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黄河流域面积约是长江流域面积的40%,但年径流量约是长江的1/15。径流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

材料2:黄河流域人口、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需水量大,但上下游缺少用水调控,黄河下游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断流现象,断流现象一致延续到90年代。



(1)阅读材料及图片,归纳黄河需要进行水资源调配的原因?
(2)读图思考: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黄河下游断流现象具有什么特征?
(3)为何黄河下游容易出现断流?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高的原因?
2023-05-1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地质剖面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其中C环节名称为____,受人类影响最多的环节是____(填图中字母)。人类通过____(填“修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来调节A环节水量的空间分配。
(2)位于河口附近的丁处往往形成____(填“三角洲”或“冲积扇”)地貌,其外力成因是____(填“流水沉积”或“冰川堆积”)作用。
(3)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当地水循环A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____(填“增大”或“减小”)
(4)若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该地的植被是____林(填“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023-03-21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全境四分之三以上地区为山地、高原,内陆为熔岩高原,多山间谷地,沿海有狭窄的平原。洪都拉斯属于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洪都拉斯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50%,盛产优质木材。下图示意洪都拉斯水系分布。



(1)分析洪都拉斯内陆熔岩高原的形成原因。
(2)阐释洪都拉斯地形对河流水系的影响。
(3)推测洪都拉斯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并说明理由。
(4)说明洪都拉斯森林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断山区是中国地形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区海拔差异大,由一系列纵贯南北的山脉与河谷组成。冬季山区的降水多以积雪形式存储,随着春季气温升高,中低海拔地区的积雪开始融化,雪线以上区域终年被积雪覆盖,冰川和冻土分布广泛。在横断山区低海拔地区,降水量与积雪覆盖率呈负相关,在高海拔地区,降水量与积雪覆盖率呈正相关。下左图示意横断山区平均积雪覆盖率(单位:%),图中地区颜色越深,表示该地区平均积雪覆盖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下右图示意2001~2019年横断山区平均积雪覆盖率变化情况。



(1)简述横断山区不同海拔平均积雪的覆盖情况。
(2)研究表明,海拔3000m以上与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积雪覆盖率较为稳定,试分析原因。
(3)从降水的角度分析低海拔地区积雪覆盖率低的原因。
2022-03-17更新 | 713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2年2月4日20时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为期17天的北京冬奥会正式拉开帷幕。图1为冬奥会期间某游客拍摄的阳光辉映下的故宫古建筑照片,拍摄时间为日落前2小时。图2为极地投影图。


材料二山东半岛北部素有“中国雪窝”之称。图3中阴影部分为当地开展滑雪活动的主要区域。



(1)分析拍摄1小时后照片中故宫古建筑柱影方向和长度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2)在答题卡相应的极地投影图右侧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并绘制出本次冬奥会开幕式开始时的昼夜状况,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3)与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成因类似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日本西海岸冬季暴雪②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暴雪③天山北侧冬季大雪),分析山东半岛北部成为“中国雪窝”的原因________
(4)从气温和坡度两方面说明图中阴影区域适合开展滑雪运动的原因。
6 . 读材料,完成:

材料一海螺沟景区位于贡嘎雪山东坡,属于川西横断山区,距成都280km,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拥有冰川温泉、原始森林、贡嘎雪山等不可多得的世界级自然遗产;而生态文化、康巴藏情、红色历史等独特的人文资源又为海螺沟景区的旅游开发增添了新的亮点。

材料二海螺沟冰川舌深入原始森林6km,形成了冰川与森林共存的奇绝景观,因此海螺沟冰川海拔最低点也被公认为“世界海拔最低的冰川”。同时海螺沟冰川形成于1600年前,源出贡嘎雪山主峰东侧,冰川长达14.7km,面积约16km²,落差近4000m,仿佛是一条从云端落入人间的磅礴冰河。沟内有一条落差1000多米的大冰瀑,冰雪崩塌时雪雾漫天,倾斜而下,生动如雷。历经1600年的消融,海螺沟冰川仍能保持较大的规模。

