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高黎贡山北段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介于27°31′N-28°24′N,98°04′E-98°54′E。地质历史上,该区域经历了第四纪冰川的多次作用,地貌主要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和担当力卡山组成,最高海找为5128m。该区域年平均温度11-15℃,年平均降水量1667-2000mm无明显干湿季之分。该山北段从黑娃底保护站(海拔2000m)至山顶(海拔3600m)区域分布的植被类型有高山草向、针叶林、灌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下图示意高黎贡山北段从黑娃底保护站至山顶海拔梯度上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格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高黎贡山北段地区
A.受北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大B.古代冰川地貌相对较少
C.从南到北植物有过渡性特征D.山地地势垂直落差较小
2.推测该山北段从黑娃底保护站至海拔2600m木本植物中占主体优势的是
A.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
C.灌木林D.常绿阔叶林
3.图示该地区海拔在3100m以上的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主要取决于
A.水分条件B.温度变化
C.光照状况D.土壤肥力
2020-05-1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 .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2.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
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3.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
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
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4.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2019-12-18更新 | 272次组卷 | 3卷引用:课时练习——土壤的形成(湘教2019版必修一)

3 . 在多年冻土边缘区泥炭沼泽地因水分集聚和冻结产生体积膨胀,易形成泥炭丘。它的形成和发育受区域水文条件、植被群落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干燥环境下易保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可能有泥炭丘分布的是(     
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②南极大陆
③大兴安岭北部          ④长江中下游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地势较低洼的地区泥炭丘易消失,主要是因为为较低洼的地区(     
A.积水多易储热B.积雪保温作用强
C.气温高于周边D.植被覆盖率更高
3.全球气候受化 与泥炭丘的关系合理的是(     
A.气候冷干,泥炭丘面积扩大B.气候暖干,泥炭丘面积缩小
C.气候冷湿,泥炭丘面积缩小D.气候暖湿,泥炭丘面积扩大
2020-06-30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最后一卷(合肥四模)文综地理试题
4 . “阳光下泛着幽蓝光泽的冰川,从皑皑白雪之中蜿蜒而下,悄无声息地延伸到针阔叶混交的密林深处,它们同峭壁、飞瀑、古树、民居、以及草原和湖泊亲密的交织在一起,呼应着一撮一撮金黄色的油菜花,构成了波密别样的美。”下图为波密某地景观图及波密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冰川能延伸到针阔混交林深处主要是因为
A.地形起伏大冰川移动快B.冰川面积大,延伸远
C.森林海拔高,距离冰川近D.降水丰富积累量大
2.与“冰川、古树、民居、草原湖泊油菜花交织成景”关联最大的地理要素是
A.地形B.降水C.河流D.冰川
3.波密和墨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
B.大气的保温作用强,热量充足,利于作物生长
C.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
D.大气的削弱作用强,热量充足,利于作物生长
5 .      表碛是覆盖在冰川表面的岩石碎屑,表碛厚度会影响冰川融化速度,一般越靠近冰川下游,表碛越厚,面积也越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表碛,下列选项理解有误的是(     
A.表碛有保温隔热作用,当达到一定厚度时,可以减缓冰川消融速度。
B.表碛吸收太阳辐射能力较强,热量向下传导给冰川,使冰川消融。
C.若冰川消融速度变慢,可能是因为表碛变厚或变薄。
D.冰川消融速度和表碛厚度呈负相关。
2.观测站观测到河流最大流量最可能发生在(     
A.1月B.4月C.7月D.10月
3.从观测站收集的河流流量数据显示,夜间的流量普遍多于白天,原因是(     
A.经过阳光一整天的照射,夜晚气温比白天气温更高
B.主要融冰区离观测站远,融水汇聚时间长
C.盆地地形,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更强
D.冰川下游表碛较薄,融水少
2020-03-0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喀斯特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地区。该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材料一   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乱石缝地整理是一种土地整理方式,它是通过爆破,取出土中露出地表的石块,同时取石砌坎,碎石垫底,铺上秸秆,回填土方,归并田间地角零星地,并进行沟渠、林、路的配套设施建设。


(1)根据材料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云贵高原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
(2)简述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为减缓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进行乱石缝地整理。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
2019-10-27更新 | 4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嘉定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读“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影响
B.甲河下游受地形影响,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两河均受地形影响
D.两河均受气候影响
2.目前,乙河下游三角洲增长速度快于甲河三角洲,是因为乙河
A.流域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
B.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C.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严重
D.潮汐和海浪的顶托作用强
3.甲河上水库大坝的修建获得了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对三角洲土壤含盐量的影响是
A.下游水源充足,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废水导致盐度升高
B.下游灌溉面积增加,风沙活动减弱,盐分在地表积累
C.灌溉水源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大量使用化肥盐度升高
D.河流入海水量减少,海水入侵,盐度升高
2020-03-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白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联考地理试题

8 . 澄碧河水库位于广西山区,因热力作用,水库建成蓄水后对局部地区气候产生显著影响,下 图是“水库蓄水后库区各月降水差值(指该月降水量与水库蓄水前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值)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1.蓄水后库区夏季降水变化与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增多
B.降水减少
C.水库增温快,加强空气对流
D.水库增温慢,减弱空气对流
2.水库建成蓄水后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有
A.年降水量减少
B.降水季节变化增大
C.气温年较差变小
D.气温日较差变大
2019-08-2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有
A.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独立、相互制约、互不干扰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D.一个地区的环境变化不会影响周围地区的环境
2.图中各箭头表示的案例,正确的有
A.海南岛椰子树的生长能反映A作用B.扬州季风气候的形成能反映B作用
C.长江三峡的形成能反映C作用D.黄土高原的形成能反映D作用
10 . 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的面积有4050平方千米,盆地内生长着一种多年生植物--刺山柑(又名老鼠瓜),其主根入土很深,水平根极少。地上部分为放射状的平卧株丛,叶片为肥厚肉质卵圆形,花朵呈白色或淡绿色。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刺山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主根深是为吸收深埋的地下水     ②平卧株丛有利于吸收地表径流
③肥厚肉质叶片利于水分的保存     ④花朵颜色可以减弱强光的照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关于该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吐鲁番盆地是风力作用下形成B.吐鲁番盆地是流水作用下形成
C.盆地内部外力以风力作用为主D.盆地内部外力以冰川作用为主
2017-12-30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