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17 道试题

1 . 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等海域。明太鱼晾晒成鱼干需天然冷冻,冻结又融化的次数越多肉质越有弹力,口感越好,价格越高。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晾晒时期。延边人擅长加工明太鱼,从国外进口冷冻鲜明太鱼,经加工处理后再转销至朝鲜、韩国和日本。现在延边已成为东北亚明太鱼加工规模最大的地区。下图示意明太鱼进口、加工及销售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海西南部成为明太鱼主要分布区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B.径流C.寒流D.盐度
2.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延边晾晒优质明太鱼干的有利条件有
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快                 ②临近渔场,运输费用低
③昼夜温差大,冻融次数多                 ④季风影响小,阴雨天气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6-05更新 | 2662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练习(一)地理试题

2 . 北极棉花,在北极又称“雪绒花”,它顶着的白白的绒球是自己的种子长出的毛。下图为“北极棉花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棉花白白的绒球最主要的作用是(     
A.扩大种子传播距离B.保护种子少受冻害C.吸引昆虫传播花粉D.减少叶面水分蒸腾
2.关于北极棉花的推测,合理的是(     
A.根系发达而深长B.叶面具有蜡质层C.叶片常年呈绿色D.抗病虫害能力强
2021-06-09更新 | 2032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地理试题

3 . 河口地区地貌受河流、潮汐、海浪等共同作用形成,河口冲积过程是河一海动态平衡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以前崇明岛南侧发育了众多沙洲(下图),至70年代,沙洲群逐渐合并成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横沙的移动朝向是(     
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
2.影响横沙位置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河水侵蚀B.海浪侵蚀C.海水堆积D.潮汐堆积
3.推测沙洲群合并成陆期间(     
A.长江入海输沙量减小B.长江入海径流量减小
C.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D.长江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读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及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1.景观图中的高大树木,俗称猴面包树。树干虽然都很粗壮,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像多孔的海绵的木质最利于储水。据此分析,它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B.终年高温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终年干旱少雨
2.猴面包树在非洲主要分布在(          )
A.ⅠB.ⅡC.ⅢD.Ⅳ
2019-02-15更新 | 3073次组卷 | 27卷引用:【走进新高考】(人教版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同步练习01

5 . 自第四纪末次冰期开始,“劳伦冰原”覆盖了北美洲的大片土地,约两万年前,其覆盖区域达到极盛,南缘延伸到40°N附近。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冰原消长进退,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冰川的消长速度并不固定。调查发现五大湖以南的冰碛物山丘不仅大致平行,而且走势与湖岸一致。下图示意“劳伦冰原”不同时期的边界(局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劳伦冰原”的整体后退方向是(     
A.西南B.西北C.东北D.东南
2.在平行的冰碛物山丘形成的过程中,冰原位置(     
A.向西南退B.相对稳定C.向北退缩D.向南前进
3.图示冰原消退过程中,冰川融水(     
A.全部向北退去并随冰原进入海洋B.被冰原和冰碛物困在低地形成湖泊
C.因南部无阻挡而顺河谷向南流走D.经由五大湖圣劳伦斯河流向海洋
2022-12-20更新 | 1118次组卷 | 7卷引用:2018届湖北省麻城中学高考模拟(三)地理试题

6 . 地表蒸散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运动的重要过程,是植物及农作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水分和能量来源,是陆面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的重要纽带。下图为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域不同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季节分配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林地地表蒸散低于草地的主要原因是(     
A.林地海拔低于草地B.林地温度低于草地
C.林地降水少于草地D.林地风速大于草地
2.影响该流域内8月草地地表蒸散相对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坡向C.天气D.风速
3.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祁连山各流域地表蒸散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该数据最可能用于(     
A.获取各流域内气象监测预报详实资料B.提取各流域内土壤肥力的变化数据
C.掌握各流域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动态D.摸清各流域内水循环的动态变化状况
2022-02-15更新 | 628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2019届高三10月统一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分水岭盆地(下图)是在地质历史时期板块挤压而成的;在该盆地内发育的常流河R向东通过垭口(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注入北普特拉河;冰川期的北普特拉河源头山区冰川广布。后气候转暖,冰川大规模消融,北普特拉河径流量剧增,而R河流量却呈减少趋势并逐渐演变成季节性河流;同期,地壳运动使R河出口处的海拔逐步升至1990米,大分水岭盆地出口被封闭,由外流盆地演变为内流盆地并一直保持封闭状态(河流无法外泄)。近1万年来,大分水岭盆地平均海拔约2100米,年降水量为120--300毫米,沙丘广泛发育。

(1)简析冰川消融期大分水岭盆地封闭的原因。
(2)说明近1万年来,大分水岭盆地内沙丘广泛发育的原因。
(3)分析垭口处沙丘发育对阻止R河外流所起的作用
(4)大分水岭盆地自封闭以来,盆地底部地表物质中的盐类含量逐渐增加。说明这些盐类物质的富集过程。
2023-04-24更新 | 533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最后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21-22高三上·黑龙江牡丹江·阶段练习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远古时代,长江流域绝大部分被古地中海所覆盖,随着地壳不断运动,长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陆地,古长江自东向西流入古地中海。约1.4亿年前,长江中游巫山山脉形成,古长江在其西侧流入四川盆地,在其东侧流入江汉盆地。后来,随着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距今300万年时,喜马拉雅山强烈隆起,巫山两侧河流溯源侵蚀进一步加剧,东侧河流成功袭夺(分水岭两侧,侵蚀力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河流上游河段的现象)西侧,古长江东流而去,形成长江三峡雏形。第四纪,巫山山脉继续抬升,长江三峡峡谷(如下图)最终形成。



(1)指出古长江自东向西流入古地中海的自然条件。
(2)从地貌、气候、水系特征等方面分析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隆起对古长江的影响。
(3)推测长江三峡峡谷未来变宽的必要条件。
2022-01-16更新 | 6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1月新高考浙江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9 . 下图中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对于四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的江南水乡
B.乙图为气候干燥少雨,温差较大的西北
C.丙图说明当地是气候湿润,地势起伏大的云贵高原
D.丁图说明了当地传统上以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
2.如今,许多游客慕名前往丁地体验当地的这种居住形式,而许多当地人却住进了砖瓦房,这种现象说明(     
A.当地的气候变迁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B.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交通运输改变了当地人的生产方式D.当地人想体验新式的生活方式
2023-01-07更新 | 517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选择题-选择题组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⑤
2.图示区域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2018-01-26更新 | 3641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