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64 道试题

1 .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年来重特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突发连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日益繁重、任务艰巨。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健全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不断完善,救灾物资品种不断丰富,调运能力明显增强,为有效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下图为我国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1.灾害监测
1.(易)为减轻地震造成的危害,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①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监测②提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③地震多发区应设立避难场所④地震发生时乘电梯迅速外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易)为了更及时、准确地发出泥石流预警,还应密切关注(     
A.气温B.降水C.光照D.风

考点2.灾害防御
3.(中)有关淮河流域不同河段的防洪措施搭配正确的是(     
A.上游-加固河流堤坝B.中游--开挖入海河道
C.下游-修建水库大坝D.中游-修建蓄洪工程
4.(中)有助于减少地震损失的可行措施有(     
①加强建筑安全隐患排查②地震多发区实现建筑物整体拆迁
③修缮结构有缺陷的房屋④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要求建房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考点3.灾害救援与救助
5.(中)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是我国规模最大、应急能力最强的储备库。尝试推测下列哪些是成都储备库必须常备的救灾物资(     
①帐篷、棉被、棉衣裤②冲锋舟、橡皮艇、救生圈
③发电机、挖掘机、直升机④矿泉水、方便面、牛奶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6.(中)尝试据图推测哪些区位因素会影响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     
①自然灾害空间分布②人口分布③资金和技术④交通和基础设施⑤地形和地价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④⑤
7.(易)地震发生后,当地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防止坡面崩塌B.修筑护坡工程,加固坡面
C.及时抢修道路,便于救援D.加强灾情预警、预报工作

考点4.灾后恢复
8.(难)为冰雪洪水影响严重地区提出灾后救援与恢复的合理化建议。
2024-03-0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6.3防灾减灾-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必修一
2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铃薯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6~18℃,土壤疏松透气。图8中马铃薯产区采用机械化作业,比人工犁地深,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该地普遍采用薄膜多层覆植马铃薯,比露地种植提前45天左右。春马铃薯2月底播种,4月底至5月初收获,接着播种玉米,玉米地再套种秋马铃薯。市场上马铃薯供应的淡季是4月~8月。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下面三个小题:
①当地的耕作制度是?
②结合材料一说明机械化耕作对马铃薯种植的有利影响;
③读图7分析多层薄膜覆盖种植马铃薯的好处。
材料二南四湖是南水北调的输水干线,为确保其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通向湖泊的排污口全部关闭。截污导流是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的中水分别导向洼地、新修水库,确保被拦截的中水、地表径流等在输水期间不进入调水干线。(中水是污水经处理设施净化后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除了不能饮用外,能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再生水,水价比自来水便宜。)

(2)根据上述图文材料,说明截污导流工程所起的主要作用。
(3)图中山地滑坡、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为此,人们需具备防灾和治理的基本知识。简要说明山沟泥石流发生时有什么前兆,并且工业、农业、生活污水坑塘污水处理厂中水水库绿化冲洗灌溉排污关闭口,说明治理泥石流沟的措施。
2021-09-06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中山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考前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下列两个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坎儿井是我国古代人们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的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下图为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山麓地带的坎儿井,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地表与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的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流水量的作用。

(1)图中由②③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由③①④⑤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2)我国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能够直接实现序号①功能的是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3)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受人类修水库影响最显著的是 。(填序号)
(4)回答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5)说明坎儿井采取地下输水比地上输水的好处。
(6)说出坎儿井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说出该水循环联系的地球圈层名称。
2019-12-20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下列两个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中由②③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由③①④⑤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2)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3)我国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能够直接实现序号①功能的是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4)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受人类修水库影响最显著的是 。(填序号)
(5)回答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材料二:坎儿井是我国古代人们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的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下图为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山麓地带的坎儿井,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地表与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的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流水量的作用。



(6)说明坎儿井采取地下输水比地上输水的好处。
(7)说出坎儿井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说出该水循环联系的地球圈层名称。
2019-11-12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地理试题
5 . 阅读“黄河流域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地貌属____地貌,公益项目“蚂蚁森林”,在该地区设立了真树栽种基地,该公益项目对该地区的生态意义是____。下面树种适宜种植在该地区的是____

