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28 道试题

1 . 在黄土高原荒山顶部植树,最初几年生长良好,随后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后调整为山腰平缓地带植树,获得成功。荒地造林后地表温度有明显变化,森林的反照率和蒸散发(蒸腾和土壤蒸发)是影响地表温度的主要因素。图a示意黄土高原造林后地表温度的变化,图b示意黄土高原造林后在不同季节反照率和蒸散发的变化。


   
1.黄土高原造林后,地表温度(     
A.总体上升 白天升温幅度大B.总体上升 夜间升温幅度大
C.总体下降 白天降温幅度大D.总体下降 夜间降温幅度大
2.黄土高原造林后,白天地表温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地表吸收热量增加B.蒸散发吸热量增加C.植物反照率减少D.土壤储水量减少
3.黄土高原山丘顶部所植树木后期出现了大量死亡,主要是因山丘顶部(     
A.年降水量减少B.土壤肥力下降C.地下水位降低D.太阳辐射增强
2 . 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征。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
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
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
2.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天然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18-04-13更新 | 410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地理试题

3 . 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等海域。明太鱼晾晒成鱼干需天然冷冻,冻结又融化的次数越多肉质越有弹力,口感越好,价格越高。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晾晒时期。延边人擅长加工明太鱼,从国外进口冷冻鲜明太鱼,经加工处理后再转销至朝鲜、韩国和日本。现在延边已成为东北亚明太鱼加工规模最大的地区。下图示意明太鱼进口、加工及销售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海西南部成为明太鱼主要分布区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B.径流C.寒流D.盐度
2.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延边晾晒优质明太鱼干的有利条件有
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快                 ②临近渔场,运输费用低
③昼夜温差大,冻融次数多                 ④季风影响小,阴雨天气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6-05更新 | 2672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练习(一)地理试题

4 . 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古代称堪舆术,将古代天文、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引进选择地址、构建环境的艺术之中。四川阆中古城被称作“风水第一城”,旅游业发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阆中城区所在地的叙述,最可能的是(     
A.河岸坡度大B.土层深厚,颗粒大C.地下水埋藏较深D.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
2.下列有关阆中城区布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是沿江防洪堤最厚最高区域B.乙地建筑较为高大密集
C.丙地为重工业区D.古城区布局因受行政规划影响而成
3.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阆中城所在地是一个风水宝地。下列对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A.二面环水,调节小气候,气候要素年较差大
B.四面环山,城区风力较小,热量不易散失
C.北方山地阻挡寒冷的西北风,冬季相对温暖
D.植被丰富,水源充足,环境优良

5 . 厚田沙漠东临赣江,冬、春季裸露的赣江河床是其主要沙源地。区内沙岭纵横,沙山广布,沙粒起动风速(使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达8米/秒,远超西北地区的4.5米/秒。左图为厚田沙漠位置图,右图为厚田沙漠景观图。厚田沙漠的治理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一定成效,但近些年沙漠有“长大”的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沙粒起动风速大的主要原因是(     
A.沙粒粒径小B.地形平坦开阔C.风力较强劲D.沙粒湿度大
2.厚田沙漠冬、春季的主导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3.厚田沙漠仍在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干旱B.河流水量大量减少C.上游修建水库D.植被覆盖率降低

6 . 北极棉花,在北极又称“雪绒花”,它顶着的白白的绒球是自己的种子长出的毛。下图为“北极棉花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棉花白白的绒球最主要的作用是(     
A.扩大种子传播距离B.保护种子少受冻害C.吸引昆虫传播花粉D.减少叶面水分蒸腾
2.关于北极棉花的推测,合理的是(     
A.根系发达而深长B.叶面具有蜡质层C.叶片常年呈绿色D.抗病虫害能力强
2021-06-09更新 | 2043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地理试题

7 . 小明从地图上得知,乌尤尼盐沼(位置见左图)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小明查到该盐沼的一幅景观照片(右图): 盐沼表面凝结成无数块多边形,镶拼成一望无际的盐原,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据称这种景观每年都能见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示信息,该盐沼
①海拔超过4000米 ②位于高山间盆地 ③属热带草原气候 ④年内有积水季节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小明对该盐沼的形成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A.海湾——地壳抬升——海水蒸发
B.湖泊——气候变干——湖水蒸发
C.地下盐矿——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剥蚀
D.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燥——地表形成盐壳
3.小明若在1月去该盐沼旅游,需要特别防范
A.暴雪B.强风C.低温D.太阳辐射
2017-08-07更新 | 570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海南卷)

8 . 河口地区地貌受河流、潮汐、海浪等共同作用形成,河口冲积过程是河一海动态平衡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以前崇明岛南侧发育了众多沙洲(下图),至70年代,沙洲群逐渐合并成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横沙的移动朝向是(     
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
2.影响横沙位置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河水侵蚀B.海浪侵蚀C.海水堆积D.潮汐堆积
3.推测沙洲群合并成陆期间(     
A.长江入海输沙量减小B.长江入海径流量减小
C.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D.长江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9 . 自第四纪末次冰期开始,“劳伦冰原”覆盖了北美洲的大片土地,约两万年前,其覆盖区域达到极盛,南缘延伸到40°N附近。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冰原消长进退,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冰川的消长速度并不固定。调查发现五大湖以南的冰碛物山丘不仅大致平行,而且走势与湖岸一致。下图示意“劳伦冰原”不同时期的边界(局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劳伦冰原”的整体后退方向是(     
A.西南B.西北C.东北D.东南
2.在平行的冰碛物山丘形成的过程中,冰原位置(     
A.向西南退B.相对稳定C.向北退缩D.向南前进
3.图示冰原消退过程中,冰川融水(     
A.全部向北退去并随冰原进入海洋B.被冰原和冰碛物困在低地形成湖泊
C.因南部无阻挡而顺河谷向南流走D.经由五大湖圣劳伦斯河流向海洋
2022-12-20更新 | 1135次组卷 | 7卷引用:2018届湖北省麻城中学高考模拟(三)地理试题

10 . 某“骨灰级”驴友准备在5月份从中国出发,计划在一个月时间内按图4所示线路进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河流中,该驴友在整个旅途中没有经过的是(     
A.莱茵河B.伏尔加河C.赞比西河D.刚果河
2.从俄罗斯到南非一线经过的气候类型主要有(     
①温带大陆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热带草原气候④热带沙漠气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对于沿途景象叙述正确的是(     
A.坦桑尼亚草原的动物们向南迁徙B.南非地区的河流水位一年中最高
C.刚果(布)分布有大片水田D.俄罗斯昼长夜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