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带,年降水量100~500毫米。20世纪60~70年代,该地旱灾造成的饥荒引起国际关注和政府重视,但各国提供的许多简单适用的农业技术在当地未能推广。20世纪80年代初,少数农民通过革新本土传统“载艺”种植法,使谷物单产显著提高,随后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载艺”法是在坚硬的土地上挖掘20~30厘米宽、20~30厘米深的坑洞种植作物。下图为“载艺”坑洞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际农业生产技术在当地未能推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无法因地制宜解决当地问题B.技术难度和资金要求比较高
C.缺少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D.受制于农民理念和心理因素
2.“载艺”种植法能显著提高该地粮食单产的原因是(     
A.增大昼夜温差,利于糖分积累B.利于储存水分,减少了土壤侵蚀
C.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D.提高科技水平加强专业化生产
3.当地农民发现坑洞中适量的白蚁活动有利于作物生长,推测最可能是白蚁(     
A.减少杂草竞争B.释放大量有机质C.改善土壤结构D.降低病虫害影响
2022-05-02更新 | 384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八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部,是秦岭西端小陇山中平地崛起的一座垛形孤峰,这座“顶凸身陡、崖面粗糙”的赤壁丹崖由砂砾岩构成,垂直高差达142米,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称的麦积山石腐便凌空凿于崖壁之上(下图)。麦积山开窟历史悠久,在1600年的历史进程中,汇集了历代的雕塑艺术精品,是我国四大石窟中唯一以泥塑佛像著称于世的石窟。古代工匠以山石为骨胎,施用当地质地细腻的黄僵泥、棕黄土配制的粗泥和细泥,以槎、捏、压、刻、削、压、贴、挖等泥塑技法,将石雕与泥塑结合在一起,塑出惟妙惟肖、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泥塑佛像。



(1)简述麦积山垛形孤峰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麦积山采用“石胎泥塑”技法制作泥塑佛像的原因。
(3)渗水问题是洞窟内泥塑佛像长期保存的重要威胁,请提出保护措施。
2022-04-21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主城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3 . 岳桦林景观位于长白山火锥体下部,地面坡度陡峻,气温低,雨量丰沛,风力强大,蒸发量较小,相对湿度甚大,土层很薄,主要土类为山地生草森林土。岳桦林带是针叶林和山地苔原之间的过渡带,是山地苔原和森林成分的特殊结合。下图为长白山局部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岳桦林的植株特征最可能是(     
A.叶片宽大,枝叶茂密B.匍匐生长,根系发达
C.树干高大,结构复杂D.针叶树木,四季常青
2.图中M地的植被最可能是(     
A.云杉、冷杉B.荒原、冰雪C.地衣、苔藓D.银杏、榕树
2022-04-14更新 | 33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高考模拟调研卷(三)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垛基果林即在开阔平缓区域,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垛状高地(垛基),其上种植果树。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经济迅猛发展,广州海珠区原有垛基果林大多被弃置抛荒。目前,海珠垛基果林通过果林疏伐、自然恢复草本植物、种植本地高大乔木等措施,使植被结构优化(下图),其用途及功能发生了明显转变,吸引大量市民前来观赏。



