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0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     
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
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
2.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
②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
③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
④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11-06更新 | 1264次组卷 | 37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千湖沙漠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1981年巴西在此建立国家公园,该公园由众多白色沙丘和成千上万微小湖泊共同组成,在气候、基岩(主要是致密的绿泥岩和砂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一年一度的“千湖沙漠”奇景。

材料二:千湖沙漠众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蓝色的湖泊组成,沙源主要是来自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该沙漠所在地区最大风频为东南风,但该沙漠却以每年20m的速度不断向大西洋扩张。左图示意千湖沙漠的位置,右图示意圣路易斯市降水的逐月分配。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千湖沙漠”奇景的形成原因。
(2)简述千湖沙漠地区的气温特征并简析2-5月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
(3)说明千湖沙漠在东南风影响下难以西扩的原因。
(4)指出千湖沙漠主要扩张的时间段(上半年或下半年),并分析该时间段沙漠扩张的原因。
(5)判断输送的泥沙对千湖沙漠扩张贡献最大的河流(a河、b河或c河),并简述判断依据。
2021-12-02更新 | 517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摘自歌曲《鸿雁》。下图为某动物保护者在北京时间16:45日落时拍摄到的我国某地区鸿雁迁徙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推测鸿雁生长和繁殖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
2.鸿雁大规模“北归还”的时间可能为(     
A.10~11月B.1~2月C.4~5月D.7~8月
3.该动物保护者拍摄鸿雁迁徙景观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岭南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B.长江下游“黄梅时节家家雨”
C.北京香山——“霜叶红于二月花”D.东北平原——“烈日正当空”
2021-11-24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
2.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土壤
C.地形D.光照
2021-06-15更新 | 5129次组卷 | 36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由于高山冰川融化加剧,青藏高原大约70%的湖泊正在扩张,湖泊面积从2.56万平方千米增加到3.23万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青藏高原湖泊变化的原因是(     
A.全球变暖B.臭氧层破坏
C.酸雨范围扩大D.土地沙漠化
2.资料所述问题引起地理学家的紧张,主要是由于它可能会(     
A.改变地球圈层结构
B.影响水循环,危及水资源安全
C.形成新的生态系统
D.预示着全球的经济将出现衰退
2021-06-10更新 | 632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高中三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7 . 我国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表植被稀少、多荒漠,这种特征体现了(     
A.差异性B.独特性C.多样性D.整体性

8 .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B.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D.围湖造田
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差异性
2021-05-10更新 | 1692次组卷 | 75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降水稀少,草甸广布,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下图为喜马拉雅山南北坡植被分布示意图。结合材料,材料中关于青藏高原特征的描述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C.特殊性D.非地带性

10 .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我国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等省均有红树林的分布。下图为某地河口地区的红树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红树林的植物特征及其对应的生存环境特征搭配不正确的是(     
A.支柱根——海风、海浪大B.呼吸根——潮汐现象
C.可排盐分的腺体——高盐D.胎生——多台风
2.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捕碳能手”、“鸟类天堂”、“鱼虾家园”、“海水净化器”,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功能的是(     
A.保护海岸B.维持生物多样性C.提供木材D.净化海水
2021-03-03更新 | 123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