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近50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不同阶段,治理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图不同时期黄土高原的治理模式及主要措施

20 世纪 70 年代末
至 90 年代末
2000 年至 2010 年2010 年至今
治理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林还草治沟造地
主要措施梯田、淤地坝、植树造林、植被自然修复植树种草、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取土填沟、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
1.20世纪90年代前,黄土高原“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①缓解水土流失②拦截沟谷泥沙③发展梯田旅游④增加粮食供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010年以来,黄土高原部分地区采取“治沟造地”模式主要是为了缓解(     
A.粮食单产较低问题B.耕地质量下降问题
C.土地资源不足问题D.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3.我国对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措施由“植树造林”向“植树种草”、“植被自然修复” 的方向转变,说明(     
A.生态环境治理要遵循因地(时)制宜原则
B.生态环境恢复不要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干预
C.生物措施才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根本性措施
D.多年来,黄土高原的气候发生了较大变化
2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棕壤是发育于暖温带湿润气候区落叶林下的土壤,其土层呈鲜棕色,有机质含量高。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区,所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及页岩的风化产物。

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为砖红壤,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呈酸性、黏重。早期欧洲殖民者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发现,当地印第安人在一种与自然土壤迥异的黑色土壤上耕作。据研究,这种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是生物炭(让木材、稻草或者农作物废弃物在缺氧的环境下燃烧,得到的物质就是生物炭)。下图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



(1)说出棕壤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自然影响因素。
(2)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3)简述生物炭对土壤的影响。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1236km,流域面积15.1万km2,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雅马渡以上为上游,雅马渡至哈萨克斯坦的伊犁村(卡普恰盖)为中游,伊犁村至巴尔喀什湖为下游。在伊犁村以上,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自伊犁村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干流汛期较长,流量相对平稳,历史上未出现过大范围的严重洪涝灾害。下图示意伊犁河流域。

(1)说明伊犁河成为巴尔喀什湖主要补给水源的原因。
(2)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
(3)说明伊犁村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
2022-02-13更新 | 1147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甲部)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银杏树属于灌木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地形D.光照

5 .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景观以吉林雾凇最为有名。下图为吉林雾凇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2022-01-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模块考试地理试题
6 . 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大洲西部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若此山脉变为平地,试分析其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3)据国际环保组织研究统计,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的降水减少了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试分析其原因。
2022-01-1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甲部)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七百弄乡位于广西西北部,此地区是生态环境特别脆弱、人类生存最艰难的地区之一。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政府带领农民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道路。下图为七百弄地表景观形成过程示意图。



(1)据图概括七百弄地表景观最突出的特征,并描述其形成过程。
(2)分析该地区“人类生存最艰难的地区之一”的自然原因。
(3)推测当地为实现脱贫致富可能采取的措施。
2021-12-19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滇金丝猴,被称为世界上最高贵的猴子,是我国独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进入了世界濒危物种红色目录。它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带,活动范围可从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以松萝针叶林的嫩叶、花苞等为食。滇金丝猴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狭长地带,现存自然种群几乎均处在相互隔离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示地区有利于滇金丝猴生存的自然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拔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B.垂直高度大,活动空间大
C.山高谷深,天敌数量少D.高山针叶林分布广,食物来源丰富
2.两江地带滇金丝猴种群相互隔离的原因和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崎岖的地形是金丝猴栖息地分布呈碎片化的主要原因
B.居民点扩张、道路的修建破坏了金丝猴栖息地的环境
C.相互隔离的状态使金丝猴可以获取更多的食物
D.相互隔离的状态有利于金丝猴的保护与繁殖
2021-12-19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在难言岛正式开工建设.该岛东临特拉诺瓦湾,西侧高原广布,冷空气活动频繁,罗斯海新站西风强劲。南极冰间湖是南极大陆海岸带特殊的水域,隆冬季节也不会结冰。下图为特拉诺瓦湾周边地形、罗斯海新站附近景观及该站部分时段地表反照率变化图(反照率是地表反射的辐射量与到达地表的太阳总辐射量之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以下有关图示地区冰间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强风打破海水的稳定,下层较暖海水上涌B.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海域水温终年温暖
C.处于海洋向陆地的过渡带,海水温度变化小D.处于极地东风的背风坡,冬季海水温度高
2.冰间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海水盐类物质含量高,海产品品质好B.海水水质好,海洋渔业资源产量较高
C.海水较浅,有利于藻类植物大量繁殖D.湖面不结冰,有利于海洋生物呼吸和觅食
3.关于罗斯海新站附近反照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及原因正确的是(     
A.2月初反照率最大是因为有极昼现象B.2月初反照率最大是因为降雪积累量量大
C.6、7月反照率为0是因为积雪全部融化D.反照率与温度呈正相关
2021-12-19更新 | 58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肥岛效应”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肥岛效应强度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灌丛的冠面越大,蒸腾量越大,灌丛的植株越大,生长所需水量越多。灌丛未完全退化前,冠下水、土、肥数量均高于灌丛间空旷地带。荒漠化是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的过程,塔里木盆地北部的荒漠化表现为草退化为灌丛再退化为沙漠的过程。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北部荒莫化过程与肥岛效应强度变化关联模式。



(1)从水、土、肥角度说明灌丛冠下肥岛强度均高于灌丛间空旷地带的原因。
(2)描述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中肥岛效应强度的变化,并说明灌丛入侵阶段水分条件变化与肥岛强度变化的关系。
(3)针对退化初期的灌丛从保持水分角度提出合理保护措施。
2021-12-18更新 | 50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