬后置于河流中以提高水位。将巢穴建在河岸边,如下图所示,并将入口置于水下,巢穴(河狸住所)顶部会涂满泥巴。河狸每年都会把水坝加高以维持原有水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拿大艾伯塔省河狸巢穴顶部涂满泥巴可以(     
A.形成保护色B.减轻大风危害C.起保温作用D.削弱光照
2.河狸水坝每年都需要加高的原因在于(     
A.气温高加剧蒸发B.库区泥沙淤积C.地下水位升高D.降水减少

4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青西郊野地区水系结构遭到破坏,水体污染严重。2012年,上海市启动青西郊野公园建设,对河道展开综合整治。规划利用生态沟渠收集面源污染径流并进行预处理;规划的生态水岸是河流水体与陆地间的过渡地带。图示意青西郊野公园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生态沟渠的主要作用是(     
A.水质净化B.植被修复C.水产养殖D.农田灌溉
2.生态水岸的最主要功能是(     
A.增加行洪空间B.增加地下径流
C.提高土壤肥力D.提高经济效益
3.河道综合整治贯通水系的主要影响有(     
A.生态调节功能下降B.生物种类减少
C.调节径流作用增强D.水体养分增加
2024-03-02更新 | 591次组卷 | 5卷引用:3.2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分层练)-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山地土壤构成的纵切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山坡主要堆积物角砾相比,冲积扇地区的沙砾堆积物(     
A.分选性更好B.磨圆度较差C.属于冰碛物D.重力作用形成
2.山坡表面的沙、粉沙主要来源于(     
A.山顶B.山坡C.冲积扇D.冲积平原
3.此区域(     
A.受夏季风影响较大B.地带性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C.山坡水分条件最佳D.春夏季河流常“一日一峰”
22-23高二上·山东日照·开学考试

6 . 某科研小组在和平镇(下图)发掘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黄土剖面,研究发现表土下黄土层与古土壤层相间发育。其中黄土以粉沙为主,主要来自风力沉积,古土壤腐殖质含量较黄土高。科研人员借助黄土剖面推测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以此重建当地的古气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处于(     
A.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交界B.夏季风与冬季风影响地区的边界
C.河流冬季有无结冰期的边界D.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交界
2.该区域(     
A.在古土壤的发育时期,蒙古高压持续强盛B.在黄土高原形成过程中,气候不断暖湿化
C.植被覆盖率高,拦截沙尘更易形成黄土层D.古土壤层形成时期,该区域流水作用显著
2022-09-03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讲义+分层练】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资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7 . 泰加林即寒温带针叶林,冷湿是其生长的必要条件。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着大片泰加林,主要树种是高大的兴安落叶松。下图示意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大兴安岭东西两侧泰加林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冬季风③地形④河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在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树林会出现自然倒伏现象,推测其原因是(     
A.树木老化,病虫害影响大B.全球变暖,燕腾作用变强
C.降雪过多,树冠积雪量大D.冻土层厚,树根难以扎深
2023-09-06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讲义+分层练】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资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8 . 玉山位于台湾省中部,主峰(海拔为3952m)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玉山西坡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类似于图中的(     
A.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⑩C.②→④→⑤→⑨D.⑥→⑦→⑤→④→⑩
2.图示②⑧两自然带植被差异较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地形坡度
3.图中⑩自然带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西岸低,其主要原因是(     
A.受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B.以高原为主,地势较高,气温低
C.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D.受寒流降温作用强,热量条件差

9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地循环运动中,下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①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B.②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C.③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B.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C.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减少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2022-01-12更新 | 477次组卷 | 12卷引用:【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3.4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后)
2021·全国·三模

10 . 悬沙浓度是泥沙和水动力作用的直接体现,它反映了泥沙在水动力作用下的搬运、沉积和再悬浮过程。河道宽窄与深浅、泥沙落淤、水动力等都会影响河流水体的悬沙浓度。泥沙在河口悬浮对河口水域环境产生很大影响。下图为2011年长江口-杭州湾不同测点悬沙浓度的平面分布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崇明岛北部悬沙浓度比南部高的原因是(     
A.河道更窄B.河水更深
C.河流流量更大D.海水作用更强
2.河口地区悬沙浓度过大可能会导致(     
A.航运能力减弱B.浮游生物增加
C.生态环境恶化D.三角洲面积增大
2021-05-24更新 | 404次组卷 | 4卷引用:3.3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精选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