(1)分析果林对垛基的保护作用。
(2)说明改革开放后果林被弃置抛荒的原因。
(3)阐述垛基植被结构优化措施对提高生态景观观赏性的意义。
2022-04-11更新 | 96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5 . 分层型水库的水温分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变温层、温跃层和等温层,温跃层是上层的暖水层与下层的冷水层间出现水温急剧下降的层,起抑制上下层之间水量交换的作用。发现我国温带地区某拦河式水库兼有供水和发电功能,该水库平均水深70~100m,库区是当地某特大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源,日供水量8×105m3。该水库在某些时段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其中温跃层的厚度和持续时间直接影响水库的富营养化和生态变化。下图为该水库4个月份的水温垂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水库上下层之间水体对流最弱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B.夏C.秋D.冬
2.同等条件下,会促进该水库温跃层形成和发展的因子是(     
A.太阳辐射较强B.水面风力较大C.水面蒸发量大D.上游径流量大
3.位于等温层的水电站发电放水时,下游地区(     
A.灌溉水稻可增加产量B.洄游性鱼种数量锐减
C.河道水质能得以提升D.河床的沉积作用加强
2022-04-09更新 | 3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6 . 胡杨是荒漠河岸生态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塔里木河下游沿岸的胡杨林曾遭到严重破坏。从2000年开始的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为恢复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绿色走廊”逐渐重现。发现输水后的胡杨胸径生长变化趋势,分别选取了距离河岸不同远近的①②③④四地进行观测。下图为四地不同胸径级胡杨的胸径生长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植物生长的条件推测,图中四地中距离河岸最远的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2.为扩展胡杨林“绿色走廊”的宽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A.河道输水与灌溉相结合B.完善农田管道灌溉系统
C.沿河栽种胸径大的树木D.放牧让牛羊吃掉老树叶
2022-04-09更新 | 42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别德马湖是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一个湖底以基岩为主的湖泊,长80千米,宽15千米,面积1088km2。别德马冰川在别德马湖西端,别德马湖自形成后湖水水位季节变化一直较小。别德马湖的湖水经一条湖间河流注入阿根廷湖,然后经短小的圣克鲁斯河注入大西洋,圣克鲁斯河中下游流经巴塔哥尼亚荒漠地区,且圣克鲁斯河河水清澈,河中生物稀少。下图为阿根廷别德马湖位置及其周边等高线地形图。



(1)描述别德马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别德马湖水位季节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
(3)分析圣克鲁斯河中生物稀少的原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异常茂密,2015年1月9-11日哀牢山经历了一次极端降雪事件,累计雪深约为50厘米,对森林破坏严重,林冠大面积受损。下图示意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林下20厘米深处土壤温度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4年,森林内、外土壤温度(     
A.林内高于林外B.季节变幅林外小于林内
C.差异春夏大于秋冬D.最高温度出现时间林外晚于林内
2.极端降雪事件后,该地(     
A.积雪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林内土壤温度降低
B.积雪使地面的反射作用增强,林外土壤温度升高
C.由于树冠受损,荫蔽作用减弱,林内土壤温度升高
D.由于树冠受损,林内外热交换增加,林外土壤温度降低
2022-04-01更新 | 39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9 . 墨西哥城附近的阿兹特克架田农作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600多年前,当地农户因地制宜,利用芦苇做成筏子,并在筏子上覆盖当地的泥土,创造了一种网状分布的水中架田。20世纪70年代,随着附近的墨西哥城经济的发展与气候变化,架田系统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部分架田撂荒。21世纪以来,当地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架田系统重新焕发生机,为墨西哥城提供高品质蔬菜和花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架田系统的广泛分布,反映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地势低洼B.旱涝频发C.水源短缺D.土壤贫瘠
2.20世纪70年代,架田系统面临最严峻的生态问题可能是(     
A.土地沙化B.土壤侵蚀C.水资源短缺D.土壤盐碱化
3.21世纪,架田系统重新焕发生机的动力可能是(     
A.市场B.交通C.技术D.环境

10 . 加拿大中部某废弃矿坑填充有10米厚的尾矿渣,并在表层回填河砂和表土修复矿山。回填改造的矿区呈山丘、洼地(季节性积水)相间分布的形态。该地夏季为雨季,雨季前期回填矿区中山丘的坡面几乎不产生径流,雨季中后期产生的径流也相当有限。冬季降雪量较大,春季山丘的坡面产生较强的径流。随着植被的演替恢复,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比例发生改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春季,回填矿区山丘的坡面产生的径流强度较大,主要因为(     
A.融雪量大B.降水量大C.冻土阻隔D.灌溉引水量大
2.雨季前期,尽管有一定的降水,但回填矿区山丘的坡面几乎不产生径流,这反映出(     
①表土干燥②河砂层下渗量大③降水量小④降水分布集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随着回填矿区山丘坡面植被的恢复,洼地(     
A.年平均水位上升B.土壤盐渍化减轻C.地下水补给减少D.实际蒸发量增大
2022-04-01更新 | 14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