材料三图为贡嘎山海螺沟景区的位置示意图和海螺沟冰川分布示意图。



(1)根据材料信息,推测海螺沟冰川1600年来仍保持较大规模的主要原因。
(2)评价海螺沟大规模发展旅游活动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2-02-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西部的草海(下图所示)属封闭型的岩溶湖泊,水域面积约4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约2米,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仅有几条季节性溪流发育。70万年来,在青藏高原整体抬升的背景下,草海湿地西部地形抬升,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不断变化。近5000年,草海流域气候经历温湿期和干凉期的交替变化,现在正处于干凉期气候末期。下图为草海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



(1)据图说明草海浅湖盆形成的地质过程。
(2)研究显示,与温湿期相比现代草海湖中动物数量及种类较少,请分析原因。
(3)有专家认为草海湖泊未来终将消失,请为该观点提供论据。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裸鲤,又称“湟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摄食藻类、甲壳类、水生昆虫和小鱼。13万年前裸鲤是有鳞片(保护鱼身,减少疾病,防止淡水流失)的,后因地壳运动使得青海湖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鳞片逐渐退化,直至现在通体无鳞。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青海湖裸鲤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每十年大约增重0.5kg。湟鱼为洄游繁殖性鱼类,在繁殖季节内对水温、水质等要求严格,自然状态下繁殖成活率较低。数据显示,青海裸鲤数量1961年曾达到19.9万吨,到2002年却只有2592吨。2015年以来,青海省共耗资3672万元在湟鱼洄游必经的沙柳河、泉吉河、哈尔盖河等地废除拦河坝,修(改)建7座阶梯式洄游通道,两阶梯高差为15~20cm,阶梯间建有凹槽。至2016年底,青海裸鲤数量达到7.08万吨,比保护初期2002年的2592吨增长近27倍。图Ⅰ为青海湖水系图,图Ⅱ为湟鱼洄游通道设计图。



(1)分析青海湖裸鲤由有鳞至鳞片逐渐退化的原因。
(2)简述1961年至2002年青海湖湟鱼资源数量锐减的原因。
(3)说明湟鱼洄游通道设计的合理性。
(4)除修建洄游通道外,请再提出两条保护湟鱼的可行性措施。
2021-12-03更新 | 1476次组卷 | 10卷引用:新疆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千湖沙漠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1981年巴西在此建立国家公园,该公园由众多白色沙丘和成千上万微小湖泊共同组成,在气候、基岩(主要是致密的绿泥岩和砂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一年一度的“千湖沙漠”奇景。

材料二:千湖沙漠众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蓝色的湖泊组成,沙源主要是来自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该沙漠所在地区最大风频为东南风,但该沙漠却以每年20m的速度不断向大西洋扩张。左图示意千湖沙漠的位置,右图示意圣路易斯市降水的逐月分配。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千湖沙漠”奇景的形成原因。
(2)简述千湖沙漠地区的气温特征并简析2-5月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
(3)说明千湖沙漠在东南风影响下难以西扩的原因。
(4)指出千湖沙漠主要扩张的时间段(上半年或下半年),并分析该时间段沙漠扩张的原因。
(5)判断输送的泥沙对千湖沙漠扩张贡献最大的河流(a河、b河或c河),并简述判断依据。
2021-12-02更新 | 517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莎车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省首府望加锡,坐落于苏拉威西岛的西南部,濒临望加锡海峡,是该国第六大城市,也是苏拉威西岛上最大的城市。自16世纪以来,望加锡一直是该国东部的贸易中心。著名的木帆船就产自这里,另外种植业渔业和手工业也很发达。下图为望加锡区位图、气候统计图和当地“船型民居”的景观图。



(1)说出望加锡昼夜温差较大的月份,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2)与苏拉威西岛上其他城市相比,望加锡成为岛上最大城市有哪些优势。
(3)说出景观图中“船型民居”的主要建筑特点,从当地气候角度解释这些建筑特点的主要功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