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1)城市与____的关系

(2)城市的功能
指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____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有生产、____、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3)城市的辐射功能
①概念: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____和发展带动力。
②影响因素

③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
因素影响表现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辐射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辐射范围,如上海市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资源因素城市因大规模的产业集聚,使得资源需求扩大,促进更大范围内的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产业集聚使城市所需资源的来源区扩大,促进了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产业联系,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功能
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更远的区域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往往辐射功能相对较强
人口因素城市的集聚作用对广大区域内的人口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城市因集聚使人口大量聚集,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辐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程度越高,产业、资金、信息、人口、交通等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联系越密切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交通运输网络越发达、信息交流越密切、人口流动越频繁、产业互动越高效,城市的辐射功能越强
(4)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
关系举例
城市的发展往往受腹地____的影响腹地农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利于城市发展轻工业;腹地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有助于城市发展重工业
城市的辐射功能因腹地条件而异腹地中具有工业发展优势的城镇,有可能承接中心城市产业链的某部分而发展为工业中心;离中心城市较近,且____较便利的城镇,也有机会发展为中心城市的“卧城”
(5)城市体系
①形成:从空间组织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____的城市,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体系。
②特点:城市规模越____,交通运输网络越密,联通效率越高,联系强度越大,辐射范围越大,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越____
2023-11-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4讲 区域发展(二)(知识必背卷)-【难度分层·必刷卷】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知识必背+模拟新题+真题分层卷
21-22高一·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2 . 城镇化的意义
(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____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____;城镇基础设施、________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镇里建筑____,人口密度和____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____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城镇化伴随着____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____;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____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____,不仅为城镇居民,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受教育水平的差别不断____,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2022-02-2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2 城镇化-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10分钟课前预习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农业:指人们利用____的自然生产力,栽培作物或饲养动物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农业生产具有____,季节性和周期性。
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耕作业)、林业、____、渔业;
②按投入产出:分为____农业(集约农业)、粗放农业;
③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____农业。
农业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_;农业与周边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热量不仅制约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光照强,利于农作物的____作用,产生更多有机物
降水①降水较多且____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②降水过多易造成____,光照不足;③降水少,晴天多,光热充足,____温差大,但过少易造成旱灾。
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____作用强,产生大量有机物;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减少____的消耗,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____
地形平原适合发展____,高原山地发展____、林业,丘陵地区可发展____农业。
土壤土壤的肥力、厚度、温度、水分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水源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易错点】:光照与热量:光照条件主要与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大小有关,热量条件主要与气温(积温)高低有关。
.人文因素
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①市场决定了农业的类型和____,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距离近,市场广阔;
交通运输交通条件改善,可缩短时间,扩大农产品____范围;
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劳动力劳动力的____、质量、价格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
农业技术机械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化肥农药提高农业的产量
良种使单位产量提高
冷藏技术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考点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影响举例
科学技术的进步保鲜冷藏摆脱时间和地域限制,扩大____花卉种植业的扩大
育种提高单产,摆脱时间和地域限制在沙特种植海水稻
栽培摆脱时间和地域限制温室及反季节蔬菜
耕作改造自然,扩大农业范围梯田、旱区灌溉农业
市场最直接因素,决定农业生产的____、规模、种类、结构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类型等随市场的变化
交通运输扩大生产地域选择及改变农业类型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区域专业化生产基地;城郊农业的范围及类型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带动人文因素的变化市场需求____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
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高品质农产品的销量变大,销售范围变广高品质的纺织原料(如桑蚕丝)
育种技术、栽培技术和耕作技术摆脱市场和传统地域的限制;提高单产三江平原的水稻;袁隆平推广的杂交水稻
劳动力选择易于机械化的农作物生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油菜改为冬小麦
文化等其他............
2024-04-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考点清单)-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完成以下内容。
(1)大气是由干洁空气、________等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有____ 78 %)和____ 21 %),其次是________、甲烷和____等。
氮气: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元素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很多复杂化学物质的组成部分。
氧气:大气中含量仅次于氮气的气体,众多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2)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一种温室气体,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过多会导致”____“。
(3)臭氧:位于____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____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其伤害,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带来一些列危害。
(4)水汽:影响____变化的重要因素,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023-10-2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第二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导学案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5 . 结合海——气相互作用,完成下列问题。
(1)海洋对大气的作用:
海洋通过_____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水温越高,_____越旺盛,空气湿度也越大。
海洋通过_____等作用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海水_____大,增温、冷却都比陆地慢,对大气温度有着调节作用
(2)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大气以盛行风、信风等影响_____
大气通过降水等水循环环节影响_____
大气通过降尘向海洋提供_____

(3)意义是维持全球_____
2022-11-1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讲+练】5.4海——气相互作用-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6 . 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影响因素表现原因
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既不酷热,也不严寒,四季分明为人类开展多种生产活动提供了条件
地形主要分布在____和丘陵地区,____人口较为稀少平原和丘陵山区地势起伏不大、交通便利,利于经济发展;而山地和高原海拔较高、地形复杂、气候寒冷、土层瘠薄、交通不便,居住条件较差
水资源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干旱地区的____人口集中沿河、沿湖地区不仅取水方便,利于人们生产生活,而且水运方便
土壤土壤自然肥力影响农业发展,从而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沃地区,便于农耕,人口密集;土壤贫瘠地区,不利于农业发展,人口稀少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____和经济收入
2024-04-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考点清单)-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 . 城镇化的影响。
(1)有利影响:①____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城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有利于____,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____,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⑤还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①____:城镇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导致耕地城少;城镇人口增加,用水量激增,造成水资源短缺等。
____:城镇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集中、最深刻的地区,往往会产生环境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危害居民身心健康并造成经济损失。
____:大城市人口和规模过度膨胀,导致道路和交通设施长期超负荷,而机动车辆的过快增长,又会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不仅“行路难”,而且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加剧。
____:大量人口涌人城镇,还会带来很多阶段性社会问题。例如就业困难、贫困人口增加、住房紧张、房价过高、管理粗放、应急设施滞后、犯罪率上升等。在发达国家一些外来移民较多的城市。种族纠纷、社会秩序混乱等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2023-10-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3 城镇化 第1课时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城镇化的有利影响(意义):
____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城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有利于____,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____,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⑤还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024-02-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2.2 城镇化-预习自测 人教版必修二
9 . 滑坡
(1)概念: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____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____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多发地:岩体比较________较大、____较差的山地丘陵区以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2024-02-2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6.2地质灾害-预习自测 人教版(2019)必修一
10 . 据地质灾害的分类知识,完成填空。
地质灾害成因分布规律危害
地震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_______________破坏建筑、危及生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火山喷发地球内部热能释放,灼热的岩浆喷出地表
滑坡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下滑降水量较大、植被覆盖情况较差的山区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
泥石流破碎的石块、泥沙随洪流顺坡而下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2023-10-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讲 自然灾害(知识必背卷)-【难度分层·必刷卷】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知识必背+模拟新题+真题分层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