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2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每年夏季,其中游洪水漫溢,在两岸形成了广阔的荒漠河岸林植物群落。2001-2003年在中游河段两岸修筑近500千米的输水堤,改变了塔里木河中游河道原有的游移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增加了下游生态用水。但同时,输水堤束缚洪水的漫溢,对两岸的地下水水量和水质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不同植物的根系深度、耐盐及抗旱能力的差异,荒漠河岸林的植物种类发生了改变,总体呈现退化趋势。图甲示意塔里木河输水堤工程位置,图乙示意塔里木河中游地下水埋深与地下水矿化度、植被覆盖率之间的关系。



(1)分析输水堤修筑之前,塔里木河中游夏季易发生洪水漫溢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简析输水堤的修筑对塔里木河两岸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3)推测输水堤修建后塔里木河两岸河岸林植被种类发生改变的主要表现。
2021-11-01更新 | 6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辽宁省营口地区五校联盟高三12月仿真训练地理试题
2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尼罗河每年6月至10月定期泛滥的原因。
(2)从右图中可看出,青、白尼罗河的流量过程曲线明显不同,分析白尼罗河年径流量比较平稳的原因。
(3)古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试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4)1970年,B河上耸起一座高坝,从此结束了下游地区定期泛滥的历史。自从大坝修成之后,下游地区两岸农业生产条件受到了哪些影响?
2021-10-08更新 | 6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
(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能否发现有石油存储?为什么?
(4)近年来,图中A河流河口海水倒灌现象出现频率增加,分析其形成的可能原因。
2022-10-15更新 | 52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8届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总复习:考点强化练7 外力作用与地貌
4 .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除了有富饶的渔业和丰富的水力、风力、森林等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还有不可再生的石油、天然气、铜、钻、镍、铅、锌、金、银、金刚石、石棉和稀有元素等矿产资源。科学家估计,北极地区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在1000亿至2000亿桶之间,天然气在50万亿至80万亿立方米之间。在全球油气资源日趋匾乏的今天,被称为“第二个中东”的北极价值日益显现。

材料二   北极地区及北极航线图(下图)。

(1)描述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2)从地理角度分析陆地径流对北冰洋海洋环境的影响。
(3)指出未来北极航线(西北航线、东北航线)开通的地理意义。
(4)简述船只在西北航线航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2024-02-05更新 | 25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塔古建筑群,历史学家称为“蜂巢屋”。起源于公元前3700年左右,这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因爬上高处俯视可见土塔并排组合起来像蜂巢,因此得名。这些蜂巢由泥土、草和石头建造成厚壁的圆锥状,且每个蜂巢顶部都有一个眼孔。此古建筑群造型奇异,现仅分布在土耳东南和叙利亚北部地区(见下图)。

(1)说明当地人建造“蜂巢屋”有利的自然条件。
(2)分析“蜂巢屋”建成厚壁圆锥状且顶部留眼孔的原因。
(3)分析“蜂巢屋”现在分布较少的原因。
2023-01-22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塞罕坝,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历史上的塞罕坝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随着历史的推移,由于连年战争等原因,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到20世纪50年代,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成为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1962年,塞罕坝设立机械林场。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低,不足10%。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们在这里建起112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使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及其周边区域。



(1)说出历史上塞罕坝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2)推测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析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恢复如何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该河在塞古一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水文站马西纳迪雷尼亚美洛科贾奥尼查
年径流量(km341302773182
年输沙量(万吨)17710035012905800

(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说出其主要原因。
(2)说出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说出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4)描述尼日尔河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021-07-16更新 | 5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7月浙江地理高考选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这一地区及周边有白雪皑皑的火山、晶莹剔透的蓝色咸水湖、鲜红艳丽的岩石峡谷、炽热的天然间歇泉。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图。

材料二:阿塔卡马沙漠南缘有个叫丘贡戈的海边渔村;几十年前这里的人一年也难洗一次澡,而现在他们不仅可以天天洗澡,还可以养花种菜。这都得益于立在山头的巨大的塑料网,来自太平洋的浓雾在网上凝结咸水,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用水问题。下图为居民“捕雾取水”场景图。

材料三:阿塔卡马沙漠主要由盐湖、沙丘和长英熔岩构成,盛产硝石、银矿和铜矿。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科研机构在当地建立了天文台和射电望远镜。地质学家认为在该沙漠地区的某些地方地质环境近似于火星地表。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干极”的原因。
(2)运用整体性原理说明材料一中阿塔卡马沙漠及周边地区景观的成因。
(3)分析说明材料二中丘贡戈村“捕雾取水”取得成功的地理原因。
(4)结合材料,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阿塔卡马沙漠地区今后经济发展的方向。
2018-08-07更新 | 229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5月第六次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林西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多季节性河流,但却呈现出了湖泡星罗(湖泊众多)、河流蜒的水乡景色。这里曾经非常低洼,包括松辽分水岭在内都是古松辽大湖的一部分,湖底形成了黏重的河湖相沉积。受过度开垦等因素影响,湿地面积不断萎缩。近年来,吉林省实施西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利用松花江、嫩江、洗儿河、霍林河的洪水资源及灌溉回归水量,对区域内湿地、湖、泡、水库进行补水。

(1)分析吉林西部湖泡星罗的原因。
(2)描述松花江松原市河段的水文特征。
(3)从水资源方面说明吉林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
(4)说明实施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对该地自然地理环境有利的影响。
2023-01-27更新 | 244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10 .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3道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