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下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衣江的河流特征。
2019-01-31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 必修1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 . 读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图示火山灰厚度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陆地分布B.火山高度
C.植被覆盖率D.东南信风
2.该火山主要喷发物质最可能来自
A.上地幔顶部B.岩石圈上部
C.内核D.地壳内部
3.该火山爆发后
①使当地土壤肥力增加   
②影响海洋鱼类的呼吸作用
③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④可能引发当地森林火灾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3 . 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种。南昌地区行道树以樟树为主。下图是摄影爱好者在南昌市东西向道路上朝正东方向拍摄到的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南昌市行道树以樟树为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C.季节性D.周期性
2.2018年2月南昌遭遇雨雪冰冻灾害,行道树中樟树受损明显,原因是樟树
A.树干高大B.根系薄弱C.冬季落叶D.枝叶茂盛

4 . 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
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
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
2.下列自然带中,成土过程微弱的是
A.热带雨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5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环境优美,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



图1澳大利亚东海岸部分区域示意图

图2两城市气温统计资料图
(1)简要分析图中L河所示河流四季清澈见底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M、N两城市气温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和下垫面角度分析N城气温特征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城作为维多利亚洲的首府,担当着整个州经济、服务等领头羊的职责。州政府计划以M城为核心城市打造“多城之州”,即最大化地提升该州的发展潜力,将M城建设成为充满机遇和竞争力的国际化都市。


(3)请对应分析州政府打造“多城之州”采取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
州政府采取的措施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
在M城周边规划永久边界
将M城人口分散至周边区域

2019-04-09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南开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019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6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丙湖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毫米,而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湖泊经常干涸。2019年1月乙岛发生森林大火,该岛经济损失严重。

上图中甲河的主要特点是河流源于降水丰富的东部高地,流经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的广大平原地带,以致中下游流量较小。为使中下游发展农牧业,当地修建了引水工程。但在引水灌溉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生态问题,下图为灌溉增加引起的生态问题示意图。


(1)分析乙岛西侧受森林大火影响较小的自然原因。
(2)分析丙湖地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的原因。
(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甲河流中下游引水灌溉面积增加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
2019-05-07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5月4日 《每日一题》选修6-周末培优

7 .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B.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3.对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征形成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植被B.地形C.河流D.气候
2019-01-2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8 . 下图是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填入图中①处的合理选项是(        )
A.湿润B.干旱C.炎热D.严寒
2.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B.差异性C.区域性D.层次性
2019-08-27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八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冻土有永久性冻土和季节性冻土之分。读我国某省季节性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乙在等值线上,则乙的深度数值最可能是(        )
A.180 cmB.200 cmC.220 cmD.160 cm
2.下列关于冻土对甲处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化学风化强,风化壳厚
B.地面反射率增大,干旱严重
C.植物根系生长慢,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不易下渗,沼泽广布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可以看出,该省季节性冻土发育呈点状分布
B.最大冻结深度自南向北,由东南向西北部总体为加厚
C.该省的季节性冻土深度最厚处达3.5 m
D.该省全部都是季节性冻土

10 . 下图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是
A.aB.b
C.cD.d
2.下列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比较厚
B.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
C.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
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比较薄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