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图甲示意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图乙示意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


(1)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径流量的差异。
(2)分析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年径流总量差异的原因。
(3)简述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对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0-05-15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较难(0.4) |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森林对环境影响和实行森林生态恢复的重要基础。科研人员对长白山某地针阔混交林与附近空旷地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湿度等要素差异性进行研究后发现:林地与林外空旷地的光照、气温等气象要素均有明显不同。间伐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定期重复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其生长发育。间伐是长白山林区实行森林资源开发与森林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图甲示意林地与空旷地7月日平均气温比较,图乙示意林地与空旷地月平均土壤温度比较。


(1)比较林地与空旷地7月日平均气温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比较冬季林地与空旷地月平均土壤温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020-05-15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20年高考地理3-4月模拟试题汇编
3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说出自然带B的名称。
(3)引起自然带A到C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假设图中山脉存在雪线,试比较其南北坡雪线高度的差异及其成因。
2020-05-0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4月线上测试地理试题
4 .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P该自然带形成的原因。
(2)从流量和流速两个方面分析比较甲、乙两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P区域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0-10-31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西南局部地区示意图,图2示意图1中乙地降水资料,图3示意图1中昆明气候资料。

材料二距今两亿年前,图1中石灰岩分布区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新生代以来因地壳运动逐渐形成高原。

材料三油橄榄为著名亚热带果树,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区,喜光喜暖,抗旱能力较强,生长期要求年平均气温在18—20℃;在接近0℃的温度下持续至少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但忌严寒;喜pH在6.5—8.0的疏松透气土壤,忌渍涝。20世纪60年代,我国昆明市曾引种一批来自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树苗,但这批油橄榄树出现挂果率低、饱受病虫害折磨等“水土不服”现象。



(1)指出图中石灰岩分布区的典型地貌类型,并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该地区地貌的形成过程。
(2)比较每年7—8月甲、乙两地气象灾害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从自然条件的角度简析昆明引种油橄榄失败的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厄瓜多尔是南美最小的国家之一,生物种类繁多,被称为自然景观最丰富多样的国家。但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

材料二:厄瓜多尔自然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对外贸易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经济发展对外依存程度较高。当前厄瓜多尔与中国企业合作完成许多项目,在厄瓜多尔开展经营活动的中资企业已近百家。

材料三:图为厄瓜多尔概况及两城市气候统计图。


(1)比较甲、乙两河流量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厄瓜多尔生物种类众多的自然原因。
(3)厄瓜多尔拟与中国合作开发自然资源,推测可开发的资源并说明理由。
(4)简述厄瓜多尔泥石流频发的自然原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湖(见下图)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海拔最低处,曾经是一个淡水湖。20 世纪50年代以来,湖水盐度不断增加,成为现今新疆最大的咸水湖,乙河曾经是其主要补给水源。湖区周围是北疆重要粮棉、畜牧业和石油化工基地。北疆铁路经湖泊西侧山口处丙小镇与中亚对接。

(1)分析甲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
(2)比较乙河上、下游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3)分析丙小镇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2020-05-20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8 .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时图中丙乙两地的气温高低____,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丙地的大气状况为____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____。与A、B、C三省相比,现在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请说明原因____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这一治理思路是来自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____,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____要素是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干扰而发生变化,并且由此引发其他要素发生变化,____受人类直接影响相对较小。
2020-12-1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文)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蔡家川流域为黄土高原典型的小流域。当地政府为了治理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积极进行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和恢复植被,涵养水源,增加土壤含水量。实验表明,植被除了能增加土壤水分外,也能通过根吸收土壤水分,供植物蒸腾而消耗土壤水分。图甲为人工油松林地、人工刺槐林地、天然次生林地根系密度及土壤含水量随深度(0~30cm)变化图,图乙为人工油松林地、人工刺槐林地、天然次生林地土壤含水随深度变化图。



(1)分析植被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原因。
(2)说出土壤含水量与土层根系密度的相关性,并解释其原因。
(3)比较人工林地与天然次生林地在深层(大于70cm)土壤含水量大小的差异,并推测其原因。
(4)为了减少深层土壤含水量的消耗,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恢复该地区的植被。
2020-05-14更新 | 56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大河下游河段甲、乙两处水文站河道主槽横断面示意图,起点为水文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甲处河段主槽横断面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甲水文站以上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B.甲水文站以上流域修建了大型水库
C.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持续抬升D.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间歇性下降
2.与甲处相比,乙处河槽横向展宽不明显最可能是因为该河段
A.流速较快,河流下蚀更突出B.河流治理工程导致河槽两侧比较稳定
C.两岸岩石比较坚硬,难以侵蚀D.河床底部泥沙淤积较松散,更易侵蚀
3.近年来,甲乙之间河段河槽下蚀的趋势变缓,主要原因是
A.河床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大B.气候变干,河流流量变小
C.河流含沙量增大,淤积增强D.沿岸人类生活用水增加
2020-04-24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