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近年来,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发生了明显变化。某地理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对该问题进行探究。

活动一   认识黄河之“浊”与“清”下面为该小组查阅的黄河流域示意图和各水文站不同时段年均输沙量统计图。




(1)据图分析,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____(上游、中游、下游);1999年以来,黄河下游年均输沙量明显____(增加、减少)。

活动二   探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2)下图为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甲、乙装置初始实验条件相同,且均为平放。分别对装置进行以下不同的操作,请你对比a、b容器内水的浑浊程度:

①增加甲装置注水箱水量,则容器____(a、b)的水更浑浊。
②将草皮铺设到甲装置泥土上,则容器____(a、b)的水更浑浊。
③稍微增加甲装置坡度,则容器____(a、b)的水更浑浊。
④压实甲装置的泥土,则容器____(a、b)的水更浑浊。

活动三   探究黄河下游年均输沙量变化的原因


(3)请根据实验结果推测1999年以来黄河下游年均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活动四   探究黄河下游年均输沙量变化的利与弊


(4)从利或弊中任选一个角度,简述1999年以来黄河年均输沙量变化可能对下游产生的影响。
2022-12-2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0年1月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研究发现,1970-2016年期间,位于青藏高原的冈底斯山冰川面积减少了约854km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此期间冈底斯山冰川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气温升高B.地质灾害频发
C.太阳辐射减少D.植被覆盖增加
2.冰川面积减少引起了周边自然景观一系列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差异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周期性
2020-09-18更新 | 44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20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3 . 下图中的图a示意我国某河流中下游一横截面多年水位变化,图b为该河流域气候资料统计。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丙、丁及相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枯水期时,农民常在丁处种植水稻、油菜
C.丙处地形平坦,村落布局呈“条带式”
D.7、8月乙处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2.导致图中河流多年水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B.蒸发加剧,降水量减少
C.过度抽取地下水,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增大
4 . 浙江境内多丘陵山地,下图为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M处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
A.洪积物、冲积物
B.残积物、坡积物
C.洪积物、残积物
D.冲积物、坡积物
2.N处发育的土壤类型是
A.黑土
B.红壤
C.寒漠土
D.冲积土
5 . 读“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归纳造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2)从自然因素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还与当地暴雨_______(集中、分散)、植被覆盖率_______(高、低)、土壤质地_______(坚硬、疏松)、地表坡度较_______(大、小)有关。
(3)水土流失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外,还会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大,进而引发_______自然灾害。
(4)破坏植被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_______。
A.差异性B.整体性C.多样性D.有限性
(5)针对水土流失,人们采取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整修梯田、科学灌溉等一系列措施,其宗旨就是谋求______

6 . 养分含量低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一系列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的影响,灌木下土壤具有更高的土壤养分含量,这种现象被称为“沃岛效应”。下图示意“沃岛效应”现象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沃岛效应”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是
A.土壤B.气候C.水分D.植被
2.“沃岛效应”现象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A.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
C.增加生物多样性D.调节气候

7 . “庐山三叠泉瀑布”位于江西庐山风景区,涧水汇合,循着天工琢成的三级“冰阶”断崖折叠而下,故名。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三叠泉每叠(级)各具特色。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下图是三叠泉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三叠泉瀑布
A.三级“冰阶”断崖由内力作用形成
B.瀑布水流属于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C.水量最丰富的季节是冬季
D.水流不参与陡崖地貌的塑造
2.三叠泉瀑布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各圈层在地球上是相互渗透和重叠的
B.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地球内部
C.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2019-10-02更新 | 42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北京怀柔区高一合格性模拟考试地理

8 . 读“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的影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可能代表的是(     
A.冰川融化B.酸雨增多C.物种灭绝D.森林减少
2.图中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区域性C.稳定性D.整体性
2020-12-18更新 | 26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2017年普通高中夏季会考地理试题
9-10高一·黑龙江鹤岗·期末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佛罗里达大沼泽地是世界上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其长约160千米、宽约80千米,一条被草覆盖的河流从其腹地缓缓流向海洋,沿途沼泽广袤、河道纵横、水生植物茂密、小岛上万,动植物资源丰富,曾面临灭绝危机的美洲短吻鳄如今在这里繁衍生息。

美洲短吻鳄是一种大型两栖爬行动物,主要生活在亚热带湿地的淡水或海水环境中,最适宜温度29-32℃,温度降至16℃以下捕食量下降,10℃开始冬眠,5℃以下会冻死。雏鳄需多晒太阳以增强抗病能力。美洲短吻鳄是不挑食的肉食类动物,小鳄鱼捕食昆虫、甲壳类、小鱼,成年鳄捕食鱼、鸟、小型脊椎动物。美洲短吻鳄体大肉多、皮质优良,养殖效益十分可观。有人建议我国引进美洲短吻鳄养殖。下图示意大沼泽地地理位置。



(1)说明佛罗里达大沼泽地的形成原因。
(2)分析大沼泽地适合短吻鳄生存的条件。
(3)从提高成活率的角度,推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引进美洲短吻鳄进行养殖时需注意的主要问题,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