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图甲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图乙为某地表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2.表示塑造图乙岩石裂缝形成的箭头是()
A.⑧B.⑥
C.⑤D.②
2020-03-06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19-2020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模拟卷(六)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洲是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或块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绿洲地区也是当地人口的主要聚居区。

材料二:近几年来,于田县大力发展红枣种植业,成为于田县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材料三:图甲为我国西北某地古绿洲与现代绿洲分布变化示意图。



(1)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当地绿洲农业的水源主要来源于___。该地气候特征与图乙、丙中的_____一致。形成这样的自然环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____
(2)该地区红枣质量优良的优越气候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在大力发展红枣种植业的同时,该地区也会出现________等生态环境问题。
(3)请你为于田的红枣产业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出谋划策。
3 . 下图为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回答以下各题。

1.漫画中植物揭示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A.地形平坦B.生物丰富
C.气候干旱D.地下水丰富
2.在图示环境中发育的土壤,其主要特点是(  )
A.腐殖质含量高B.水分含量高
C.有机质含量高D.相对较为贫瘠
4 . 读热带雨林破坏而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序号与代表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①—温室效应加剧B.②—海平面上升
C.③—两极冰川融化D.④—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2.图示系列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区域性C.整体性D.持续性

5 .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留下了“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的佳句。


(1)简析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景观形成的地理条件。
(2)分析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3)该区域工业也极具特色,请列举该地区典型的两类工业部门,并选其中一类工业说明发展的优势条件。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

材料二 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中国于2016年3月15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材料三 下左图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下右图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右图中气候资料②与左图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________,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________,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________月份。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
2019-01-16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1月浙江学考仿真模拟试卷 地理仿真模拟试卷02
多选题-多选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相符的是(     
A.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B.空气稀薄,紫外线光照强
C.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D.植被主要为亚寒带针叶林

8 . 中国东部的海滨城市浙江省温岭市,开展了一项针对大熊猫的野生动物异地保护性研究。这项研究旨在调查和了解大熊猫对从西部山区到东部沿海,以及从自然环境到人工饲养环境的适应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大熊猫主要栖息在(     
A.温带季风气候区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C.热带雨林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
2.大熊猫面临的主要危险是(     
A.天敌的捕杀B.食物的缺乏C.栖息地环境的破坏D.人类的猎杀
2020-10-30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1月浙江学考仿真模拟试卷 地理仿真模拟试卷04
9 .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
10 .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为主,由于高强度的经济活动和滥用资源(主要是砍伐森林),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加之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导致红壤裸露,形成“红色荒漠”。

材料二:“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1)完成“红色荒漠”结构示意图,图中字母分别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A____B____C____D____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主要发生在江南地区,该地区的地形主要为____,红色荒漠造成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等。
(3)简要说明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2023-09-0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7月宁夏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