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06 道试题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读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及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1.景观图中的高大树木,俗称猴面包树。树干虽然都很粗壮,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像多孔的海绵的木质最利于储水。据此分析,它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B.终年高温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终年干旱少雨
2.猴面包树在非洲主要分布在(          )
A.ⅠB.ⅡC.ⅢD.Ⅳ
2019-02-15更新 | 3080次组卷 | 27卷引用:【走进新高考】(人教版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同步练习01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茶树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暖怕寒、喜阳怕涝的习性。雅安市名山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茶最早的地方。蒙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1月份平均温度5.4℃,7月份平均温度24.4℃,植物生长周期达9个月,年均降水量1501.5mm,常年雨雾笼罩,茶园土层深厚,ph多在4.5-5.6。茶叶经济价值高,尤其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材料二:名山区早期茶业主要靠销售茶叶鲜叶为主,本地企业规模小且营销无门,茶叶鲜叶大部分被浙江福建等外地茶叶企业收购。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茶业的管理与扶持,名山区茶业得以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助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下左图为名山区地理位置,下右图为茶叶两种种植方式示意图。



(1)名山区茶叶种植,在坡度较大的地区采用横坡种植,在坡度较小的地区采用顺坡种植,请分别说明两种种植方式的合理性。
(2)分析“明前茶,贵如金”的自然原因。
(3)分析名山茶区大量鲜叶外流的原因及对当地茶业的不利影响。
2022-02-19更新 | 54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年1月新高考浙江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3 . 由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实施的第十九次第一阶段1500万立方米生态输水,水头历时7天,于2018年3月5日抵达台特玛湖(如图)。据悉,这是塔里木河自2000年首次实施生态输水以来,用水量最少、水头最快抵达台特玛湖的一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塔里木河实施生态输水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灌溉农业B.提供生活用水C.维护生态平衡D.减小昼夜温差
2.本次生态输水流速远超以往,原因在于(     
A.地势落差大B.河道更畅通C.植被覆盖率增加D.沼泽湿地增多
3.与以往按行政区管理相比,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管理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更充足B.技术更先进C.便于统一管理D.流量更稳定

4 . 林窗是指由林冠层乔木的死亡或移除等原因造成林冠层上形成不连续的林中空隙,对森林更新、结构优化、功能提高有重要作用。人工针叶林普遍存在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现象,为优化林分结构和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水平,浙江某科研小组在省内某林场人工马尾松林(针叶林)开辟林窗(海拔413米)做相关实验,发现湿度等地理要素发生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工针叶林普遍存在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其主要表现在(     
①种类组成单一②生物生产力和生物量减少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不稳定性减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实验发现该林窗内地表空气湿度变小推测其首要原因是(     
A.降水减少B.降水增加C.气温升高D.气温降低
3.仅从自然演化角度考虑,该林窗内空地将主要是(     
A.灌木林B.马尾松林C.湿地D.荒漠
2023-01-21更新 | 4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2.科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2019-01-30更新 | 4357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课标Ⅱ)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瓮河森林湿地地处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麓,境内20多条河流汇入南瓮河,为嫩江的主要发源地。地处多年冻土带,2米以下是永冻层。河谷中分布大面积的沼泽,形成独特的寒温带森林湿地景观。调查发现,森林湿地正在快速地向沼泽化演变,森林萎缩、退化严重,林下沼泽或林间空地的沼泽不断向四周扩展,随着沼泽发展,出现树木枯梢、生长缓慢,矮小的“小老树”。该区域森林火灾对沼泽化湿地生成有明显作用,原有沼泽边缘坡度平缓的山麓林地沼泽化严重。严重过火区冻土活动层厚度明显大于未火烧区。积雪消融时间通常为4月下旬-5月上旬,与火烧前对比,灾后第2年5月重度火烧迹地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下图示意南瓮河森林湿地位置与景观。



(1)说明冻土层与南瓮河森林湿地大面积沼泽形成的关系。
(2)分析灾后第2年5月重度火烧迹地地表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的原因。
(3)分析森林火灾后南瓮河森林加速向沼泽演变的原因。
2021-01-07更新 | 1032次组卷 | 11卷引用:卓越联盟2020-2021学年新高考高三9月份检测地理试题

8 . 某校地理科考小组在我国内蒙古东部某地观测到不同海拔有白桦林、线叶菊、贝加尔针茅(狼针草)、禾草草甸等植被分布并绘制示意图(如图所示),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四类植被分布说法可信的是(     
A.①—白桦林B.②—禾草草甸C.③—线叶菊D.④—贝加尔针茅
2.白桦林生长的位置及原因是(     
A.位于迎风坡气温较低B.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多
C.位于阳坡光照较强D.位于阴坡土壤湿润
2022-03-30更新 | 47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年1月新高考浙江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源区沱沱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受地形、降水、冰雪融水等影响,形成了大量高原冲积型河床和丘陵坦谷河床,发育了“辫状水系”。每年4~10月份,大量斑头雁迁徙至此,在沙洲和两岸峭壁上筑巢、孵化、繁殖,“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的“天然产房”。而每年的冬春季午后,“辫状河道”又成了风沙的策源地,漫天飞扬的风沙严重威胁到横跨沱沱河的青藏铁路的正常运行。下图示意沱沱河“辫状河道”局部地形和景观。



(1)简述沱沱河“辫状河道”的形成原因。
(2)分析每年4~10月份,沱沱河“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天然产房”的主要条件。
(3)分析“辫状河道”在冬春季午后成为风沙策源地的原因。
(4)简述冬春季沱沱河“辫状河道”的风沙对青藏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10 .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左图示意北极地区海鸟,右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A.升高,④增强B.升高,③增强C.降低,①增强D.降低,②增强
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北极气温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该地区(     
A.昼夜温差变大B.海冰加速融化C.海水蒸发加剧D.极地东风加强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