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5 道试题
10-11高三上·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1 . 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②B.①
C.③D.④
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B.⑥
C.⑦D.⑧
2019-10-03更新 | 883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忻州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2

2 . 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某年8月,我国西北一处无人为干扰的戈壁天气晴好。下图示意该月连续两日当地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土壤逆湿现象发生的主要时段是
A.1~6时B.6~12时C.12~18时D.18~24时
2.导致10cm深度土壤湿度变化的水分来源于
A.凝结水B.河流水C.生物水D.地下水
3.80cm深度的土壤湿度在48小时内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蒸发减弱B.气温日较差变小C.下渗累积D.蒸腾减弱
2019-12-07更新 | 1250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静乐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图甲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的历史变迁,图乙示意该山地附近某湖泊剖面复原的温暖指数和湿润指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山脉可能是
A.太行山B.贺兰山C.天山D.秦岭
2.0.2万年至今时期内,气候的变化特点是
A.暖湿转为冷干B.冷干转为暖湿
C.暖干转为冷湿D.冷湿转为暖干
3.气候趋于冷湿时,该山地垂直带谱的变化是
A.带谱更加复杂B.荒漠面积扩大
C.林带界限下移D.草原面积缩小
2019-05-08更新 | 986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市直)地理试题

4 . 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植株相对矮小、树干弯曲。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下图为该岛云雾林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海南热带云雾林水汽的主要来源是
A.西南季风B.东南季风C.盛行西风D.东北信风
2.海南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苔原
3.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
A.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C.风力强劲D.地质灾害多
2019-08-18更新 | 879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芮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三3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充分利用海陆风B.避开天敌
C.低湿地分布较广D.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2.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B.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开辟新的迁徙路线D.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3.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
A.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B.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D.上升气流显著
2019-09-02更新 | 1035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日本北海道、法国普罗旺斯和我国的伊犁河谷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的产地,法国普罗旺斯和日本北海道的薰衣草一年花只开一季,还没等到第二季花开,天气就冷了;而伊犁河谷薰衣草一年开两季花,夏季开花一般在6~7月,秋季开花一般在8~10月。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日本北海道与伊犁河谷纬度大致相同,但薫衣草在伊犁河谷一年能开两次花,主要是(     
A.两地地形特征不同B.两地土壤肥力差异
C.两地气候特征差异D.两地种植技术差异
2.北海道东部海域为航行高风险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海面冰川多B.板块边界,火山活动频繁
C.地震多,海啸的破坏D.暖寒流交汇,能见度差
3.下列有关北海道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海洋影响,冬季气候湿热B.受季风影响,冬季降雪量大
C.地形以平原为主,沿海多沼泽D.植被以常绿阔叶为主
2021-04-13更新 | 393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用木板、铁丝修建的“挡头”矗立田地(左下图),还有用于风干、存放牧草和青稞等农作物的“干草架”(右下图),是当地常见的乡村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和青藏高原地区整体性特征相符的是(     
A.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弱B.昼夜温差大,植株高
C.因高寒,植被外表大多覆毛D.因水源,人口分布在河谷
2.“挡头”的主要作用是(     
A.防牲畜践踏农作物B.旅游标识物C.田地分界的标识D.阻挡风沙侵入
3.“干草架”离地较远考虑的是(     
A.空中光照强B.地面温度低C.地面湿度大D.防虫蚁破坏
2021-12-24更新 | 39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海南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岛(下图),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386千米,南北长达1700千米,东西宽约600千米,为世界第四大岛屿。2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该岛人口已超过2000万,年增长率为3%;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如珍稀动物狐猴,已完成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数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



(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的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原因。
(3)推测马达加斯加岛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
2021-09-22更新 | 574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总面积2854.21平方公里,它的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种群,以及整个森林生态都是无价之宝。下左图为西双版钠位置图。西双版纳虽不是中国最大的橡胶产区,但单位面积产量已达亩产12736千克,居世界第一位。橡胶林是双刃剑,一方面给当地人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也为国家解决了橡胶需求之困,另一方面又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下图为热带(季)雨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图。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2)指出西双版纳大力种植橡胶对热带(季)雨林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3)提出保护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具体措施。

10 . 寒冷地区城市排水管道的铺设受季节性冻土影响。下图示意内蒙古海拉尔市季节性冻土层(0℃为冻层边界)温度随时间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海拉尔市季节性冻土层厚度最大的时间在(     
A.1月末B.4月中
C.6月初D.8月中
2.地下3米内,土层越深(     
A.冬、夏季温度变化越快
B.冬、夏季温度变化越慢
C.冬季降温越快,夏季升温越慢
D.冬季降温越慢,夏季升温越快
3.为防止该地排水管内水流冻结,可以(     
A.减少排水水量B.减小水管埋深
C.提高管线坡度D.调整排水时间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