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下图为辽宁阜新煤矿区五种不同样地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图,其中两种自然样地:自然耕地和自然林地,三种矿区样地:排土场自然风化平台、排土场覆土平台和矸石山坡地。

注:排土场,又称废石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0—100cm土层
A.自然样地土壤水分变化大B.耕地的涵养水源能力强于林地
C.排土场土壤水分变化最大D.土壤含水量与土层深度呈负相关
2.与矸石山坡地土壤含水量小无关的是
A.地形坡度大B.地表矸石多
C.缺乏植被覆盖D.地下暗河、裂隙多
2019-05-11更新 | 3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巅峰冲刺》专题14 中国地理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北起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面积30万平方千米。华北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黄河、淮河等河流塑造的地貌构成了它的主体。地质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南北改道(图左)。自2000万年以来,平原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华北平原相对下沉,接受了较厚的沉积,距今200万年时形成了大平原(图右)。石家庄地处太行山东麓,冬春季时,每当从西部高原东移并垂直于太行山的气流越过山脊,石家庄就会温度骤升、湿度骤降。

(1)据图简要说明华北平原的形成演化过程。
(2)分析太行山东麓成为华北平原中高产田集中区的原因。
(3)石家庄在冬春季节吹西风时会出现气温骤升的干燥天气,据图解释这一现象,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危害。
2019-05-19更新 | 36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材料二:图甲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乙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丙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及其原因。
(3)指出图乙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2021-10-1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考试地理试题
5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风带),风向为________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带,其气候特征是______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沿着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为基础的。沿着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_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为基础的。
2019-01-21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众多。图2示意西双版纳地区夏季不同植被类型在同等条件下的水土流失、地表径流状况(图中数字为相对值)。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生态效益最强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橡胶林和茶树
C.单一橡胶林D.草地
2.在相同的条件下,地表水下渗最少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橡胶林和茶树C.单一橡胶林D.草地
2019-05-07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高加索山脉位于黑海、里海之间,全长1 100 km,山势陡峻,4 800 m以上山峰15座,山上多积雪冰川。西高加索山位于大高加索山脉的最西部,是欧洲少有的尚未受到人类干扰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森林茂密,物种丰富。黑海沿岸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山脉北侧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高加索山脉矿产资源丰富。下图示意大高加索山脉位置与矿产资源分布。



(1)分析西高加索山物种丰富的原因。
(2)说明大高加索山脉对区域内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影响。
8 .        图示意青藏高原主要湖泊水位变化与降水、气温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青藏高原主要湖泊水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泊水位变化与年平均温度大致呈正相关
B.全球变暖是导致湖泊水位变化的直接原因
C.湖泊水位变化与年平均降水量大致呈正相关
D.湖泊水位变化与高原、山地冰雪融水无关
2.青藏高原主要湖泊水位的变化,会导致近期内(  )
A.青藏高原冰川面积缩小B.青藏高原气候趋于干旱
C.东部江河上游水量减少D.青藏高原水循环受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涠洲岛位于广西北部湾中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岛屿北部、东部海岸主要为基岩岩滩,西部海岸以海蚀崖为主,该岛是全球珊瑚礁分布的北缘,珊瑚主要生活在热带海域,其生长条件较苛刻,最适宜温度为25℃—27℃之间,对水环境要求高。随着气候变化,全球的珊瑚礁正在不断减少。目前科学家正在涠洲岛海域进行人工繁育珊瑚多项实验,主要采用固定式苗圃和悬浮式苗圃进行海底珊瑚种植,由于海况复杂,工作人员在海底种植珊瑚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下图为涠洲岛等深线及珊瑚礁的分布图(阴影区为现代珊瑚覆盖度>5%)



(1)推测涠洲岛西部和南部地区珊瑚分布较少的原因。
(2)分析气候变暖对涠洲岛珊瑚的影响。
(3)简述在涠洲岛海底种植珊瑚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4)指出涠洲岛珊瑚礁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方向。
2019-01-30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揭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某地不同土壤粒径占比累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土壤主体粒径集中于
A.1 mm~10 mm
B.0.1 mm~1 mm
C.0.01 mm~0.1 mm
D.0.001 mm~0.01 mm
2.影响土壤粒径大小的主导因素是
A.成土母质B.地形
C.气候D.生物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