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射电望远镜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射电望远镜选址对无线电环境条件要求很高。我国建造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口径500m,选址在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天坑。大窝凼地处深山,人烟稀少,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窝凼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浅海,海底沉积了深厚的石灰岩。

材料二大窝凼射电望远镜外貌图。



(1)指出大窝凼地区从海底形成石灰岩后到形成天坑所经过的地质过程。
(2)描述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
(3)分析射电望远镜项目选址该地的优势条件。
2022-02-2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2 . 吉隆绿绒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60~100cm,多生长于海拔3500~4200m的西藏南部山坡岩石隙。吉隆绿绒蒿1976年在西藏自治区吉隆县被发现,但却没能留下任何影像,自此之后的几十年再难觅踪迹。2015年6月,我国西藏生物影像调查机构在珠峰东坡嘎玛沟首次拍摄到吉隆绿绒蒿的清晰影像,这为吉隆绿绒蒿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同时推动这一罕见物种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适合吉隆绿绒蒿生长的气候条件为(     
A.高温多雨B.温和湿润C.寒冷干燥D.高温干燥
2.吉隆绿绒蒿遭到破坏后,当地环境恶化,土壤严重退化,这体现了(     
A.植被反映土壤的性状B.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显著
C.土壤决定植被类型D.植被影响成土母质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巨菌草是一种优质牧草,原产于非洲,在高温下光合作用的能力很强。台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5℃,温度低于8℃会停止生长;巨菌草根系发达,植株高大,茎杆粗壮,不容易倒伏;耐旱但不耐涝,在荒坡、沙地、盐碱地都能种植;在生长过程中很少患病虫害。后经我国科研人员培育改良,成为了一种适合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人工栽培的高产优质菌草。种植一次可以连续收割15年,通过科学化合理种植,其生长年限可以达到20年,配合其超高的产量,种植效益显著。巨菌草用途广泛,燃烧热值高,硫含量较低,可作为生物燃料;还可作为食用菌培养料,制成培养基;做板材,质量高于同类产品。



(1)根据材料指出巨菌草的生长习性。
(2)说明发展巨菌草种植的意义。
2022-02-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湖(图1)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2005-2014年间连年扩容。某学校地理小组对青海湖水量变化与当地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搜集相关资料并整理编绘(图2)。




(1)说明青海湖水量变化与当地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2)分析青海湖面积扩大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3)阐述海心山的形成过程。
2022-02-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5 . 火灾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较大影响,尤其是频繁及重度的森林大火,会对高纬度地区的不同植被类型和群落、土壤环境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低等植物可在短时间内率先恢复。下图示意阿拉斯加的黑云杉林区1971年重度火烧后部分植被覆盖度变化,植被覆盖度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最快的可能是(     
A.草本植物B.苔藓C.黑云杉D.无法确定
2.草本植物1980~2004年相较1971~1980年覆盖度下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热量减少B.黑云杉植被覆盖度提高C.苔藓植被覆盖度提高D.土壤肥力下降
2022-02-1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卷

6 . 地表积雪覆盖会显著影响太阳-大地-大气之间的热量传输,进而影响土壤温度及土壤冻融时间。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冬半年地表积雪覆盖率高。研究发现,黄河源区牧草春季多雪年较少雪年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下图为黄河源区多雪年和少雪年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月份,多雪年土壤温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多B.地面辐射较弱
C.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少D.大气逆辐射多
2.读图分析,与少雪年相比,多雪年土壤(     
A.开始冻结时间晚B.完全冻结时间长
C.开始解冻时间早D.解冻速度较快
3.影响该地牧草前期和后期生长快慢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热量、水分B.水分、热量
C.光照、水分D.水分、光照

7 .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划分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B.bg---地表崎岖、降水少
C.cf---光照充足、风沙小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要规划目的的是(     
A.cB.dC.eD.f

8 . 幼发拉底河主要流经沙漠气候区,其上游受西风影响。下图示意两河流域大型水坝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幼发拉底河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A.冬季和春季B.夏季和秋季C.秋季和冬季D.春季和夏季
2.幼发拉底河上众多水坝的作用主要是(     
A.发电B.航运C.供水D.旅游
3.水坝修建后,幼发拉底河入海口处海岸线向陆地方向退缩,主要原因是(     
A.海水侵蚀增强B.入海径流增加C.入海泥沙减少D.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9 . 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改为种植橡胶林后(     
A.蒸发量增多B.下渗量增加C.地表径流减少D.气候更加湿润
2.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土壤肥力上升C.生物多样性减少D.自然灾害减少

10 . 浮石是一种可以漂浮在水上的岩石,因内部有很多孔隙,比重很小,其形成与火山活动有关。汤加岛附近海域常漂浮有直径1-20cm大小不等的浮石块,它们聚集在一起会形成“浮岛”。2019年“浮岛”较往年以更快的速度飘到了大堡礁,专家称浮石的到来有助于大堡礁国家公园的生态恢复。下图为大洋洲局部示意图及浮石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浮石的形成机理,最可能是(     
A.岩浆气体膨胀B.岩石受热膨胀C.岩石高温变质D.海水侵蚀作用
2.2019年,“浮岛”较往年到达大堡礁的速度快,是因为(     
A.赤道逆流流动速度变慢B.东南信风势力增强
C.南半球西风带风速降低D.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
3.浮石有助于改善大堡礁的生态环境,主要是(     
A.浮石遮挡住了阳光对海底生物的辐射B.浮石飘浮阻止了捕捞船只的滥捕行为
C.浮石带来了大量附着其上的海洋生物D.浮石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和矿物质养分
2022-01-18更新 | 35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