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A.树冠集水作用强B.无蒸腾作用消耗
C.树冠遮荫效果好D.土壤硬化下渗弱
2.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A.融雪B.风沙C.降水D.蒸发
3.若北疆梭梭树冠的垂直俯视面积为S,正午树荫成熟中龄枯树裸地面积为S',S与S'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
C.全年P<1D.冬至日P<1
2018-04-26更新 | 405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渭河谷地是在    (填地质构造名称)的基础上经       作用(填外力作用表现形式)而形成的。 
(2)东北平原沃野千里,其土壤肥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影响海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气候原因有                           。 
(4)图中河南省位于我国四大经济区的    地区。 
(5)根据图示信息,简述在地形因素影响下,河南省城市和铁路的分布特征。
2017-12-07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九)
3 . 秘鲁是中国在南美洲的重要合作伙伴。了解秘鲁的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发展与秘鲁的友好合作关系。阅读地图材料,回答问题。

(1)概述秘鲁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
(2)秘鲁西海岸形成了南北延伸的荒漠带,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简析其成因。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简释秘鲁境内高大山脉的成因。
(4)秘鲁渔业资源丰富,但2016年因受厄尔尼诺(东太平洋地区东南信风势力减弱)影响,渔业总产量下降。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4 . 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左图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右图为1990年- 201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该河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和下渗。

(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____(外力)作用,导致棱角尽失、 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人们捡拾籽玉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的____ (上游/中游/下游)地区。

(3)分析和田河中游地区种植瓜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 环境的不利影响。

5 . 骆驼刺主要生长在沙漠和戈壁内陆地区,根系一般长达20米,从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分和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在春天多雨的季节吸足了水分,可供这一丛骆驼刺一年的生命之需,6月开花,8月最盛。骆驼刺往往长成半球状,大的一簇簇直径有一、二米,一般的也有半米左右。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骆驼刺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的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骆驼刺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夏季较春季骆驼刺根区的土壤“湿岛”效应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B.融雪C.蒸发D.风沙
2.秋天骆驼刺枯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A.枯枝落叶覆盖厚B.树冠集水作用强
C.树冠遮阴效果好D.无蒸腾作用消耗
2017-12-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6 . 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设计的第四代城市住房,又称之为城市森林花园,其主要特征是:每一层楼房都有一个公共院落、私人小院和一块几十平米的土地,可供住户种花种菜、遛狗养鸟,也可将车停放在自家门口,建筑外墙长满植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左图为第四代住房的中低层——第8楼层的平面设计图(一层六户型),右图为其植物外墙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森林花园的设计,将
A.有利于缓解中心商务区停车难的问题
B.有利于加强城市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有利于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环境质量
D.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
2.若该设计率先在广州建成并投入使用,则关于8楼的相关户型选房观点合理的是
A.隆冬季节,801户型受冷空气影响较804户型小
B.春分日早晨,802户型受803户型遮挡,不便观看日出
C.炎炎夏日,806户型比803户型炎热,804户型比802户型炎热
D.国庆节前后,806户型的庭院获得的光照时间较801户型少
3.关于植物外墙的说法,可信的是
A.边缘砾石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强昼夜温差,促进植被生长
B.屋顶保护层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水分下渗和根系向下发育
C.砾石层的主要作用,在于防风防冲刷
D.植被层的作用,在于截留水分,涵养水源
7 . 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图甲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图乙为1990~201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该河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下渗。
(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___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导致棱角尽失、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人们捡拾籽玉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的_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地区。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017-06-3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加练半小时-2018版高考地理(江苏专用)高频考点精讲 3A专题五高频考点28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R国是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在L湖的四国只有北侧山坡上分布有葡萄园。图拍摄于该国最著名的葡萄园,图是图所示葡萄园中具有代表性的岩石。



(1)分析图示葡萄园选址的科学性。
(2)分析图中石墙对葡萄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
(3)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古气候学家根据图Ⅰ所示的地质剖面判断地质历史时期影响该区域的西风有着强弱变化。试推测古气候学家进行判断的依据。
2017-04-0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月考(六)文综-地理试题
9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下图中的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
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2016-11-27更新 | 45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5月校统测文地理试卷
10 .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风起时波浪滔滔,宛如沧海;风静时波光潋滟,湖水连天。大湖西侧星罗棋布的小湖,湖水相通,萃草浓密,野莲成片,芦苇广布各种水禽栖集其间。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读下图回答下题。

1.关于下图中河湖描述正确的是(     
A.甲河夏季输入该湖泥沙增加
B.甲河对该湖具有排盐作用
C.乙河对该湖具有补给作用
D.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2.造成该湖东、西两岸动植物分布差异的因素包括:①主导风向 ②沿岸坡度 ③土壤肥力 ④湖水盐度(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