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3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西省大同市位于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缘。处于地理环境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图为大同市区域图。

材料二:大同市被称为中国煤都、煤炭储量约占全国1/8,主要有烟煤、无烟煤、泥煤等类型。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政府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煤炭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煤炭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煤炭产业成为大同市的基础性产业。

材料三:近年来,大同市推进煤炭产业走减、优、绿发展之路,布局风、光、虱、储能、生物质等绿色能源全产业链,探索从煤都新能源之都的转变。

(1)简述大同市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2)简述大同市从“煤都”向“新能源之都”发展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3)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大同市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
今日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读榆林地区相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21世纪初期,榆林市北部的红碱洋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湖面一度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水质变差,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

材料三:经过几十年治沙,近年来,榆林地区西部的毛乌素沙漠80%得到治理,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绿。许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还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

材料四:下图为榆林市所在区域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21世纪初期,红碱淖湖面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水质变差,分析其原因。
(2)结合荒漠化防治,就榆林地区农业生产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今日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黄土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一种民居,有4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河南三门峡陕州区、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地坑院院顶地面用于晒粮等,院内分布多个窑洞以利居住、储物等,院内种植一两棵树,窑洞有气孔直通地面,又称“马眼”。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坑院景观。

(1)从自然角度,分析我国北方地区适宜建造地坑院的原因。
(2)说明地坑院内种植树的目的。
(3)简述地坑院“马眼”的作用。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里海位于中亚西部和欧洲东南端,高加索山脉以东,占据着中亚辽阔、平坦的土地。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湖底深度不同,北浅南深,部分海域有结冰期,拥有与海洋相似的生态系统。图示意里海地理位置。

(1)简述里海的水文特征。
(2)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盐度最低的海域,并说明理由。
(3)推测里海的形成过程。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近几十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下图(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及下表(黄土高原不同阶段治理的模式和主要措施)

时间段治理模式主要措施
Ⅰ(1950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坡面治理修建梯田、植树造林
Ⅱ(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沟坡联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
Ⅲ(20世纪70年代末期~90年代末期)小流域综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自然修复
IV(2000~2010年)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修复、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和骨干坝
V(2010年至今)退耕还林还草和治沟造地取土填沟、植树种草和自然修复相结合、修建骨干坝
(1)阅读图表,简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点,并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思想的转变。
(2)从地形和植被角度,黄土高原为保持土壤肥力所采取的措施,并做简要说明。
(3)分析开展治沟造地工程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十大孔兑区域(下图)分布着十条相邻并行的山洪沟,上、中、下游依次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库布齐沙漠和冲积平原,该区域冬春季多大风,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且集中在夏季。受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影响,库布齐的沙漠化和黄土沟壑区的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和洪水对下游平原的工农业、聚落和基础设施造成了极大危害(库布齐沙漠是下游淤积泥沙的重要来源)。经过上游小流域综合治理和中游防风固沙等措施,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1)从季节的角度,说明沙物质从库布齐沙漠运移到山洪沟下游的过程。
(2)在沙漠边缘、河岸、沙漠内部不同的区域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生物措施(植树造林为主、种草植灌为主)以改善库布齐沙漠的生态环境。请在下表中填写相关的主要措施及理由。
区域措施理由
沙漠边缘________
河岸____
沙漠内部________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云南省矿产资源丰富,常采用露天转地下开采工艺。经过多年开发,采空区累计超15亿立方米,普遍具有“大高差”的特点。

材料二   目前,云南省已建成世界级清洁能源基地,水电开发持续推进,风电光伏开发全面提速。随着云南经济高速发展,省内用电需要与西电东送需要矛盾凸显。近年来,云南省利用废弃矿区(采空区)建设光伏-抽水蓄能电站。图1为云南省区域略图,图2为废弃矿区光伏-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图3为2018—2022年云南省太阳能发电情况。

(1)分析云南省矿区开采加剧泥石流的原因。
(2)归纳云南省太阳能发电基本特点,并分析光伏电站建设对生态修复的作用。
(3)从土地资源利用角度,说明废弃矿区建设光伏-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性。
(4)从能源供应角度,简述云南省推动光伏—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必要性。
昨日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读材料一“塞罕坝,京城绿色屏障的前世今生”以及材料二“塞罕坝位置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塞罕坝,京城绿色屏障的前世今生

201712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片绿洲,是皇家猎苑。后来,开垦伐木使此地逐渐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荒漠,黄沙荡荡,看不到尽头,数百里外的京城失去了天然屏障,内蒙古高原的风沙毫无遮挡地南侵,沙尘笼罩成为北京冬春季常见的景象。1962年,国家决心建立国有林场,恢复被破坏的植被,经过几代塞罕坝人的不懈奋斗,如今这里绿树遍植、花开草长,绿水青山也换来了金山银山。

201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下图)建设者们的事迹感人至深,50多年来他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

材料二   塞罕坝位置图

(1)作为京城绿色屏障,塞罕坝对北京具有哪些生态作用?
(2)材料一充分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请简述材料所体现的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村位于江西省北部,20世纪80年代,当地从事双季稻生产。那时农民以水调温,早春育秧对稻田进行日排夜灌。如今,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工作,但水田并未荒芜,依然种植水稻。图为M村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与乙处相比,图中甲处各田块之间的相对高差较大。

(1)早春育秧,农民通过稻田的日排夜灌来调节温度。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相较于乙处,说明甲处更适合作为育秧田块的原因。
(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说明当前M村水稻生产特点的变化。
7日内更新 | 275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1 资源观、环境观与发展观(3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长江流域长期高温少雨,出现了“主汛期反枯”现象,受其影响,鄱阳湖湖床大面积裸露,鱼类资源丰度较2020年下降约6.3%,苔草等湿地植被提前生长并快速衰老。鄱阳湖是东亚候鸟的主要越冬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鸟旅游。

材料二:得益于工程和非工程干旱防御体系逐步健全,2022年鄱阳湖流域农业直接经济损失比往年小。下图为鄱阳湖流域局部区域示意图。下表为2003年和2022年鄱阳湖流域干旱情势和灾害损失比较表。

气象水文情势或灾害损失2003年2022年
7-10月降雨量/mm269146
日最高气温大于35℃天数/d4457
7-10月赣江等五河入湖平均流量/(m3·s-118151454
7月1日水库蓄满率(%)73.284.1
绝收面积/万hm224.88
农业直接损失/亿元21171

(1)长江流域补给类型以____为主,其主汛期是____季,从水循环角度,简析长江流域“主汛期反枯”的原因____
(2)鄱阳湖2022年夏季干旱对其冬季候鸟越冬造成不利影响,试说明原因。
(3)简述2022年鄱阳湖流域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小的主要原因。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