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千米,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库布齐地区利用光照资源丰富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下图示意库布齐地区地理位置。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自然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说明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简述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11-09更新 | 584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910月小浪底水库建成,自2002年起,每年6月实施调水调沙,大规模、集中式的调水调沙对黄河口三角洲及中下游渔业生态环境、渔业种质资源均产生很大影响。图1为黄河流域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图2为黄河口三角洲时空演变图。

   

(1)利津水文站位于小浪底水库下游,但水文站流量比小浪底水库流量小,请分析原因。
(2)分析2003~2006年黄河口三角洲北部沙嘴延伸、南部沙嘴蚀退的原因。
(3)推测调水调沙后黄河中游采样点鱼类资源的变化并提出黄河中游鱼类资源的保护措施。
2023-10-22更新 | 55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9题及变式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蚊子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对温度敏感,其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前三个时期生活于相对静止的水中,成蚊生活于陆地,一般在20~30℃、相对湿度80%左右时最活跃。冰岛气象条件极其不稳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是世界上没有蚊子的国家,下图为冰岛的地形图。


   
(1)简述冰岛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冰岛多火山的原因。
(2)分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并说明形成原因。
(3)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解释冰岛没有蚊子的原因。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洪都拉斯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间有广阔的盆地与高原,两侧沿海气候差异明显,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素有“精灵森林”的美誉,是世界重要的物种基因保护地之一,木材、咖啡、烟草与原矿石出口占据该国重要的经济地位,该国西部曾是玛雅文明的中心地之一,保留有众多遗迹。图为洪都拉斯概况图。



(1)请从大气环流、下垫面角度分析洪都拉斯两侧沿海地区降水差异明显的原因。
(2)分析洪都拉斯是世界重要的物种基因保护地的原因。
(3)指出洪都拉斯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当地造成的生态破坏,并简析人为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的濒危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广西崇左市境内,分布区内海拔100-400米,峰丛、峰林、谷地等喀斯特地貌发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口增长及过度开垦导致白头叶猴栖息地萎缩,种群数量下降,只有在部分不适合开垦的峰林、峰丛地貌区保留有原始林地及白头叶猴种群。2012年,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图)。目前保护区内的白头叶猴已经恢复到131群1128只,但也出现了栖息地饱和、种群间基因交流困难等问题。



(1)指出该区域峰林、峰丛地貌不利于开垦的自然条件。
(2)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白头叶猴种群间基因交流困难的地理原因并为此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3)有专家建议,将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扩大。结合图文资料,论述该地区扩大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范围可能带来的影响。(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6 .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重庆市北碚区东升村平均海拔1316米,年均降水量840毫米,是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东升村按照北碚区统一部署逐步将中低产田坡耕地建设为石坎梯田高标准农田(石坎梯田就是用石头砌田埂进行农田改造)。下图为东升村及附近地形图和石坎梯田景观图


材料二:《北碚区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求,北碚区在2020年要完成100万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即农田达到“相对集中连片,田块平整,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与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耕地质量利用等别提高,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千克以上”的标准。

材料三:北碚区政府提出要“盯牢守住各类型的耕地,特别是保护好优质坝区耕地,并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建成高标准农田”。


(1)简述北区东升村多中低产田的主要自然原因。
(2)从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角度,分析东升村建设石坎梯田的主要作用。
(3)说出重庆市北区牢牢守住优质坝区耕地的重要意义。
2023-02-26更新 | 613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贵州省普定县是典型喀斯特地貌集中区,90%属于山区,山多地少,生态系统脆弱,石漠化危害严重,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制约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大量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近年来为脱贫致富,在退耕还林政策的指导下,该地农民摒弃原来价格低廉的玉米、土豆,改种当地特色水果——冰脆李,实现了脱贫致富和生态保护的双赢。下图为当地石漠化区域坡度与土壤厚度关系的统计图。

(1)从坡度对土壤影响的角度,分析该地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2)分析石漠化给当地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危害。
(3)说明当地改种特色水果冰脆李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
8 . 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
(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能否发现有石油存储?为什么?
(4)近年来,图中A河流河口海水倒灌现象出现频率增加,分析其形成的可能原因。
2022-10-15更新 | 521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龙西北八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形成于1亿多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横亘半岛,最高峰加尔赫峰海拔2468米。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大冰盖面积达660万平方千米,厚度3000米,向南覆盖到48°N的广大欧洲地区,古冰川作用显著。距今12000-8000年时,冰川消退,菠萝的海形成。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位置和地形。



(1)说出斯堪的纳维亚山地的地形特征。
(2)推测第四纪以来波罗的海的形成过程。
(3)说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现在仍有冰川存在的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图为黄河源园区示意图。



(1)说出黄河源园区的主要天然植被类型和气候特点。
(2)判断扎陵湖和鄂陵湖是淡水湖的主要依据。

黄河源园区所在的玛多县面积2.5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45万(2021年),经济以畜牧业为主。


(3)分析核心保育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的原因。
2022-09-07更新 | 7165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