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2019-09-06更新 | 678次组卷 | 3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我国中部某地校园内有很多香樟树、玉兰、石楠等常绿阔叶树,常绿阔叶树中间点缀着几棵落叶阔叶树,而校园外的天然植被却正好相反。2018年初的一次暴风雪过境,香樟树等大量枝条折断,但落叶树基本毫发无损。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校园最有可能位于
A.黄河以北B.黄淮之间C.江淮之间D.长江以南
2.香樟树等大量枝条折断的原因是
A.枝多叶密,被积雪压折B.保护树木,被人为折断
C.气温骤降,被冻结折断D.枝干细小,被大风吹折
3.依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校所在地不适合种植常绿阔叶树,校内应全面改种落叶树
B.校园内外植被差异大致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
C.该校应在冬春季对常绿树采取严密防冻措施,防止树木冻死
D.校内外植被受灾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9-04-05更新 | 60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莫索湾地区位于新疆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该地区短命植物种类丰富,药用价值高。短命植物属浅根系草本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短短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绽放,与其他鲜花一起构成“花海”,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以种子或地下器官休眠的方式来度过不利季节。下图为莫索湾地区位置图。



(1)推测莫索湾地区短命植物开花季节并分析此时段生长旺盛的原因。
(2)请对莫索湾地区短命植物属“浅根系”草本植物作出合理解释。
(3)请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莫索湾短命植物休眠期的自然特征。
(4)简要说明莫索湾地区短命植物对当地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罗群岛(如图)由覆盖冰川堆石或泥炭土壤的火山岩构成,土壤贫瘠,海岸线非常曲折,有峡湾。岛上无天然树木,但在种植园里种植有一些起着防护作用的耐风树木。1月平均气温为3.4℃,7月平均气温为10.3℃,年均降水量约1200mm。沿海盛产鱼类,捕鱼和渔业产品加工业在该岛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1)请分析法罗群岛冬季气温高的主要原因。
(2)分析法罗群岛岛屿众多,海岸线非常曲折的原因。
(3)分析法罗群岛无天然树木的自然原因。
2016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之一。鄂毕河流域内有大小支流1900多条,春季汛期时间长,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51%。

(1)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2)鄂毕河支流众多,且主要流经平原地区,但航运不发达,试分析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2017-11-22更新 | 234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西坡,由东向西注入巴尔喀什湖。上游河谷降水丰富,森林、草原、雪山相互辉映。下游流经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由于河床浅,河流时常改道,形成面积较大的入湖三角洲(如图)。伊犁河下游胡杨林沿河岸伸展,远离河道的地区植被稀疏,沙丘活化,成为东亚冬春季节沙尘的主要来源之一。下图为哈萨克斯坦东部区域图。



(1)概述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并指出影响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
(2)分析伊犁河与巴尔喀什湖之间的水循环过程。
(3)根据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伊犁河下游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靠近日本海一侧以及从本州北部到北海道地区,由于经常出现大雪天气,因而在日语中被称为"豪雪地带"。日本“特别豪雪地带”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但大雪天气也会带来自然灾害。


材料二: 日本岐阜县白川乡是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带”,曾经有过积雪53cm的记录,白川乡有日本规模最大的“合掌造”村落,“合掌造”是日本一种独特的传统民居,为木造建筑物,不用一根钉子,但仍然十分牢固,屋顶以七八十厘米的茅草覆盖,呈“人”字形,两侧约有60度夹角,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1995年12月“合掌造”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被誉为“现实世界的童话屋”,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去观光。


(1)分析日本“豪雪地带”降雪量“特别豪”的主要原因。
(2)简述形成“合掌造”民居建筑特色的自然原因。

8 .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地下水中含大量可溶性碳酸氢钙,地下水出露地表后,富含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水,因水中CO2的消耗(主要是CO2从水中逸出或水中光合作用消耗CO2)或水的蒸发,导致水溶液发生碳酸钙过饱和而发生沉淀。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压强、温度流速和植被等具有明显相关性。下图是钙华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钙华集中分布的地区,却很少形成溶洞,主要原因
A.地壳活跃,缺少形成溶洞的稳定地质条件
B.地壳相对稳定,不易形成溶洞
C.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D.缺少形成溶洞的物质条件
2.下列自然因素中,有利于青藏高原东部钙华景观形成的有
①海拔高,气压低②海拔高,气温低③落差大,水流速度快④植被茂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0-05-06更新 | 40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桉树原产干澳大利亚,上世纪90年代,广西开始大规模种植速生桉树,最多时种植面积达200万公顷。近两年因“桉树是地下抽水机、耗肥机、有毒……”等言论的影响,广西各地“清剿” 桉树,退林还田。但也有人认为, 桉树和森林一样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不应砍伐。

材料二     桉树种植要求及生长特点

推荐密度生长阶段生长特点
1500棵、公顷2-6年高生长,耗水多,平均每年生长2-3米
6-10年粗生长,耗水较少,平均胸径年生长量大于2厘米

材料三广西桉树产业关系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广西持续种植桉树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经实地走访发现,广西桉树林下“寸草不生”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表示桉树无毒,也并非抽水机。结合材料,为洗清桉树“抽水机”“有毒”等罪状提供依据。
(3)请结合材料,为广西今后桉树种植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2022-08-1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县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文科)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

在德国工业化时期,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莱茵河的严重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

(1)从成土母质、气候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甲区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
(2)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并说明鲁尔区治理后其水运地位相对下降的原因。
(3)指出鲁尔区治理后区位因素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对莱茵河变清的影响。
2019-03-11更新 | 5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版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检测世界地理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