(2)图中乙处为流水作用形成的____地貌(地貌类型),从影响土壤因素的角度,分析该地貌利于农业生产的原因。____
(3)黄河中游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当该问题较严重时,丙地三角洲面积将____(变大或变小),并可通过____地理信息技术可获取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目前黄土高原上的植被恢复较好,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植被恢复对减轻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的意义。____
6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铃薯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6~18℃,土壤疏松透气。图乙中马铃薯产区采用机械化作业,比人工犁地深,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该地普遍采用薄膜多层覆盖种植马铃薯,比露地种植提前45天左右。春马铃薯2月底播种,4月底至5月初收获,接着播种玉米,玉米地再套种秋马铃薯。市场上马铃薯供应的淡季是4月~8月。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下面三个小题:
①当地的耕作制度是________;
②结合材料一说明机械化耕作对马铃薯种植的有利影响;
③读图甲分析多层薄膜覆盖种植马铃薯的好处。
材料二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的输水干线,为确保其水质达到III类水标准,通向湖泊的排污口全部关闭。截污导流是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的中水分别导向洼地、新修水库,确保被拦截的中水、地表径流等在输水期间不进入调水干线。(中水是污水经处理设施净化后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除了不能饮用外,能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再生水,水价比自来水便宜。)

(2)根据上述图文材料,说明截污导流工程所起的主要作用。
(3)图乙中山地滑坡、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为此,人们需具备防灾和治理的基本知识。简要说明山沟泥石流发生时有什么前兆,并且说明治理泥石流的措施。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通苏嘉甬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通甬高铁)连接南通、苏州、嘉兴、宁波四城,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城际通道与纽带。2023年3月,该铁路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正式开工,杭州湾南北岸滩涂面积广,施工难度大。施工人员发现当地传统民居多临河而建,且多坡顶。下左图为杭州湾周边示意图,右图为长三角传统民居景观图。

材料二:湾区经济是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杭州湾核心城市杭州拥有众多世界级数字经济公司,发挥数字经济的产业优势,将建设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1)影响通甬高铁走向的主导因素是____;长三角地区传统民居以坡顶、临水为特色,反映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____环境密切相关。该地年降水量大,坡顶利于____;临水而建便于____,且交通便利。
(2)说出众多数字经济公司在杭州集聚的意义。
(3)简述通甬高铁建成通车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促进作用。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通苏嘉甬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通甬高铁”)连接南通、苏州、嘉兴、宁波四城,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城际通道与纽带。2023年3月,该铁路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正式开工,杭州湾南北岸滩涂面积广,施工难度大。施工人员发现当地传统民居多临河而建,且多坡顶。下左图为杭州湾周边示意图,右图为长三角传统民居景观图。

材料二:湾区经济是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杭州湾核心城市杭州拥有众多世界级数字经济公司,发挥数字经济的产业优势,将建设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1)影响通甬高铁走向的主导因素是____,杭州湾跨海段铁路修建需要克服海底____条件复杂,海水____性强,海面____大等不利自然条件。
(2)长三角地区传统民居以坡顶、临水为特色,反映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____环境密切相关。该地年降水量大,坡顶利于____;临水而建便于____,且交通便利。
(3)说出众多数字经济公司在杭州集聚的意义。
(4)简述通甬高铁建成通车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4-05-0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钾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钾,常见于干涸盐湖中。钾盐作为钾肥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有助于农作物茁壮成长,对绝大多数作物都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我国青海省察尔汗地区拥有许多盐湖,蕴藏着丰富的钾盐资源,布局了一些钾肥生产厂。下图为青海省察尔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尽管我国国内钾盐不断加大开采力度,但依然维持较高对外依存度(对外依存度=进口量/消耗量×100%),下图为我国20132019年钾盐产量、消耗量及对外依存度变化图。

材料三:阿萨勒盐湖位于吉布提中部,湖区卤水钾盐矿床分布规模较大,钾盐储量超1000万吨。2015年吉布提政府宣布与中国M企业共同合作开发阿萨勒盐湖。下图示意阿萨勒盐湖位置。

(1)根据自然资源的属性分类,钾盐属于____;根据产业区位指向,图中青海钾肥厂属于____的工业;并简述察尔汗地区钾肥生产厂布局的不利区位条件____
(2)分析近年来我国钾盐进口维持较高依存度的原因。
(3)说明M企业开发阿勒萨湖对保障我国钾盐供应安全的意义。
2024-06-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地理环境各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认识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有助于我们去探寻和揭示大自然的无穷奥秘。读“某区域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简述该地区地貌形成过程中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
(2)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从流量大小、有无汛期、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等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