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紫鹊界梯田地处湖南省中部的中低山区,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2%。夏季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雨水充沛。这里无池塘、水库,找不到任何能够起到灌溉作用的人工设施,梯田依靠森林、土壤、田埂形成储水保水系统,构成纯天然自流灌溉工程,潺潺流水,四季不绝,堪称人类最伟大的水田工程。下图示意紫鹊界梯田水循环。



(1)指出紫鹊界梯田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2)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森林对紫鹊界梯田的意义。
2022-04-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B)
2 .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初持续数月的澳大利亚山火,在熄灭过后不久,别的植被还没从大火的影响中恢复的时候,桉树就开始复苏(如图),展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桉树抗火性强,枝叶繁茂,富合油脂和毒素,根系发达,吸水肥能力强。桉树种子具有坚硬的外壳,山火之后,外壳爆裂,利于其种子萌发。



分析桉树提前复苏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月,某热带生物爱好者小鹏前往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区域内中低山、河流相间分布。连续几天的雷雨后,天刚放晴,走在枝繁叶茂的雨林中,倒伏的腐木上常可以发现大型真菌,它们的“春天”到来了……等太阳落入远方层叠的山峦下时,纳板河河谷升腾起一股雾气,弥漫在山林间。



(1)推测该热带生物爱好者去纳板河的可能月份____,并说明大型真菌“春天”到来的原因。____
(2)说明纳板河河谷雾气的形成过程,并分析其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3)纳板河流域分布着约400多种大型真菌,被誉为“大型真菌王国。分析纳板河流域大型真菌丰富的原因。
(4)从以下两小问中任意选择一问作答。
①随着橡胶林的大面积种植,纳板河流域生态系统受到极大影响。你是否赞同在该区域发展橡胶种植,并说明理由。
②纳板河流域是唯一一个没有把当地居民搬迁出来,按“人与生物圈”理念设计的自然保护区。试分析该保护区的生态意义。
2021-10-08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布纹球原产于非洲,其主干粗大,叶子退化到近乎消失,因外观的奇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野生布纹球遭到大肆采挖导致数量急剧下降,为此,非洲各国相继颁布了保护野生布纹球的法令。下图为布纹球照片。

(1)推测野生布纹球分布地区的气候特征。
(2)简述野生布纹球畅销可能对原产地产生的不利影响。
(3)非洲各国颁布法令保护野生布纹球,请说明该举措对当地环境的意义。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自然环境,使之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位于日本九州中部低山区的著名旅游景点—阿苏草原,是一片依靠人工维持的半自然草原(面积约230平方千米),当地农民有定期对草原进行烧荒的传统,烧荒之后,新草破土而出,造就阿苏草原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景观,吸引众多游客来此策马扬鞭。千百年来,该区域形成了以畜牧业和旅游业为主的特色草地系统。下图为阿苏草原位置示意图及景观图。



(1)指出在无人工干预的自然状态下,阿苏草原地区的植被类型可能的演变方向,并说明理由。
(2)说出当地农民烧荒的时间并分析原因。
(3)简析烧荒对阿苏草原的意义。
2021-05-30更新 | 30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6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分别是____、____。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____、形成这两处地貌主要的自然要素是____(选择填空)。
A.气候B.河流C.土壤D.植被
(2)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的是____(选择填空)
A.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B.使陆地水体呈三态变化
C.使地球各圈层相互联系D.使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3)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说出这一现象发生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
(4)在山区公路旁经常可以看到如图所示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工程,写出两种图中防护工程所能防御的自然灾害。____

2021-02-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可终年通航的湖泊,平均水深140~180米。的的喀喀湖富渔产和飞禽,湖底生长着茂密的水草。湖周围群山环绕,峰顶常年积雪。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的喀喀湖流域周边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威胁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的的喀喀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描述的的喀喀湖沿岸的气温特征。
(2)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简述的的喀喀湖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分析的的喀喀湖可终年通航的原因。
(4)说明气候变暖对的的喀喀湖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水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鄂霍次克海域被称作是“太平洋冰窖”,海域面积有158.3万平方公里。从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6月份结冰,结冰最厚的月份可达1米。严冬季节,西北风会把浮冰吹向千岛群岛,使某些海峡堵塞。鄂霍次克海北部有宽阔的大陆架,大陆架占海底面积的42%以上,往南水深增加。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简述鄂霍次克海海冰流动的形成过程。
(2)推测受海冰危害影响严重的产业活动。
(3)请评价鄂霍次克海海冰资源的开发条件。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上世纪90年代,广西开始大规模种植桉树,最多时种植面积达200万公顷。近两年因“桉树是地下抽水机、耗肥机、有毒……”等言论的影响,广西各地“清剿”桉树,退林还田。但也有人认为,桉树和森林一样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不应砍伐。

材料二桉树种植要求及生长特点

推荐密度生长阶段生长特点
1500棵/公顷2—6年高生长,耗水少,平均每年长高2-3米
6—10年粗生长,耗水较少,平均胸径年生长量大于2厘米

材料三广西桉树产业关系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广西持续种植桉树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简述广西发展以桉树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业的意义。
(3)请结合材料,为广西今后桉树种植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2020-05-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通辽市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属于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在350~450mm之间,灌溉农业和畜牧业较为发达,素有“内蒙古粮仓”“黄牛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通辽市开启企业与农户“互联网+肉牛”时代,采用肉牛标准化养殖,打造牧业现代化。肉牛养殖标准化,是指在肉牛养殖的各个环节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操作实施,包括牛舍建设、肉牛管理、饲料管理、防疫管理等,其目的就是实现优良的产品质量、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和更好的肉牛饲养效益。

材料二:左图为辽河流域水系分布图,右图为肉牛饲养相关产业不同阶段附加值变化图。

材料三:通辽市附近河流1981年-2005年断流天数曲线。



(1)分析通辽市发展肉牛养殖的区位优势。
(2)说明通辽市开启企业与农户“互联网+肉牛”时代对当地养牛业的意义。
(3)近年辽河通辽附近河段常发生断流,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该河断流对下游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缓解该河断流的对策。
2019-12-2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