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瓦屋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的洪雅县境内,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山顶有80多个泉眼和湖泊,鸳溪、鸯溪、兰溪在林中回环跌宕,分别形成三条高达三四百米的大瀑布,每到丰水季节会出现“万重流泉奏天音”的壮观景色,吸引了大批游客。1993年,瓦屋山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时,洪雅县境内仅有12家水电站;2013年,瓦屋山自然保护区范围扩大,保护区内水电站总数增加到30家。众多水电站将流经保护区的河流切割成多段相对独立的水体,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目前,四川省要求全省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水电站全部关停,并按要求拆除相关设施设备,取水口全部封堵,水流回归原河道。有学者认为,在短时期内大量拆除水电站需要防范对坝址区域和河流下游造成的新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图为瓦屋山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1)分析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内水电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当地拆除自然保护区内水电站的原因。
(3)说出当地拆除自然保护区内水电站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4)推测在短时期内拆除水电站对坝址区域和河流下游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2020-11-18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三6月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地理试题

2 . 沉积在冰雪中的化学离子是反映气候环境过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冰川积累区的雪坑内钙、氯,钠、镁离子浓度随深度的变化,图中存在两处明显的高子含量高的污化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深度的增大,雪坑内(     
①各类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大致相似②各类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各异③各类离子浓度总体增大④积雪密度逐渐下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据推测,污化层形成期间(     
A.气候湿润B.降水强度大C.风沙肆虐D.冰雪表层消融慢
3.该区域钠离子、氯离子浓度变化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钠离子、氯离子(     
A.来源可能相同B.积累速度较快C.分布浓度相同D.两者性质相同

3 . 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下图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及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石化森林形成之前该地地理环境特点
A.安第斯山脉尚未形成,地势平坦B.板块挤压,岩浆活动强烈
C.气候干旱,沙漠草原广布D.人口众多,种植业发达
2.该地区多外流河自然原因可能包括
①距海近,降水量大     
②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流量较大     
③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          
④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流程短,损耗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 我国农牧交错带范围广泛,多分布于我国北方农耕区与西北畜牧区之间。下表为我国农牧交错带中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受人为扰动状态的土地植被类型的变化情况(注:盖度可表征植被覆盖率;禾本科为优良畜牧草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中甲乙丙三类植被可能分别是(     
A.林木草原   沙生植被     灌木草原B.沙生植被   灌木草原     林木草原
C.灌木草原   林木草原     沙生植被D.林木草原   灌木草原     沙生植被
2.目前,科尔沁正引种适生植被来改善沙漠化的现状,推测其特征是(     
A.植株高大,叶片总面积大B.植株高大,叶片总面积小
C.植株低矮,叶片总面积小D.植株低矮,叶片总面积大
2020-08-2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丝绸之路”北路上的“明珠”赛里木湖(见左图),位于中国新疆北天山山脉西部,湖岸为倾斜低岸,水草丰美,是优良的牧场。湖面海拔2071.9米,平均水深46.4米,面积453平方千米,近年来有扩大趋势(见右图)。赛里木湖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高山微咸水湖泊,湖水盐度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近年来湖水水体淡化趋势明显。湖里原本没有鱼,后来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2000年首次捕捞出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

材料二 : 溶氧量指的是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是反映湖体内有机物含量和湖水自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赛里木湖溶氧量整体较高,且西北部高于东南部。



(1)推测赛里木湖湖水盐度分布的空间差异,并说明原因。
(2)分析近年来赛里木湖湖面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
(3)解释赛里木湖东南部溶氧量低于西北部的原因。
(4)说明赛里木湖面积扩大可能对湖区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019-09-15更新 | 5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考试地理试题

6 .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气温与高度呈负相关。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的一定高度则会出现0℃层,即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季节0℃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示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松花江迎来一年中第一个汛期B.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向北凸
C.墨累达令盆地农民忙于种植小麦D.北印度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
2.据图推测,该地最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云贵高原

7 . 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
2.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9-06-07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地理查缺补漏试卷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尔瓦河位于美国西北部,自南向北注入太平洋。艾尔瓦河冬春水量丰沛,流域森林茂物种丰富,多洪泛区。冷水性鱼每年9月至次年2月在河流上游砂砾底质的浅水区产卵,幼鱼在次年春季游入海洋。1913年和1927年,人们分别在河流的中下游建设了艾尔瓦和格兰斯两座大坝,阻挡了蛙鱼溯河洄游的通道,也破坏了河中其他鱼类和贝类的生存环境。大坝长时间运营后,库区淤积严重。随着该地区纳入美国国家电网系统,对水电的依赖降低,两座大坝先后被拆除。在艾尔瓦河河口,迅速淤出了一片面积较大的沙洲,为多种鱼类和蟹类提供了新的栖息地。下图示意艾尔瓦河位置。



(1)分析艾尔瓦河上游降水丰沛的原因。
(2)分析建坝前艾尔瓦河鲑鱼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3)推测当地拆除两座大坝的可能原因。
(4)大坝拆除后,艾尔瓦河河口迅速淤积出面积较大的沙洲,说明沙洲的形成过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鸟取县临日本海,人口19.7万,是日本人口最少的县。该县种植业、渔业发达,约占GDP比重2.3%;电子电气产业发达,特别是安装在电脑、手机内部的驱动马达,其产量约占到全球的一半,第二产业GDP约占25%。该县旅游资源丰富,每年吸引游客达900多万人。鸟取县原本经济落后,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该县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材料二:鸟取沙丘(左图和右图)是由鸟取县的千代川(河流名字)入海口附近的四个海岸沙丘所共同组成,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4公里,目前中间各段被河流、山脉、机场和城镇隔开。鸟取沙丘有众多40米以上的沙丘,其不远处却是蔚蓝大海和茂密森林,景观奇特,是日本唯一一处可游览参观的“海岸沙漠地貌”景观,游客众多,但沙丘面积却在近60年明显减小,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采取了很多措施。

材料三:随着日本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日本务农人口更是呈现出快速老化的趋势。有统计资料显示,如今在日本的农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七成,70岁以上的老人也占据半壁江山,只有8.5%农民在39岁以下。


       
(1)指出鸟取县目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并根据材料说明判断的理由。
(2)根据材料和图示,说明鸟取“海岸沙漠地貌”中众多沙丘的形成过程。
(3)推测鸟取沙丘面积逐渐缩小的原因及日本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
(4)分析日本农民老龄化特征明显的原因及其对日本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2019-07-21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宁波九校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二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鲁冰花,原产北美南部墨西哥高原,闽南语中称为“路边花”,每年一到春天,它或开遍田野路旁,或点缀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台湾山地的茶农在种植高山云雾茶时,常常在茶山周边、甚至是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推测,下列可能不属于鲁冰花生长习性的是
A.喜光喜热B.适应性强C.耐贫瘠D.根系发达
2.台湾茶农常常在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其目的主要是
A.保持水土B.减小昼夜温差C.美化环境D.提高土地生产力
3.鲁冰花又名羽扇豆,根茎和果实都富含蛋白质,是上佳的饲料,被世界多国引种。在林草地上大量引种鲁冰花最有可能造成以下哪种环境问题
A.水资源短缺B.土地退化
C.生物多样性减少D.水体富营养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