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水库是指在沿海建造的储存淡水资源的蓄水工程,包括建设于河口、滩涂和海湾等的蓄淡水库。上海为解决地区供水危机而修建的青草沙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江心水库(如图所示),位于长兴岛西北方冲积沙洲上。其集水面积达66.16km³,由于海洋水库压差较低,建设过程不必过分考虑渗流问题,所以建设时就地取材,采用土工布沙聚的方式建设水库大堤,坝长48.4km,有效库容达4.38亿m³。青草沙水库的修建开辟了上海地区新的供水源地,且综合考虑供水、排污和景观设计等功能,建立了较完备的现代海洋水库系统。

       

(1)分析与传统陆上水库相比,海洋水库具备的优势。
(2)说明青草沙水库建在长江河口江心沙洲的好处。
(3)分析采用土工布沙袋方式建设水库大堤的优势。
(4)推测青草沙水库可能会面临的环境问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纽芬兰岛系北美大陆东部阿巴拉契亚高地的延续。纽芬兰山川奇特,峡湾迤逼,海岸礁岩峥嵘,湖泊、沼泽星罗棋布,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纽芬兰岛属紧靠大陆,气候冬冷夏凉。它是地质、考古和生物学家、野外旅行者的理想目的地。这里曾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盛产鳕鱼,但上世纪后半叶逐渐走向消亡以致难觅鱼群踪迹。读图,完成相关问题。


   
(1)推测纽芬兰岛的形成过程。
(2)简述纽芬兰渔场形成的具体成因,并说明其现今难觅鱼群踪迹的原因。
2023-07-28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高考冲刺试卷(五)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堰塞湖,是在内外力作用下导致的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形成的堰塞体阻断山谷、河流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的堰塞体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一旦堰塞体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堰塞湖形成及自行消失的过程。

   

(1)描述图中堰塞湖形成及自行消失的过程。
(2)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现存堰塞湖多的自然原因。
(3)堰塞湖的形成对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影响有利有弊,请从利弊中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说明。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出发点,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优化区域分工与产业布局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在其北部和西部山区建设区域生态屏障,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格局。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简图。

   

(1)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一些传统产业逐步移出北京市区,简述河北曹妃甸工业区承接北京重化工企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2)结合材料,分析京津冀北部和西部山区成为该区域生态屏障的原因。
(3)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河北带来的有利影响。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历史上曾为我国每年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但是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造陆速度有迅速减少的趋势。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每一次大改道都会对河口三角洲(包括陆上和水下三角洲)及附近海岸线造成深刻的影响。下图是近百多年来黄河入海口海岸线变迁和河道变迁图。


   
(1)描述历史上黄河三角洲每年新增的几十平方千米“年轻”土地的形成过程。
(2)推测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造陆速度明显下降的原因。
(3)分析黄河改道对河口三角洲附近海岸线的影响。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珊瑚主要生长在水流稳定、风浪较小、光照充足、水质洁净的热带海域,其遗骸和其它生物的碳酸钙骨骼一起堆积形成珊瑚礁。珊瑚礁的形成过程对水深、光照、水温和盐度等条件要求非常严格。珊瑚礁表面崎岖不平,充满裂缝和坑洼,海岛周围的珊瑚礁,是海岛抵御风浪侵蚀的天然防线。

我国北部湾的涠洲岛珊瑚礁最早形成于约7000年前的末次海侵,是我国成礁珊瑚分布最北缘的边缘珊瑚礁。珊瑚礁非常脆弱,极端天气会给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例如某次严重的台风,使该岛珊瑚死亡率超过50%。


   
(1)分析涠洲岛北部形成众多珊瑚礁的有利条件。
(2)分析台风对珊瑚礁造成严重破坏的原因。
(3)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推测该地珊瑚礁的分布有何变化。
(4)描述珊瑚礁保护海岛抵御风浪侵蚀的过程。
2023-07-17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调研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候鸟(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越冬地。近年来,受长江上游水库群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鄱阳湖水文情势发生变化,使得候鸟越冬环境更加复杂,且形成了“丰水一片,枯水一线”的景观。2020年夏季,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了多轮强降雨,其中江西省遭遇了持续性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连续性暴雨天气。造成鄱阳湖面积涨水期从北向南扩张,而在退水期从南向北萎缩。图甲示意鄱阳湖水系,图乙示意2019和2020年鄱阳湖丰水期月平均水位及枯水期不同水位持续时间。


   
(1)简述鄱阳湖“丰水一片,枯水一线”景观形成的原因。
(2)研究表明,2020年鄱阳湖越冬水鸟多样性减少,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鄱阳湖水域面积涨水期从北向南扩张,退水期从南向北萎缩的过程。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潭岛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和偏南风。近年来,平潭海边岸出现迷人的“蓝眼泪”。“蓝眼泪”景观由聚集成群的夜光藻在受到适度扰动时发光形成,在特定的海水温度、监度范围内多出现在开敞的海湾,春季和初夏夜间多见,夏季台风来临时“蓝眼泪”景观迅速消失。下图示意平潭岛2021年不同主导风向下“蓝眼泪”出现地点(即图中黑点)。


   
(1)分析“蓝眼泪”景观出现的条件。
(2)简述台风期间“蓝眼泪”景观迅速消失的原因。
(3)平潭岛西侧罕见“蓝眼泪”景观,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4)有人认为,“蓝眼泪”景观指示环境污染,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3-07-17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青藏高原内流区面积大于10km2的湖泊为研究对象(去除了1990年以来发生过明显合并或分裂的湖泊,共计244个湖泊),选取近圆度(C,)、岸线发育系数(DL)指标,分析该区域湖泊在过去30年间湖泊岸线形态的演变特征(如图)。近圆度(C,)与湖泊面积成正比,与湖泊周长的平方成反比。近圆率越小,水面岸线曲率越大,形态周长就越长。岸线发育系数(D.)与湖泊岸线长度成正比,与湖泊面积的开方成反比。岸线景观越丰富,其湖泊岸线在形态上越多变,岸线的发育系数越大。


   
(1)归纳1990~ 2018年青藏高原内流区湖泊岸线的变化特征,并解释其成因。
(2)推断1990~2018年青藏高原内流区湖泊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其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
2023-06-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的一种耐盐植物,是海岸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孟加拉国是世界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库尔纳专区、南部的巴里萨尔专区和东南部的吉大港专区。图甲示意2016年孟加拉国红树林分布,图乙示意1996~2020年孟加拉国红树林面积变化。

   

(1)说出孟加拉国南部沿海地区利于红树林生长的自然区位条件。
(2)与库尔纳专区相比,指出巴里萨尔专区红树林分布的特点,并从自然角度说明原因。
(3)指出1996~2020年孟加拉国红树林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成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