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某火山口湖阶段性受到岩浆活动影响,当岩浆活动活跃时,火山蒸汽成为湖泊的重要补给水源,且岩浆中含有氯离子。下图示意1965年以来该火山口湖相对水位的变化(以1971年的水位1152.2米为基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段湖水冬季结冰的时间大约为(     
A.10年B.15年C.25年D.30年
2.从阶段Ⅰ到阶段Ⅱ,变化较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B.蒸发C.地表径流D.下渗
3.推测三个阶段湖水氯化物含量(     
A.上升—下降—上升B.上升—稳定—上升
C.下降—稳定—下降D.下降—上升—下降
2022-03-31更新 | 1673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湖位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缘,下左图表示湖泊被沙山分为东湖和西湖两部分,两湖水体性质受盛行西北风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地质历史时期,该湖所在地区风向多变,影响着巴丹湖的地貌演化,并造就了不同的湖泊形态。下右图示意巴丹湖的地貌演化过程。



(1)判断右图中阶段Ⅲ的盛行风向,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东湖、西湖的水位及盐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2022-03-22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湖一年中水位最高的时间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地理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A.无流区的地表植被为草原B.甲湖附近夏季沙尘暴肆虐
C.平原地区是重要的农耕区D.乙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3.图示国家设想开凿一条运河把附近的海湾和甲湖联系起来,海水自动流向甲湖,其不利影响可能有(     
A.风力侵蚀作用增强B.减少生物多样性C.地下水含盐量增加D.加剧湖泊水质污染
2022-03-20更新 | 57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高考模拟调研卷(三)地理试题

4 . 生境廊道可以促进物种在破碎化斑块之间扩散和移动。2021年10月12日,中国正式宣布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其中雅安泥巴山区域由于国道及周边人类活动造成了大熊猫栖息地的分隔,需要建设大熊猫生境廊道。有研究认为,廊道宽度以一只大熊猫自由活动领域的直径约2.3~2.9km为宜。下图为泥巴山区域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大熊猫生境廊道规划的位置最邻近的是(     
A.新庙乡B.牛背山镇C.安靖乡D.花滩镇
2.大熊猫生境廊道内可采取的保护措施合理的是(     
A.设游客投食区B.以桥代路C.清除沿途杂草D.移栽雨林树种
3.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核心意义是(     
A.促进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B.保护物种及遗传基因
C.提供国民游憩地D.繁荣当地经济
2022-03-20更新 | 36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麻黄洞位于贵州省绥阳县温泉镇境内,是一种单入口水平洞穴。洞内CO2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夏高、冬低的周期性特征,下图为冬、夏季节洞内外通风情况。当地居民为治理石漠化,采用稻草秸秆覆盖种植毛竹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



(1)判断图a、b对应的季节,并说明它们的通风差异。
(2)分析麻黄洞内CO2浓度夏高冬低的原因。
(3)说明用稻草秸秆覆盖方式种植毛竹的原因。

6 . 下图示意昆仑山北坡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米处沉积剖面位置和土壤平均粒径。该剖面的黄土是北侧沙漠的同源异相沉积物,风力强弱影响沙漠进退和沉积物粒径大小,剖面所在地干湿状况与沙漠南缘几乎相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米处沉积的黄土主要来源于(     
A.塔里木盆地B.青藏高原
C.准噶尔盆地D.黄土高原
2.根据沉积物粒径大小,可推测剖面所在地距今3050~2600年间(     
A.降水偏少B.夏季风偏强
C.风力偏弱D.地形雨偏多
3.从沉积剖面64㎝深处至剖面顶部,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始终稳定在平均值以上,主要是因为(     
A.农业活动B.聚落分布
C.河流沉积D.寒冻风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越冬存活率却波动明显。研究表明: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


(1)推测可可西里地区的植被特点。
(2)说明可可西里地区的藏羚羊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原因。
(3)从越冬存活率的角度分析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的原因。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库茨克位于西伯利亚大陆腹部,勒拿河中游,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且漫长,有“冰城”之称,冻土发育广泛,植被类型丰富、覆盖度高。森林冠层能截留积雪和降低林下风速,直接影响林下积雪的累积和消融过程,从而间接影响永冻土层的埋藏深度;乔木类植物比草本植物更易吸收深层土壤中的水分。下左图为俄罗斯雅库茨克地理简图,下右图为雅库茨克中部植被分布示意图。



(1)描述右图中植被的分布特点。
(2)比较②、④两地永冻土埋藏深度的差异,并从植被类型角度分析原因。
(3)从水源的角度分析,多年冻土层对乔木类植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9 . 加里曼丹岛(如下图)植被繁茂,树高林密,但土壤贫瘠。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动物从亚欧大陆经大陆桥(将岛屿与附近大陆连接起来的陆地)迁徙至此。随后气候转暖,大陆桥逐渐消失,这些外来动物在连续进化中体型逐渐缩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是(     
A.成土母质风化较慢B.地表枯枝落叶丰富
C.植被吸收大量养分D.人类活动开发过度
2.外来动物进化中体型变小是因为(     
A.天敌数量众多B.树木高大稠密C.与外界无联系D.生存空间减小
2022-02-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 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季节性洪沟是季节性河流流经的沟谷。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某区域十大季节性洪沟分布,该区域受风力与流水作用影响显著。暴雨时洪沟径流含沙量极高,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大量泥沙输入黄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通过植被修复、打坝淤地等措施,输入黄河的泥沙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改善。



(1)分析暴雨时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的原因。
(2)分析季节性洪沟中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和泥沙的搬运方式。
(3)洪沟打坝淤地后入黄泥沙减少,试分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