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我国华南地区较炎热,华北地区较温凉
B.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到江南看杏花。”
C.亚马孙森林被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
D.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海拔高度低于北坡
2020-03-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B.纬度位置C.地形D.洋流
2.该种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D.喜阴喜湿的特点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下图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
2.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
2010-06-19更新 | 190次组卷 | 6卷引用: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海南卷)

4 . 在台湾学界,迁徙的紫斑蝶以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称之为“紫蝶幽谷”现象。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紫斑蝶选择山谷越冬,主要是该地(       
A.背风温暖B.人烟稀少C.降水丰富D.花蜜充足
2.紫斑蝶北返时间最可能在于(       
A.1月下旬B.3月中旬C.5月下旬D.9月中旬
2017-04-02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10-11高一上·吉林·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①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②陆地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11-12高三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6 . 下图中的河流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A、B、C为该河流不同河段上的三个点,其横剖面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

1.该河流的流向是( )
A.自西北流向东南B.自东南流向西北C.自C流向AD.自南流向北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流位于北半球B.该河流位于南半球
C.河流A处以沉积作用为主D.河流c处以侵蚀作用为主
2016-11-26更新 | 11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二)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湖区,这里有青海湖、纳木错、色林错等著名大湖,高原现代湖泊总面积有36900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52%。高原上绝大多数湖泊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地球上最高的湖区。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水文环境,湖泊尤其是封闭湖泊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

材料二   卓乃湖位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腹地,在第四纪时期,湖水经东端库赛河注入库赛湖,后因气候变干,湖泊退缩,湖水不能外流。近3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湖泊面积不断扩大。2011年8到9月间,由于持续较强的降雨天气,卓乃湖东岸发生溃决,溢出的洪水在高原面上冲出一道深宽的洪沟,流进了库赛湖。卓乃湖的面积因此而由280平方千米缩减到168平方千米。随后库赛湖湖水外溢,与其东边的海丁诺尔湖及盐湖相连并迅速扩大,扩大后的盐湖湖岸距离青藏铁路只有不足8公里。下图示意卓乃湖决堤引发的水道变化。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西藏自治区湖泊众多的原因。
(2)分析卓乃湖溃决外溢的主要原因。
(3)有观点认为“库赛湖、海丁诺尔、盐湖扩大并相连成为一个大湖会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表明态度并阐述理由。
2017-03-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8 .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b所在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形成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字母h所在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成因是_________,形成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
(3)a→g→h→d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示信息判断,a、b、c、d四座山脉垂直自然带最丰富的是________
(5)导致d气候类型形成的自然带在非洲和大洋洲缺失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
2017-05-18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海南省临高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陕西省榆林地区区位示意图与红碱淖湖区域图。

材料二 红碱淖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北部,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末,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1)图中两河的流向为__________
(2)为了监测红碱淖水面积和水质的变化,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
(3)榆林地区北部主要受__________(外力)作用的影响,而南部主要受__________的侵蚀作用。
(4)根据材料二和图分析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并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6-12-12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文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
10 .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岛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该岛不同海岸的分布与形成原因不正确的是(     
A.淤泥质海岸和砂质海岸分布在海湾内
B.西海岸主要以淤泥质海岸为主,东海海岸以砂质海岸为主
C.东部为迎风岸,风力作用强,风力侵蚀形成砂质海岸
D.西部离大陆近,河流从大陆携带大量颗粒较细物质在西海岸堆积形成
2.关于I岛开发过程中不利的自然条件及解决措施不正确的是(     
A.缺少淡水、海水淡
B.土地面积小、围海造陆
C.多大风、建设生态防护林
D.土壤贫瘠、大力增施化肥
2016-12-1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考前高考模拟十二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