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6 道试题

1 . 水体性质、运动和库区环境等因素影响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分布。恰甫其海是位于新疆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的水库,周边植被以草原为主。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如图为2019年6月和9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透明度B.流量C.营养盐D.流向
2.9月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     
A.底泥扰动上浮B.水位涨落携带C.表层水流汇集D.河川径流输入
7日内更新 | 101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高考地理真题

2 . 青海湖流域全年以偏西风为主,冬季日均温低于0℃,近年来,该流域气候趋于暖湿化。下图为青海湖2010—2020年封冻期冰层厚度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海湖结冰厚度差异是(     
①东侧水深较浅,结冰较早,冰层较厚②东侧风力强劲,湖水流动性强,冰层较厚③西侧河水注入,盐度较低,冰层较薄④西侧盛行离岸风,湖水上涌,冰层较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近年来,青海湖流域气候趋于暖湿化,可能导致(     
A.冻土变厚,下渗减少B.蒸发加剧,湖泊萎缩
C.融冰增加,湿地扩大D.蒸腾减弱,牧草枯萎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城市路灯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之一,也是保证市民夜间和起早出行的安全措施之一。北京市(40°N116°E)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校园内南、北两栋教学楼之间的太阳能路灯发电板安装朝向明显不同,甲灯朝南,乙灯朝西。下图为学生手绘的校园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灯和乙灯的太阳能发电板安装朝向不同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灯距离南楼较远,受南楼遮挡时间较短②乙灯距离南楼较近,受南楼遮挡时间较长
③甲灯西侧植被茂密,上午可获得太阳辐射少④乙灯西侧植被稀疏,下午可获得太阳辐射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城市中心区路灯较少采用太阳能供电的主要原因是(     
A.电力供应充足B.照明需求不大C.建筑高大密集D.休憩用地偏多
3.太阳能发电板安装的理想倾角是太阳能发电板年发电量尽可能大,且冬季和夏季发电量差要尽可能小。图中甲灯太阳能发电板最适宜的倾角约为(     
A.40°B.50°C.60°D.70°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美洲的卡西基亚雷河(以下简称“卡河”)是奥里诺科河(以下简称“奥河”)上游的一条河,经内格罗河流入亚马孙河(如图)。奥河在分汊口附近堆积有大量沉积物。自分汊口向下游方向,相比较而言,奥河河道宽而浅,卡河河道窄而深,卡河河床纵剖面坡度明显大于奥河。目前该分汊口上游约四分之一的来水流入到卡河,专家预测卡河未来将成为主要河道。

(1)说明分汊口处堆积体的形成过程。
(2)分析卡河未来可能成为主要河道的原因。
(3)如果分汊口上游来水完全流入卡河,分析其对内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内华达山脉东麓发育构造湖泊群,各湖泊冬季水量更大。更新世晚期,由于雨量增加,湖泊水位上涨,通过河流贯通。全新世以来,湖泊群萎缩,对周边地理环境带来显著影响。下图示意该湖泊群不同时期的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湖泊群冬季蓄水量更大,主要取决于(     
①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水面蒸发强度变化④地下水补给量变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更新世晚期,扩张幅度最大的是(     
A.莫诺湖B.欧文斯湖C.帕纳斯特湖D.曼利湖
3.目前,该区域与该湖泊群萎缩存在显著因果关系的地理现象是(     
A.植被覆盖率低B.土壤冻结期短C.河流含沙量小D.盐尘暴频率高
7日内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地理(东三省)

6 . 在福建省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有一座海拔500m,宽度15~20m,与两侧谷地相对高度约100m的板状丹霞峰墙,由硅质砂岩组成,其风化物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山体裂隙发育典型,山顶有两处凹穴,这两处凹穴底部布满厚厚的淤泥,并且常年积水(雨季不溢出,旱季不干枯),清澈见底,被称为冠豸山“天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这两处“天池”常年积水,不涸不溢的原因(     
①山地辐射冷却,云雾较多,蒸发弱
②有地下水补给
③“天池”周围山体裂隙发育,利于雨季多余池水排出
④天池底部有一层较厚的淤泥,能阻挡池水下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这两处“天池”中的水清澈见底的主要原因有(     
①水源干净②风化物颗粒吸附杂质③海拔较高④面积较小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7日内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高三下学期仿真训练文综地理试题(二)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承接流域内多条河流来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长期以来由于鄱阳湖及周边河道泥沙沉积作用,形成了丰富的沙石资源。由此产生的采沙行为对鄱阳湖及河道的水文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图左示意鄱阳湖①②两个采沙点位置,图右示意采沙点①处河道的变化(深色示意水域)。

(1)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河道泥沙淤积严重的时间早晚,从我国雨带移动的及淤积的过程两个角度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采沙对河道形态的影响。
(3)分析①处河道形态的改变对枯水期鄱阳湖湖区水文、生态环境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北极正上演着“放大器”的戏法,其变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升温促使北极地区水汽含量增加,并带来降水增多,水循环过程深受影响。育空河是北极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河流域96%被冻土覆盖,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观测数据表明,育空河流域多年冻土退化深度与降雨量显著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冻土退化深度增加约0.7厘米。这些变化,使流域径流过程变化显著。1980~2019年,育空河年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且冬季增幅最大,达16%。如图示意育空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的主要途径。

(1)说明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流域不同冻土层的变化特点。
(2)简述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径流量增加的途径。
(3)分析1980~2019年育空河径流量冬季增幅最大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6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高考地理真题

9 . 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图1示意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图2示意该市同期消费的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该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       
A.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
B.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下降
C.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上升
D.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
2.碳足迹系数为某类食物产生的碳足迹与该类食物的消费量之比。下列食物中碳足迹系数最大的是(       
A.粮食B.蔬菜C.禽肉D.畜肉
3.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行的饮食方式有(       
①保证营养需求的同时,将动物源食物消费保持在合理范围
②保持动物源食物占比,由水产品消费大幅度转向畜肉消费
②减少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增加畜肉消费
④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减少畜肉消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7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高考地理真题

10 . 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川西横断山区曾经是中国的深度贫困区,近年来随着“康养旅游”概念的提出,这里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西南宜居地带”(下图),这里成为人们心中理想的康养地,从而带动当地脱贫致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上川西(横断山区)地区人口较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不便B.气候寒冷C.耕地较少D.水源不足
2.横断山区成为“西南宜居地”的原因是(     
A.植被茂密B.年降水丰富C.冬季降雪多D.夏季凉爽
3.川西雪山是横断山区重要的自然景观,日出或日落时,阳光照到雪山上形成“日照金山”景观,观赏到“日照金山”机会最小的季节为(     
A.冬季B.秋季C.夏季D.春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