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5 道试题
1 . 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2019-01-30更新 | 1986次组卷 | 17卷引用:高考一轮复习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训练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冬季风强劲,属半干旱区到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历史上塞罕坝曾开围放垦,原始森林几乎绝迹。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的风沙紧逼北京城。为了抵御风沙南侵,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塞罕坝的条件比同纬度的大部分地区更不适宜林木生长,树木生长缓慢。近几十年来,塞罕坝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从荒原到林海的绿色奇迹,同时也发展了经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

(1)说明塞罕坝原始森林破坏后,风沙紧逼北京的原因。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塞罕坝林场树木生长缓慢的原因。
(3)简述塞罕坝生态环境恢复对当地产生的有利影响。

3 . 读“某国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多为平原B.城市都分布在石油产地
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
2.图中卡维尔盐沼的成因有(     
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   ②多外流河
③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④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10-21更新 | 410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谷地迄今尚未发现地热活动。干燥谷中有冰层达数米厚的盐湖。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称为“血瀑布”。如下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远高于0℃,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
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其热量散失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2.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论正确的是(  )
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
B.该地多为V形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
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
D.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
2019-10-03更新 | 1016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我国的苏木吉林湖位于低洼地带,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读苏木吉林湖区等水位线图(左下图)及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右下图),完成各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苏木吉林湖(     
A.位于青藏高原B.处于湿润地区
C.湖盆呈漏斗状D.湖面海拔为1180m
2.苏木吉林湖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邻湖湖水B.大气降水
C.高山冰雪融水D.地下水
3.与南方平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淡水湖泊,盐度低,冬季冰封期长②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
③周围地势高,导致湖盆内湖面风速小④离冬季风发源地远,沿湖地区植被茂盛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12-07更新 | 495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六校(长治二中,晋城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等)2018届高三第四次名校联合考试(百日冲刺)文综地理试题

6 . 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如下左图)。利用这种技术,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和土分离,新的耕地出现。在每一条溇港与太湖的交汇处,建一道水闸(如下左图),这也是太湖南部灌溉与排水的关键。2016年11月8日,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人用竹子和木头筑墙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原料丰富B.竹子和木头结实耐用
C.竹子和木头质量轻,便于运输D.竹子和木头墙体便于水土分离
2.有关溇港灌溉与排水工作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A.溇港南宽北窄,为获得更多水源B.溇港南宽北窄,为防止交汇处泥沙淤积
C.太湖南部雨季时,水闸应该关闭D.太湖地区伏旱时,水闸应该关闭
3.当时溇港的建设.对该流域产生的影响是(     
A.旱涝灾害加剧,农业损失变大B.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
C.空气湿度变大,降水增多D.季风气候稳定,降水变率减小
2022-01-16更新 | 318次组卷 | 9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河南省名校2018届高三压轴第二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瓦罕走廊又称阿富汗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东段之间的一个山谷,整个走廊东西长约300千米,南北最窄处仅15千米,最宽处约75千米。瓦罕走廊属于高寒山区,地势复杂,气候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每年除6、7、8三个月外,均为大雪封山期。下图示意瓦罕走廊地理位置及景观。



(1)指出瓦罕走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推测瓦罕走廊形成的地质过程。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方面,分析气候变暖短期内对瓦罕走廊的有利影响。
2021-11-01更新 | 36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8 . 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景观如右下图)。读该岛月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可能原因是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B.土层浅薄,树木难以生长
C.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D.山坡陡峻,水源难以保持
2.能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景观,旅游时间最好选在
A.4—5月B.6—7月C.9—10月D.12—1月
3.小山上“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的原因是
A.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B.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未到
C.热带草原气候,旱季降水少D.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少雨
2019-01-31更新 | 854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分析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的原因。
(2)描述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
(3)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4)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岭是我国南部的最大山脉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线,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但有些地段的分水岭已经十分低矮狭窄,而且出现河流切穿分水岭脊的现象。南岭南北两侧气候有一定的差异,岭北常见霜雪,越冬作物都比较耐寒,岭南则很少有霜雪,热带性栽培植物比较多。

材料二   早期地壳运动使南岭地区形成背斜构造,核心为花岗岩体,上覆岩层多为硬砂岩和石灰岩,其中硬砂岩后来多形成尖削的峰岭。狭义的南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庚岭5个山岭,它们均为花岗岩山体,其中骑田岭山势浑圆。

材料三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南岭山脉的核心地带,这里有超过二千种植物,有广东唯一的原始森林,是“生物多样性特丰之地”。

(1)说出南岭南北两侧气候的差异并简述理由。
(2)说明南岭部分地段分水岭出现被河流切穿现象的成因。
(3)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析骑田岭山势浑圆的形成过程。
(4)试分析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成为“生物多样性特丰之地”的成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