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咸水湖。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千湖沙漠”景观中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
A.冰川堆积B.风力堆积C.海浪堆积D.流水堆积
2.图中众多咸水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B.河流水C.冰雪融水D.雨水
3.图示区域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
A.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B.巴西高原疏松的土壤
C.太平洋浅海滩涂D.沿岸寒流导致气候干旱,土壤裸露
2 . 索克特拉岛(位置如图所示)曾与大陆相连,约600万年前,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其与大陆分离,该岛植物稀少,却拥有307种特有植物物种,龙血树是该岛代表性物种之一,外观独特,树冠茂密如倒转的雨伞,零散分布在岛上的石灰岩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索克特拉岛拥有多种特有植物的原因主要是
A.地处热带地区B.地壳运动活跃C.自然环境多样D.长期远离大陆
2.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推断索科特拉岛的气候特点是
A.炎热少雨B.高温多雨C.温和湿润D.凉爽干燥
3.龙血树巨伞树冠的功能主要是
A.防止强光灼伤树干B.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C.减少土壤水分蒸发D.增加页面蒸腾散热

3 . 读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在国家是印度B.地形以山地为主
C.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D.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
2.有关F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
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C.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D.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地森林资源丰富
B.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C.G地为青藏高原
D.图中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增加
2023-02-0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是我国著名的水文地质景观,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位于西陵峡东段。雄伟壮观的瞿塘峡“夔门”景观是石灰岩山体被江水从中切穿而形成。下图为某年6月初拍摄的“夔门”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瞿塘峡“夔门”成因相似的地理景观是(     
A.石林峰丛B.东非裂谷C.华山绝壁D.挪威峡湾
2.此时江面明显低于枯水期水位线的原因最可能是(     
A.汛期防洪、库区泄水B.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C.气候干旱、水位偏低D.水力发电、耗水量大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的H湖是青海省第二大湖泊,目前湖面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湖区人烟稀少,全年盛行高空西风,冬春风力强。共有二十多条河流从四周注入H湖,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内流水系。湖中有鸥、野鸭和鱼类等生物。疏勒河是甘肃省重要的内流河,多年来肃北、敦煌地区受疏勒河水量制约,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1)H湖流域河流水系形态是___________
(2)H湖主要补给水源是来自____________(南侧或北侧),原因是___________
(3)有建议从H湖修筑调水工程调水到疏勒河,说明反对此项建议的理由。
11-12高一上·四川绵阳·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2016-11-26更新 | 71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距今6亿年到3亿年间为震旦纪冰期;在距今2亿年至3亿年,地球又发生了第二次大冰期。这次大冰期始于石炭纪末期,止于二叠纪中期,大约延续了一亿年,根据动植物化石和冰碛层的分析发现,这次大冰期主要影响南半球,被称为“南半球的冰期”;距今二、三百万年到一百万年间为第四纪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大冰期时气温比平均值下降4~7℃,海面降低,陆地大面积被冰雪覆盖。间冰期时气候转暖,高纬度大陆冰川面积缩小,中纬度山岳冰川大规模后退,雪线上升,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海面上升。



(1)推测大冰期和间冰期期间,地球上的物种数量各有什么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在距今1万年到19世纪末的历史时期,我国经历了四次寒冷期和四次温暖期。说出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寒暖变化依据的获得途径有哪些?
2021-03-03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热带高海拔的山区,因有持续性或季节性的云雾覆盖而得名。海南省是我国唯一有热带云雾林分布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霸王岭、尖峰岭及黎母山等林区,其中尖峰岭一年中云雾出现的天数可以超过300天。海南热带云雾林多分布于山顶或山脊,与低海拔热带森林相比,具有树木相对矮小、植株密度较大、附生植物密度较高、特有物种比较丰富的特点。下图为海南省热带云雾林分布简图。



(1)简析海南省成为我国唯一有热带云雾林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
(2)说明热带云雾林生物多样性高、特有物种丰富的原因。
2020-02-15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屯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9 . 乌尔米耶湖(图)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水深春季为4-6米,夏季仅1-2米。近年来,该湖面积迅速缩小,面临消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雨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地下水D.冰川融水
2.造成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     
A.全球变暖,降水变率增大B.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
C.破坏植被,坡面径流增加D.引水灌溉,水位迅速下降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科考队于某年12月考察火地岛(如左下图所示)。考察中发现,该岛东部与西部自然差异显著;在对南部某自然保护区考察时,还发现大多树木低矮,或匍匐在地,或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或“醉汉林”景观(如右下图所示)。

材料二 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距离南极大陆最近处仅800公里,整个城市都呈现出南极风光。该市常住居民仅16000人左右,旅游旺季时,游客可达5~6万人。



(1)结合材料一,描述火地岛东西部降水分布差异并简述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在该岛出现许多“醉汉树”的原因。
2021-01-2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