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平均降水量375毫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材料一   图1为“西辽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图2为“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示意图”

(1)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大兴安岭对西辽河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
(2)指出西辽河流域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3)推测西辽河流域农牧业界线的空间变化特征。
(4)简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2021-12-07更新 | 522次组卷 | 8卷引用:2017届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高三10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冬季风强劲,属半干旱区到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历史上塞罕坝曾开围放垦,原始森林几乎绝迹。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的风沙紧逼北京城。为了抵御风沙南侵,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塞罕坝的条件比同纬度的大部分地区更不适宜林木生长,树木生长缓慢。近几十年来,塞罕坝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从荒原到林海的绿色奇迹,同时也发展了经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

(1)说明塞罕坝原始森林破坏后,风沙紧逼北京的原因。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塞罕坝林场树木生长缓慢的原因。
(3)简述塞罕坝生态环境恢复对当地产生的有利影响。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如图),是常见的河流泥沙堆积地貌之一,部分河流阶地是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质构造作用(局部陆地垂直运动)引起流水作用变化,从而影响阶地的发育;气候变化是气温、降水变化,导致河流的冲淤变化,从而影响阶地的形成。河流阶地又往往是区内人类居所、农田、道路、工矿建设的主要分布场所。

(1)河流阶地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分析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
(2)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偏暖湿时,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下切作用。分析其合理性。
(3)河谷地区往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分析大面积的河流阶地能形成高产农田的有利条件。

4 . 极地或高山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冰川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的理想场所。海螺沟冰川退缩区(29°34′N,102°59′E)位于贡嘎山东坡,青藏高原东南缘,在长达2km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裸地到先锋群落再到顶极群落的连续植被原生演替序列。下表示意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演替阶段样地植被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样地编号冰川退缩时间林分密度
(株·hm-2
郁闭度主要树种组成
12015----裸地
2199837700.287川滇柳、冬瓜杨、沙棘幼树群落
31980310700.947冬瓜杨、川滇柳、沙棘中树与大树、云冷杉幼树与小树群落
41966167440.830冬瓜杨、川滇柳、沙棘小树、云冷杉幼苗群落
5195825740.757冬瓜杨大树、云冷杉小树与中树群落
619305760.843云冷杉中树与大树、冬瓜杨大树群落
718903780.807云冷杉顶极群落
1.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种间竞争力最强的树种是(     
A.川滇柳、冬瓜杨B.云冷杉、沙棘C.冬瓜杨、云冷杉D.沙棘、川滇柳
2.在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中(     
A.植被郁闭度升高B.地表径流流速加快C.气温日较差增大D.土壤发育趋于成熟
3.与同一演替阶段北美冰川退缩区相比,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单位面积植被生物量大是由于海螺沟(     
A.生物群落结构较稳定B.水分和热量条件较好
C.植物的种类复杂多样D.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小

5 . 小明同学某月来到被誉为"中国能看到最美丽的晚霞、最壮观的落日的地方"的海南岛莺歌海镇及其附近的尖峰岭旅游。下图示意莺歌海镇及尖峰岭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莺歌海镇附近盐田分布面积广的主要原因包括(     
A.位于背风坡,晴天较多B.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C.纬度较低,日照时间长D.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
2.小明站在甲地拍摄日落时,光芒恰好从防波堤末端射来,其拍摄时间可能为(     
A.3月28日B.6月28日C.9月28日D.12月28日
3.小明在尖峰岭发现一片树木矮小、树干弯曲、附生植物较多的特殊"雨林",其最可能位于(     
A.西麓B.东麓C.山顶D.山谷

6 . 我国的苏木吉林湖位于低洼地带,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读苏木吉林湖区等水位线图(左下图)及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右下图),完成各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苏木吉林湖(     
A.位于青藏高原B.处于湿润地区
C.湖盆呈漏斗状D.湖面海拔为1180m
2.苏木吉林湖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邻湖湖水B.大气降水
C.高山冰雪融水D.地下水
3.与南方平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淡水湖泊,盐度低,冬季冰封期长②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
③周围地势高,导致湖盆内湖面风速小④离冬季风发源地远,沿湖地区植被茂盛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12-07更新 | 49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0版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检测地球上的水

7 . 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如下左图)。利用这种技术,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和土分离,新的耕地出现。在每一条溇港与太湖的交汇处,建一道水闸(如下左图),这也是太湖南部灌溉与排水的关键。2016年11月8日,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人用竹子和木头筑墙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原料丰富B.竹子和木头结实耐用
C.竹子和木头质量轻,便于运输D.竹子和木头墙体便于水土分离
2.有关溇港灌溉与排水工作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A.溇港南宽北窄,为获得更多水源B.溇港南宽北窄,为防止交汇处泥沙淤积
C.太湖南部雨季时,水闸应该关闭D.太湖地区伏旱时,水闸应该关闭
3.当时溇港的建设.对该流域产生的影响是(     
A.旱涝灾害加剧,农业损失变大B.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
C.空气湿度变大,降水增多D.季风气候稳定,降水变率减小
2022-01-16更新 | 317次组卷 | 9卷引用:广西北流市高级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索科特拉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1800万年,该岛拥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动植物物种, 该岛37%的植物、90%的爬行动物和95%的娲牛都是其所独有的。下左图为索科特拉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龙血树是索科特拉岛上的独特植物,其树冠茂密,形似雨伞(如下右图所示),叶片为蜡质。该树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海拔较高的石灰岩地带,通常生长在干旱的半沙漠区,生长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棵树。龙血树受到损伤时,会流出红色的树脂, 可用于提炼名贵中药——血竭。

材料三野生龙血树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等地均有分布,但近年来数量锐减,成片的野生龙血树只在海南昌江、三亚保存。



(1)分析索科特拉岛独有动植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2)结合龙血树的生存环境和形态特征,分析其对索科特拉岛当地气候的适应性。
(3)试推测近年来我国野生龙血树数量锐减的原因。
(4)简述保护野生龙血树的具体措施。

9 . 意大利的实验性农业项目“尼莫花园”创立于2012年,其主体是海底农场,占据的水域面积约100平方米,由5个透明塑料材料制作的充气“生物圈”组成,用绳素固定在海底,悬浮在水面以下6米至10米的海中。启动时作物所需淡水由潜水员带入,之后完全可以自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生物圈”内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完全可以自给,推测其原因是(     
A.利用海水淡化水B.利用内壁的冷凝水C.叶片直接吸收水汽D.就近利用海水
2.实验初期,“尼莫花园”项目只在每年的5~9月进行,其原因可能是(     
①海上风浪小②昼夜温差大③光照充足④陆地水资源短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01-29更新 | 149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位于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景观分布有限。该岛西海岸经常遭受“印度洋拍岸浪”的袭击。这种高高卷起的拍岸浪,呈一长排或两排、三排向海岸推进,冲击力量甚大,可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下。下图为苏门答腊岛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景观分布有限的主要原因是(     
A.陆地面积小,蓄水能力差B.东部处背风坡,降水量少
C.东部地势低平,沼泽广布D.西部地势较高,气温偏低
2.苏门答腊岛缺乏天然良港的主要原因是(     
A.西岸风浪大,东岸沼泽广B.处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
C.河流众多,泥沙淤积严重D.周边多珊瑚礁,海水较浅
2020-11-22更新 | 566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三校联考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